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强国复兴的战略选择

2021-11-30 04:27郭若冰
前线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中国道路美好生活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科学把握当今中国历史方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坚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深化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对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的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必将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关键词] 强国复兴;  美好生活;  中国道路; 自我革命

[中图分类号] D23;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11-0039-04

战略准,国运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2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推动强国复兴的战略擘画,是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

在强国复兴的方向上不畏浮云遮望眼  坚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在创造历史的合力中,人民的力量起主导作用;在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因素中,民心是决定性因素。1948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3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正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汇聚起了亿万人民推进强国复兴的磅礴力量。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能从中深深感悟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初心使命一以贯之的恪守与笃行,对强国复兴战略方向坚定不移的锚定与坚持。这个战略方向归结起来,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一”重要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的“九个必须”中,前两条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表明,党的领导所指引的方向,归根到底是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方向。正是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强国复兴,就始终有着清晰的价值标准。无论是过去革命、建设、改革的战略部署,还是现在和未来强国复兴的战略擘画,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本质上都是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一”重要讲话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70多年前的“延安窑洞对话”和“西柏坡赶考”,都给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再次昭示我们,在新时代新阶段推进强国复兴,必须看清民利所在、民心所向,据此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首先要把握的全局之纲、全局之魂。

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  坚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强国复兴,既要有正确的方向,还必须有可行的道路。判断方向需要高远的战略眼光,开辟出一条强国之路、复兴之路,同样需要恢宏的战略视野。“七一”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强国复兴道路的设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从这个意义看,我们党过去所开辟的道路,连同今天和未来正在坚持和拓展的道路,都是为着实现强国复兴“创”出来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开辟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奇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为了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汲取经验教训,用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逐步蹚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了让中华民族富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尝试各种办法后,立足中国实际另辟蹊径,大胆推进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百年风雨沧桑,百年岁月峥嵘。历史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今天,为了让中华民族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进一步开拓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战略选择。曾经一段时期,我们的发展体量不足以引起世界强国的高烈度打压。经济全球化大潮澎湃,有利于我国发展和复兴的战略机遇扑面而来。现在,霸权主义国家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对我国进行围堵遏制,妄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挖掘强国复兴的新动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走自己的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这表明,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的强国之路、复兴之路,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一强国之路、复兴之路与过去相比有更大的拓展。“七一”重要讲话在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时,用了“自信自强”这个关键词,还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2其中的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这是对“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繁荣稳定,都会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这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正在改变过去的一些具体做法,从以往充分地依靠外部机遇,转变为仍然力争创造新的战略机遇,同时更多地依靠自立自强。正是靠着自立自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新”在我们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大都走的国强必霸的老路,也“新”在这是各个领域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畸轻畸重,还“新”在我们突破了美國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定义的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征程上,我们必将进一步开辟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新通道,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七一”重要讲话昭示我们,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强国复兴,既不能从近代世界大国“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中探寻答案,又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新的征程上,必须发挥伟大创造精神,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政治定力,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精神,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强国复兴的保证上千锤百炼不停息坚定深化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实现强国复兴,必须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主心骨、定盘星,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力量熔铸成一块整钢。发自内心的力量才真正有力量。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只有真正爱民为民的政治力量,才能把人民的力量凝聚成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中外历史上一个个从兴到亡的周期,实质是执政主体自身从“硬”到“腐”的衰变周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具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很早就指出:“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1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彻底的革命性、彻底的人民性和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与生俱来的自我革命基因。回顾百年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一次次在危难之际柳暗花明、在磨难面前绝境逢生,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关键在于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党要兑现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就必须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一百年来,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不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在中华大地上积聚起“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驶向光明未来。

我们党因革命而生,勇于自我革命已经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里,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法宝。“七一”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接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宣言书,强调: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必须“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3这表明,我们党将始终紧紧同人民站在一起,以更大的政治勇气、非凡的使命担当和高度的政治自觉,下大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新征程上,我们党必然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驱动自我革命,以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目标谋划自我革命,以严的主基调贯通自我革命,以党内突出问题的化解聚力自我革命,以整风精神深化自我革命,以“关键少数”带动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自我革命是奔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就会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七一”重要讲话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强国复兴,党自身是否过硬始终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和自满的想法。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党领导各类组织、各项事业的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时时刻刻严审视、永不停息去杂质、持续不断提品质,以强大的政治力量、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强国复兴的壮阔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郭若冰,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少将、院长)

责任编辑 / 王焕宇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中国道路美好生活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