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于兰 殷昭鲁
摘 要: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实现了由崇尚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这一转变推动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研究与传播。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陈独秀通过编辑刊物、翻译经典著作以及发表政治演说等方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陈独秀为研究视角,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传播路径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还原历史、总结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关键词: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五四运动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70-0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并中国化的历史。自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无数思想巨擘、革命先贤、党政领导等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陈独秀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开端人物,无论是在革命理论还是传播实践等方面都极具代表性。本文依据相关历史文献拟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对马克思主义认知转变、推进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路径以及贡献予以探析。
一、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及思想转向
(一)五四运动前的思想活动
1.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失败的现实,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挫伤了革命先贤革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他们对西方道路是否适合中国的质疑。同时,因袁世凯为称帝而大肆宣扬的“尊孔复古”逆流,亦加重了思想上的混乱。中国欲寻求“自救”必须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寻求新的理论指导。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背景展开。
1915年夏,陈独秀深刻认识到对国民性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是改变中国这种积弱不振局面的关键所在。为此,陈独秀提出“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同年秋,陈独秀在上海创建《青年杂志》(1916年秋更名为《新青年》),旨在革新广大青年人思想,培养社会所需之人。为此,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他在文中写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应“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加速社会的新陈代谢,以实现国家昌隆兴盛。《新青年》的问世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伟大旗帜,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广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西方是“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人之发展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在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陈独秀系统地提出了民主共和思想,倡导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效法西方,追求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探寻救国救民的曙光。同时也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封建专制思想进行批判。
强调科学与人权并重。“国人欲摆脱愚昧時代,羞为浅化之为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3]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面大旗,现实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愚昧封建思想盛行,而科学是摆脱愚昧的有力武器。陈独秀认为一切封建礼教与宗教都是非科学的,为此,陈独秀指出:“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3]科学的大旗为人们打开了正确看待事物,突破迷信枷锁的大门。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主观和客观性符合,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
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思想虽与后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相差较大,但是它的出现对封建思想进行了有力冲击,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革新了人们的思想。
2.创办《每周评论》,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
《新青年》的创刊紧紧围绕思想文化领域问题,给中国思想界以深深震撼。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广大群众日益重视国内外政治的时效性。鉴于《新青年》是月刊,以刊载长文为主,不能满足时事政治瞬息万变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国际形势,传播革命思想,陈独秀跟李大钊创办了具有“周期短”“时效性强”“重现实”等特点的刊物——《每周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陈独秀抱着对西方资产阶级崇拜的幻想,错误地认为一战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有利于人类和平民主的发展。对于公理和强权的概念,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里写道:“简单地说来,凡是合乎自由平等的,就是公理;凡是倚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自由平等的,就是强权。”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彻底暴露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亦充分暴露了“强权之下毫无公理”的现实。陈独秀逐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行反思与批判。《每周评论》的创刊,是这一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即由批判旧传统、唤醒国民伦理觉悟的一般思想号召,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4]。
《每周评论》的创刊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世界形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打下了重要基础。陈独秀英勇无畏、现身说法的言行在青年人中获得一定的威望,赢得了青年人的肯定,也为他在五四运动中获得领导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逐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变
1.论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1919年陈独秀在《告北京劳动界》中指出:“我现在所盼望劳动界的,并不是妄想大家像欧美劳动界那样有力量的运动,只盼望大家有自身所处的是什么境遇,并且有努力改善这境遇的觉悟。”[5]这句话表达了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要权利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
1920年他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不是别的,就是少数游惰的消费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治、法律等机关,把多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作牛马、机器还不如。”[6]对此,陈独秀认为,劳动阶级要扫除资产阶级对其压迫就要组织起来形成新的力量,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站在国家层面,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掌握主动权,自己形成掌握实权的组织才能真正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经济状况。若不经过阶级斗争,那么资产阶级永远都会把持政权与劳动者做斗争。此时,陈独秀已对现行政治制度深恶痛绝,迫切想要彻底改变国家现状,实现无产阶级民主政治。
2.马克思主义观的最终确立
1920年,《谈政治》发表后,陈独秀又通过多种场合表达自己实现民主政治的迫切性,开始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陈独秀在《国庆纪念的价值》一文中,强调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着多数人民的幸福,接着又通过创建刊物表达对于俄国无产阶级道路的向往。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他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对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劳工专政四个部分进行阐释。随后,陈独秀写了多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如:《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运动中应有的态度》《学习马理论应具备的两大精神》《关于社会革命的问题》等。“学说重在需要”是他在这些文章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的真实写照。此时,陈独秀已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观照国家命运和改造社会的工具,以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来探索近代中国道路。
从五四运动前到五四运动后,经过一系列艰苦探索,陈独秀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陈独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多元路径
(一)编辑刊物,创办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
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同李达等优秀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大量优秀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人状况,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陈独秀开始向劳动者寻求经验,为此陈独秀决定将《新青年》的七卷六号的内容重新编辑成《劳动节纪念号》,内容由工人投稿进行参与,通过介绍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把共产主义和知识分子结合起来。其中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中,陈独秀为揭示工人阶级的困苦以及资本家剥削的实质,他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群众揭示剩余价值理论,表达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1920年5月1日,《勞动节纪念号》出版,这是《新青年》由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转变的开端。
1920年11月,由李达主编,陈独秀等人撰稿的《共产党》月刊创立,陈独秀在《共产党》第一号上发表《短言》一文,文中表达了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可以把我们同胞解救出来的劳动者的国家,需要劳动者团结起来,政权归劳动者所有。《共产党》月刊作为党内机关刊物,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更全面的介绍。此月刊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前沿思想,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及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和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翻译经典著作,启蒙马克思主义思潮
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思想建设对于理论宣传的重要性,他说道:“主义、制度好比行船的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地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7]在实践探索中,他发现国内马克思主义著作译本极其匮乏,广大群众无法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马克思著作的阅读,这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1920年初,陈独秀委托恽代英翻译了俄国名著《阶级斗争》。同年3月,陈独秀又委托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8月,《共产党宣言》经陈独秀和李汉俊后期校对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是用汉语出版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无论是在传播速度、流行面还是影响力等方面在当时都是其他著作不可比拟的。之后陈独秀又邀请李汉俊翻译了《资本论入门》、李季翻译了《社会主义史》等多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从1921年9月至1922年6月人民出版社迅速出版包括《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在内共12种图书[8]。大量经典著作的翻译,满足了知识分子阅读经典著作的需要,树立了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顺利传播。
(三)发表政治演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在1920年到1925年之间,陈独秀撰写了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文章,并且以演讲的方式深入学界、工界为主的团体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
1920年2月,陈独秀在《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演讲中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看法,他倡导消除私有制,提高对无产阶级劳动者的重视度,实现田地共产、劳动平等。同年4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演说《劳动者的觉悟》,其中他提及只有做工的人才是社会中“最有用最贵重”的“台柱子”[9]。并呼吁劳动者自身通过改善劳资待遇及掌握管理权的方式来提高自身觉悟,以提高工人阶级自我意识及肯定工人阶级的重要地位。8月,陈独秀在《两个工人的疑问》中将我国工人群众的状况同国外进行比较,以突出我国工人阶级被剥削压迫之深,进一步促进工人阶级的觉醒。
1922年5月,陈独秀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上做题为《劳动节的由来与意义》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陈独秀再次针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意识进行强调,希望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形成革命工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量。此外,陈独秀还发表了关于教育、社会以及妇女的多部演讲,如《新教育是什么》《社会主义批评》《教育与社会》《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等等。这些深入群众的演讲使得工人阶级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工人阶级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奠定了基础。
三、陈独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一)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
陈独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并在演说、著作及刊物中多次强调无产阶级的问题。陈独秀在《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中呼吁广大人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解决中国政治问题,广大无产阶级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民主政府,共同维护国家的独立富强。
1923年,陈独秀指出:“工人是社会上有力的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虽不成熟,革命态度有待考量,但他们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从工人自身的处境出发来启发工人的自身解放成为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陈独秀强调必须认识到劳动阶级的作用,团结广大劳动群众,进行有组织的国民运动才能打倒军阀。同时,他又同毛泽东等人开展党员宣传活动,团结广大农民、工人等无产阶级,形成统一的革命组织。
1926年7月,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战争过程中陈独秀联合了广大资产阶级力量,发动工人武装起义,虽一、二次武装工人起义以失败告终,但为我党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革命胜利关键之际,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陈独秀为首的武装起义领导机关,陈独秀进一步明确了工人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主体地位,将工人阶级和武装起义及市民会议紧密结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为主导的武装起义。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陈独秀在革命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顺应了时代潮流,并且在团结广大无产阶级的过程中逐步使自己的思想完备,助推马克思主义科学化。
(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陈独秀逐渐意识到只有成立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1920年,陈独秀等人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陈独秀将《新青年》作为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充分发挥了共产主义小组的作用,同时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和干部力量,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又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还创建了《共产党月刊》《劳动界》等刊物,宣传各国工人运动的消息,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在斗争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开始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陈独秀创办了专门的工人补习学校和劳动半日学校,对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教育,增加工人的知识储备,武装工人头脑。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为夺取国家政权而浴血奋战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敬告青年[J].当代青年研究,1989(2):36-39.
[2]陳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1915(1).
[3]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1).
[4]张敬让.陈独秀与《每周评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5]丁守和,唐宝林.五四风云人物文萃:陈独秀[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5.
[6]张宝明.《新青年》百年典藏1政治文化卷[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5.
[7]陈独秀.对于时局的我见[J].新青年,1920(8).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9]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