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合成的有关探讨

2021-11-30 17:20张中剑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间体

【摘要】氟喹诺酮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效果理想,近年来这一类药物的研制工作不断开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有许多工作人员,在探索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本文分析了常见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为这一环节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合成方法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7-078-01

氟喹诺酮于1979年问世,对支原体、衣原体、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可发挥广谱抗菌效果。这一类药物有“超抗生素”之称[1],自其问世之后,此类药物成为了抗菌药物领域内最有活力的药物,在这一背景下,对氟喹诺酮中间体的研发工作,日益受到药物制造领域的重视。

一、氟喹诺酮药物介绍

氟喹诺酮为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也称为吡啶酮酸类,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可对细菌DNA旋转酶进行抑制,影响DNA功能、形态,干扰细菌DNA的转录、复制、重组及转运,进而发挥杀菌效果[2,3]。目前这一类药物主要用来对骨关节、腹腔、皮肤软组织、呼吸道、肠道、尿路等各处感染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优良。临床中常用的氟喹诺酮药物种类繁多,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及依诺沙星等,近年来,医药领域又研制出了氟喹诺酮新品种,如妇罗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等。

二、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情况

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种类繁多,下文将分别对这些中间体的合成展开分析:

(一)4-氯丁酰氯

4-氯丁酰氯为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是氟喹诺酮药物环丙沙星、斯帕沙星等的中间体,同时在农业领域中也有较多应用,农业领域可借助这一中间体制备植物保护剂、杀虫剂等,同时其也是甘膦这一除草剂的中间体。生产4-氯丁酰氯的方法,所用原料为r-丁内酯,氯化剂选氯化亚砜,借助氯化锌的催化作用,开环氯化后可得,收率约为87%。这一合成过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原材料价格低廉,可以开展工业化生产,缺点是成本较高[4],容易产生废水、废料及废气。

在合成过程中,先取无水氯化锌1.5g,置于氯化亚砜(20ml)中配成混合液备用,之后取r-丁内酯19ml,放在三口烧瓶内,瓶容量为100ml,一边搅拌,一边将氯化亚砜于氯化锌的混合液滴入其中,在油浴下,进行22h加热。在1.33kPa下,减压蒸馏,将馏分行1次减压蒸馏,获取馏分,得到4-氯丁酰氯。

(二)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

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是氧氟沙星合成中的中间体,氧氟沙星在制作中,将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作为原料,经过还原-环合-拆分-水解-取代等过程,即可制得这一药物。环合环节中,因需对多聚磷酸进行中和,故而需要消耗许多KOH,但中和反应产生的磷酸钾盐系列可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作为化肥,符合原子经济性理念。在制药过程中,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中间体合成,可先将2,3,4-三氟硝基苯2位上氟水解成酚,得到的产物再与一氯丙酮发生取代反应来制备,该工艺可以将反应中尚未使用的KOH回收,重复利用,这样不需再加入新的物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符合制药工业的相应需求。借助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生产的氧氟沙星,纯度为97.5%左右,收率为70.2%左右,工业应用前景可观[5]。

(三)溴代环丙烷和环丙烷甲酸

溴代环丙烷和环丙烷甲酸,都是氟喹诺酮药物合成的中间体。环丙烷甲酸可发生溴化、脱羧反应,转化成溴代环丙烷。现阶段,合成环丙烷甲酸的途径很多,如可借助HCl/ZnCl2催化之下,通过r-丁内酯、氯化亚砜,制作r-氯丁酰氯,之后经过酯化及关环水解反应,可合成环丙烷甲酸。不过,这一合成过程的收率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可将r-丁内酯开环、氯化、酯化等反应一步完成,促使反应收率提高,且操作比较简单。

(四)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甲酯

诺氟沙星为第3代的喹诺酮药物,从分子结构来看,其N-1位置上,是对氟苯基,而7-位置上,是甲基哌嗪基团。因具有这一种结构,诺氟沙星的抗菌性能十分突出,对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可发挥理想的抗菌效果。和环丙沙星比,诺氟沙星的抗菌性能更为理想。国外是用碳酸二乙酯、2,4-二氯-5-氟苯乙酮为原料来生产,不过这一操作工艺十分复杂,对设备有较高要求,且原材料的价格较高,这对技术推广造成了一定困难。国内有许多制药企业,将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甲酯作为原料,制作诺氟沙星,价格更为低廉,且无需应用危险度高、价格相对昂贵的氢化钠,整体操作简单,工艺流程较短,生产成本低。另外,这一类原料可借助酸性催化剂的作用,形成烯醇醚,这一物质和对氯苯胺极易结合,形成烯胺酮酯这一类中间体,这一中间体在碱性环境中,可以顺利闭环,操作更为简便。

三、结束语

现阶段,氟喹诺酮药物已经成为抗菌药物中十分常见、应用广泛的种类,其发展速度远超头孢类抗生素。氟喹诺酮药物中间体的制作,一般依赖于有机合成技术,通常会涉及许多生产工艺,如光反应、手性反应等,而部分新工艺,因能够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制作成本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氟喹诺酮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故而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也有广阔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我们需要重视其合成工艺研究,不断提升中间体合成效率,助推药物制造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乔. 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调查[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014(003):141-142.

[2]周剑, 张丽媛, 王敏,等. 氟喹诺酮混合溶液标准物质研制[J]. 化学分析计量, 2020, 029(002):1-7.

[3]梁桂芬. 禽病防治中氟喹诺酮药物应用分析[J]. 兽医导刊, 2019, 000(004):193-194.

[4]陈浩.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氧化降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D]. 青岛,山东大学, 2020.

[5]李文森, 张文琦. 一種氟喹诺酮类中间体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制备方法:, CN109734581A[P]. 2019.

作者简介:张中剑,(1981-9),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苏高邮,职务: 研发主管,职称: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原料药及中间体合成工艺研发。

猜你喜欢
中间体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中间体及环氧乙烷的含量
建立A注射液中间体中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
关于含氟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研究进展
基于喹诺酮类药物重要中间体研究进展
DFPA合成工艺研究
聚异丁烯丁二酸酐的合成工艺探讨
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态势及其布局分析
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态势及其布局分析
药品稳定性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运用研究
(2S,4S)睳彩宥⊙豸驶4卜脯氨酸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