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举
在思政课教学改进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通过课堂给学生创设或还原历史“实际场景”,让学生体验和领会高中思政学科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既强化了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又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思政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一段时间以来,高中思政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应对考试的现象,一些思政课教师未能自觉、充分地把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内在关系,导致思政课教学重结论强化、轻逻辑建构,重观点灌输、轻学理分析,缺乏重大的理论命题和基本结论的发生学阐释,难以形成思政课教育阵地的高势能,学生走出校门经不起复杂的社会现实考问,育人实效大打折扣。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坚持高中思政课教学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要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个根本和灵魂,引领好方向;同时,必须着力夯实学理性,用学理性支撑起教学。在确保政治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着力增强理论阐释的彻底性、说服力,使思政教育更有温度、更有力度。坚持学理性就是坚持把课程中的大道理讲实、讲透,深化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理研究,把内在的理论逻辑研究清楚、研究透彻,掌握理论的精髓要义,把思政教育内容的学理基础筑得更加厚实。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师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创新阐释和课堂表达的方式、方法,要探索新的教育手段,运用新的教育工具,摸索出能够凸显思政课的学科魅力、展示其科学性的新课堂理念和新课堂模式。
打造课堂“思想实验室”,让学生“信其理、行其道”
在高中思政课的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功效,守住其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高中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提高其理论的科学性,释放其学科逻辑的魅力,以此吸引、育化学生,达到“信其理、行其道”的教育效果。
我借鉴了自然科学中“实验室”这一说法,结合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思想实验室”的概念。所谓“思想实验室”,就是借用自然科学实验中可还原的逻辑和认知规律,把高中思政课的基本理论、观点放在一个由教师构建的具象的“实验室”中,让学生借此体验政治信仰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和逻辑应然性。对于许多重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结论,学生不可能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检验,但用思想实验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通过尝试构建思政课的“思想实验室”,为改进高中思政课教学,让学生“信其理、行其道”,增强育人效果,提供了一条路径和方法选择。
“道”“理”兼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一门既讲“道”也讲“理”的“道理”课,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处理好“道”和“理”的关系。“道”就是我们说的“政治性”,是政治学科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理”就是我们说的“学理性”,是蕴含于思政课教育中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逻辑。政治性是根本和灵魂,决定着高中思政教育的大方向正确与否;学理性是基础和支撑,决定着思政教育理论彻底性的实现程度。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的统一体,两者不能偏废。单纯强调学理性而弱化政治性,思政教育的大方向就会发生偏移;单纯强调政治性而忽视学理性,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推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改进,既需要在堅持政治性上把握好方向,又需要在坚持学理性上求真求实,并通过“思想实验室”的探索,把思政学科的思想力量有效释放出来。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把讲政治和讲道理结合起来,是长期以来对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宝贵经验。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思政教育作为一门学问,自身有着深刻的科学理论和实践逻辑支撑,要达到教育、引导的效果,就不能只是一味地、空洞乏力地说教,而是既要有政治高度,又要有思想方法,教育引导起来能够直抵人心,引发共鸣。
高中思政课的课堂改进任重而道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借用和尝试新的理念、新的工具,由教师通过课堂还原其实践逻辑和历史场景,展示其强大的学理力量,方能在与时俱进中推进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编辑 _ 张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