黄成来
(广东省英德市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 英德 51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校的教育教学页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因此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变更和深化。而班级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场所,所以班主任应该把班级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现本人结合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分享班级管理的一些策略。
高尔基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就越快,对社会发展就越有益。”理想是人内心最渴望的追求、是努力奋斗的目标、是激励人前进的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就要坚持正面教育:即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除了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尊师守纪、更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产生孜孜不倦奋斗的原动力。而正面教育更加体现在学生的理想追求要与祖国的发展和需求结合,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价值。为此,笔者经常以爱国教育为主旋律,配合学校和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博学报国主题活动以及经常分享我国名人伟人的事迹,以此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
1.1 开展多样的爱国主题活动,树立学生博学报国远大理想。学校每周都会安排周一升旗时组织学生唱国歌、爱国演讲,爱国三问,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与光荣。从而产生要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激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尊心,树立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成长为一个有助于祖国的富强、文明的人。
1.2 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所带班级每月配合学校开展“学雷锋,见行动,评优秀,树标兵”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每月都评出“文明之星”、“美德之星”、“善学之星”、“环保之星”、“勤学之星”、“进步之星”、“希望之星”、“杰出之星”等校园之星。通过这些评选活动使学生争当榜样、学习榜样,从而渐渐地养成讲文明、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的氛围,长此以往让学生的理想素质得到提高。
1.3 采用激励法,帮助后进生为理想而奋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0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尽管人的需要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呈现层次性发展的5个阶段: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后进生的需要,有所区别对待——满足或者激发他们的正面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创造各种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需要和爱的需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归属,从而产生安全感、树立起短期目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内动力,让他们产生要学习的念头,渐渐地树立起正面理想与追求。
案例一 笔者所带过的学生曾某,学习成绩差,有自暴自弃的心理。笔者经过细致观察和调查,发现他特别喜欢画画。针对他这一特长,笔者鼓励他发挥绘画特长,并安排他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出每一期班刊,充分挖掘他的绘画潜能,另外,笔者还想方设法为他借来许多绘画的书籍,供他参考。这样一来,曾同学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关心,同时又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羡慕,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满足,并且有了考取名牌美术院校的理想。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思想上表现得很积极,不再自暴自弃,学习也有所改观,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就易于掌握学生的情况,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得更加顺风顺水了。
智力、知识、能力这三个不同的概念,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力是获得知识的基础,能力又是在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能力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弄清了智力、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知道,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我坚持情感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先顺着学生的情感方向进行疏导,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民俗、法律、理想等角度进行“理论”深造,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在班级管理实际工作中,笔者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时,始终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只有平等,才有助于情感交流;只有平等,才能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真情。笔者特别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注意每一个管理细节。比如每到期末,笔者都要给每一个学生写评语,这是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机会。笔者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出类拔萃,但他“持才傲物”,目中无人,同学们都不愿接近他。后来,他慢慢被同学们孤立,情绪上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周末评语中特意给他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你很优秀!同伴们都非常羨慕你优异的学习成绩,你若能敞开心扉接纳同伴们,将更快乐,因为友情是可贵的。”放假后,我收到了这个学生写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查找了自己与同学们疏远的原因,他说:“您亲切的话语为我指点了迷津。老师,您看我的实际行动吧。”第二学期,他变化很大,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学解答疑难问题,生活上中乐于为同学们服务。班委会改选时,同学们一致推举他当了学习委员。
人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智能素质,也包括个性品质素质。班级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塑造成“四有”新人,成为新时代的人才。通常来说,“非智力因素”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组成。通过管理教育把非智力因素转化成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可以起到让学生维持学习激情、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
笔者班上曾有一名学生,学习欲望强,父母对他期望也高,导致他对自己要求偏高。他花在学习中的时间很多,但成绩却不慎理想,久而久之他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他的情况,笔者及时指出他的毛病,然后引导他设置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且列出各阶段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然后稳扎稳打循序渐近地学习。同时对他的点滴进步笔者都及时给予了肯定和奖励;每当他完成一个目标笔者就激励他朝新目标继续努力。自此他的学习不再盲目,有了合理的目标与计划,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开。因此,要坚持管理教育,可以使非智力因素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独立人格是个人特有素养与个性特征的综合反映。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懈追求、坚定不移的信仰;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的理性思维;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不随波逐流的处事态度;不惧失败、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
4.1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有一个宽松、活泼、天性可以充分释放的集体环境。俄罗斯思想家洛扎诺夫说过,“学校不应拘泥于规则和机械式死板运作的体制”,而应该“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也应该摒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来管理班级:着力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努力去激发学生敢于表达自我的冲动,在这样的氛围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4.2 搭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学生表现欲、创造欲,发展独立人格的特效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他没有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那么,所谓个性就是不可思议的。”班主任应该多安排那些能充分展现学生智力、道德或意志力的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由此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4.3 要巧妙地创设磨炼意志的情境。一个意志力薄弱、缺少责任感的人,永远无法适应生活,承受未来。所以班主任应该打破封闭的虚拟的思想教育模式,要经常安排一些只有克服某些困难才能完成的任务,促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炼。要适当有计划地创造或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饥饿感、失败感、孤独感,去体验生活的艰辛以及自己日后将要承担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艰苦朴素的品德,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负担着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就肩负重任:不仅要看到社会对人才的近期要求,更要预见到远期的需要,瞄准未来人才的特点,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