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战时期日伪在沦陷区肆意奴化我同胞,不断向民众美化其侵略面貌,久而久之使一般民众认不清日寇真正的面目,迷失了方向。为揭露日寇的罪行,同时让沦陷区民众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新华日报(华北版)》应时而生。当然,在敌后宣传的过程中该版也呈现了自己应有的特点,如,注意揭露日寇的凶残、宣传根据地建设成绩等。虽然《新华日报(华北版)》存在的历史不长,但是其在启迪沦陷区民众和动员他们参加抗日等方面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华日报(华北版)》;创设;沦陷区;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67-03
为扩大敌后宣传阵营,应对沦陷区的复杂环境。1938年12月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式创刊,至1943年9月停刊,该版前后共出版894期。作为中共北方局的机关报,该版存在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该版的宣传,中国共产党表明了坚持敌后抗战的决心,而对沦陷区民众的宣传教育,不仅让他们看清了日寇的丑恶面貌,而且还警醒沦陷区民众,其创立也无异于黑暗中的灯火照亮了民众心灵。
一、《新华日报(华北版)》之成立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日伪统治的华北沦陷区,伪政权对沦陷区民众实施残酷镇压,而对青年学生则实行奴化教育并严密监视,以限制他们奔赴中共边区。其中,日本兴亚院附属文化指导部专门负责教育的奴化工作,在华北地区具体由新民会负责推行,在接近沦陷区地方则由“宣抚班”负责指导[1]。更严重的是为吸引沦陷区青年学生入学,日伪各级学校推行系列奖学优惠措施以诱惑他们报考,如在北平成立伪北京大学、伪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就是如此。同时,为培养忠实的奴才,日寇还不断实施各种愚民的社會教育。在种种利诱面前,不少青年出于各种原因选择在日伪统治区学习,而有些民众也开始甘心沦为日伪的统治工具。
在敌人严密的新闻封锁条件下,为了让文化相对落后的深山区民众意识到时局的紧迫性,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华北沦陷区的宣教工作,中共北方局决定在敌后建立一份自己的报纸,以壮大革命力量。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出版,其主要目的在于立足华北,坚持敌后抗战,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以及揭露日伪在沦陷区的倒行逆施,来发动群众参加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
《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时为四开四版,隔日刊。彼时,该报因为在敌后环境下创设,因而报社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办公地点经常变动。然而,由于该报宣传的针对性强,以致经常供不应求,不久发行量即达两万份。到1940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敌后沦陷城市及乡村已发行5万余份。随着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根据地开始创办各种报纸,它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沦陷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沦陷区宣传抗日的大小报刊“不下百种”,这些大多是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带动下成长起来的[2]。
实事求是地说,《新华日报(华北版)》不论在编辑、印刷、发行数量,还是在政治指导性方面都比较出色。因此,它可以作为当时敌后报纸的代表。这些都离不开一群富有朝气的爱国志士。抗战时期,一群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素养,他们主要是来自《新华日报》总馆、西安分馆的编辑、印刷人员、“记者训练班”的学员、抗大及鲁艺派赴太行抗日前线的一批知识青年等。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向广大敌后群众宣传党的主张,解释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对一切反团结和反进步的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它揭破了日寇汉奸和反共顽固分子的造谣诬蔑与欺骗宣传,提高了边区人民对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自己成为各地党委指导实际抗战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二、《新华日报(华北版)》宣传教育之特点
在党的领导下,《新华日报(华北版)》成立以后,就像一把匕首刺入敌人的心脏,从而使日伪对民众的欺骗宣传褪去颜色。该报第1版为社论、要闻,第2版为国内新闻,第3版为国际新闻,第4版为根据地建设。1941年,《新华日报(华北版)》针对未能全面反映华北的实际,以及发行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等问题,调整报道导向,主要在对华北沦陷区报道的同时,刊发有关根据地的相关情况。而在已经发行的区域,通过地方党组织的力量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信息源源不断输送到敌后沦陷区每一个角落。在此过程中,该版表现了鲜明特点。
(一)对日伪残酷镇压沦陷区民众的报道
日伪在沦陷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而在华北战场日伪更是经常制造各种骇人听闻的事件。因此,揭露日伪的恶行,成为该版的主要内容。1941年1月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报道日军以近万兵力疯狂扫荡太岳区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该区域共损失房屋12万间,公私粮食12万石以上,民众死伤达3 600人。其中以沁源县最为惨重,计被烧毁房屋112 300间、粮食10万多石,残杀民众2 696人,牲口被杀被抢1 810头。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又报道太岳军民于1940年11月18日至30日反“扫荡”的经过,历数日军“扫荡太岳区的暴行”,总结了太岳区反“扫荡”的经验教训[3]。又如,1942年8月,报道日伪在石家庄大肆搜捕知识分子、小学教员和抓壮丁举动,“又井陉敌规定一抓壮丁两期计划:第一期于7月23日开始,已抓走壮丁达200余,第二期亦将不日开始,被抓壮丁年龄概在18岁至25岁之间。”[4]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推行各种所谓的“建设”,《新华日报(华北版)》对此进行揭露,指出日伪是实施变相的“掠夺”,“麦子已成为军用品了,要完全交给仓库‘保存起来,老百姓吃白面成了犯法的罪。油类也得交给‘组合社,老百姓的油房一个个的被关了门。纺线织布也得归并给‘组合社,如果你要纺线,必须到‘组合社领一定数目的纱,交一定数目的布,如果交不够,那‘通匪的帽子马上就藏到你的头上了。‘明朗化了的城圈里,现在正吹打着‘革新生活,在街上走路的时候,都得装出笑脸来,要是你低着头走的话,那你就防碍了‘新生活的实施,要受到处罚。两个人说话,也是违犯‘新民的精神。由于生活的不断‘革新,牢狱的人一天比一天增高了。”[5]正因如此,昔日华北地区的繁荣不再,“石家庄车站和平汉、正太路的车运,唯一众多的便只是难民。”[6]
(二)宣传党领导的根据地建设
将根据地的相关建设成就介绍给敌后沦陷区的民众,也是《新华日报(华北版)》重点宣传的内容。当然,该版的报道不仅限于根据地政治经济方面的建设成就,而且也含盖了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如1939年7月,中共发出通知强调各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课目不宜过多,阶级教育、党的教育与工作必须大大加强。”[7]为此,《新华日报(华北版)》就曾报道晋察冀边区教育的具体情况,该版指出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下,边区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各行政区成立了民族革命中学,全边区已有小学7 000多所,并派遣一批进步青年赴沦陷区学校任教,从而组织了严密的敌区教育网,其他各种抗战干部学校更有5 000多学生毕业,社会教育也积极开展,通过冬学运动开始了扫除文盲工作。1940年6月23日,《新华日報(华北版)》又发表题为《改进社会教育》的社论,并报道山西三区专署拟订计划,促进教育正规化,同时还发表小通讯《抗战建国学院有着光辉前途》,报道该院又设立师范班,培养教师,已设有两个研究室;教育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室有研究农业生产的农学系”;此外第四版发表磐石的《一年来华北敌后的文化教育》[8]。7月1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杜润生的文章:《一年来太北区的教育工作》。介绍当时太行山区北部辽县、武乡、和顺、昔阳、黎城、榆社、襄垣、平西、偏城9个县;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校有1 298座,民革室有1 359个,剧团61个。1941年3月《新华日报(华北版)》曾报道晋冀豫区1 940年冬学运动情况,文章指出冀西、漳北、太南、晋中、漳西、太岳六个地区办冬学合计1 801所,入学人数73 824人,“占文盲数的23.5%”[9]。
(三)对抗击日寇战役的报道
八路军及各种附属武装组织,一直在敌后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加强对日作战的报道可以极大地提高敌后民众抗战到底的信心。由是,《新华日报(华北版)》设置“半月军事动态”“华北捷报”“华北战况”“战地通讯”“国际动态”等版。与此同时,战地记者也时常紧扣报道主题,记载华北抗战中一切可歌可泣之伟大事迹,特别是八路军以少胜多的战役。1939年冬,日本对华北根据地实施“囚笼政策”,铁路是其施行这一政策的主要依靠。为打破日伪的封锁,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克服困难。1940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前后多达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8月2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题为《庆祝百团大战在正太路上序战大捷》社论,表示八路军一定能在此胜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更新的胜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内外局势开始发生变化,1942年1月17日,该版曾以《捣敌心腹,扫寇巢穴》为题报道战况,“30日夜,我四分区部队一部长驱直入,深入虎穴往袭石家庄北二十里之杜北敌据点,守敌12名全部被俘,缴步枪10余支,子弹2 000余发,其他军用品甚多。”[10]1942年3月1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太行年关反“扫荡”战果:大小战斗319次,毙伤敌伪3 917人(内含联队长、大队长各一人),俘敌伪52人,击落敌机1架,毁汽车42辆,炸火车2列,破公路135里、铁路25里,收回电线6 000余斤。
三、《新华日报(华北版)》宣传教育之意义
《新华日报(华北版)》创立后,就开始广泛搜集有关华北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运等各方面内容,并加以深刻的研究与讨论。在此过程中,该版不断将抗战必胜的理念灌输敌后民众心中,同时又不失时机耐心地宣传解释“中国抗战的长期性,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号召军民共克艰难”[11]。沦陷区不少思想麻木的中国民众开始觉醒,他们不再只是为生活简单地奔波,而是为民族的存亡努力奋斗。因此,对全国抗战形势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促使华北青年加入抗日统一战线
《新华日报(华北版)》对日伪在沦陷区残暴行径的报道,以及反映中共全面抗战的决心,使华北沦陷区大量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抗日队伍中。从1939年9月10日召开的晋冀豫区第一次党代会来看,这次党代会正式代表135名,从文化程度来看,中小学校程度21名,中学以上程度56名,大学3名,其余49名为文盲或初小以下文化程度;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的19名,21至25岁的68名,26至30岁的16名、31至40岁的16名,40岁以上的仅有3名,这些绝大多数是根据地成立后入党的青年[12]。又如1938年6月中共发出加强战区青年工作指示后,《新华日报(华北版)》成立不久就积极宣传,由是到1940年仅晋察冀区和冀中区即有“青救会”会员60万,“青抗先”队员30万;冀东的群众武装“报国队”队员约2万。此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抗战中,如抗战初期华北仅“有四五千民先队员和青年学生参加抗战”,经过不懈的努力后,“有几十万青年加入军队,上百万青年组织了青年救国会。”[13]《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沦陷区的传播,对团结争取敌占区青年也具有重要意义。1939年2月,中共胶东特委就往烟台市内派党员通过同学关系,在基督教青年会和益文学校进步青年中发展“抗日救国会”,油印地下刊物《抗救半月刊》,“并发展党员,建立支部,介绍青年进入根据地工作。”[14]1943年10月,胶东东海地区“青救会”与中共地委、军分区配合,召开敌占区进步青年学生座谈会;牟平、蓬莱等县组织家在根据地、上学在敌占区的青年380余人学习,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他们参观根据地的集市和八路军驻地。在《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引导下,沦陷区爱国青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到抗日根据地,为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二)坚定敌后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念
在这一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中,谁能赢得民心,谁就能赢得胜利。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国民政府内部普遍认为以中国的力量是根本无法战胜相对强大的日本,因而只能实施求和的妥协政策,甚至有部分人主张直接向日寇投降,进行秘密和谈。其时,当华北沦陷,国民党军政大员大多逃走,而无力逃难的普通百姓只能成为流亡中的难民,或甘于奴役的“顺民”。在这种情况下“亡国论”笼罩整个华北大地,尤其是在日本诱降政策下,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公然投敌,严重影响了中国军民抗战决心。《新华日报(华北版)》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此后该版成为中共北方局对华北沦陷区广大民众做宣传和动员工作的重要利器,对稳定民心和坚定沦陷区人民抗日信心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彼时,《新华日报(华北版)》通过各种形式向沦陷区群众表明抗战坚持到底的决心,并指出只有勇敢面对敌人,打退他们侵略中国的企图,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独立。投降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群众自发地武装起来,日寇才会陷入到战争的洪流而无法自拔。在极其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北方局的机关报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成功地动员广大群众投身抗日斗争中。
(三)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了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消极抗日,以及揭露日伪对中共边区的残酷进攻。全面抗战时期,党始终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对当时路线和方针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日伪在敌后沦陷区大肆抹黑党的形象,以达到蛊惑人心之目的。如搬弄是非,污蔑根据地政权建设,特别是企图通过对根据地的土地改革进行攻击,以达到挑动农村封建势力与党对立的目的。因此,《新華日报(华北版)》在报道战地新闻的同时,还在对敌后民众宣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阐释党的基本观点、倡议和主张,并向外界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始终与敌后广大民众坚守在一起的决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党在沦陷区民众的威望。
综上所述,《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沦陷区民众反日运动,而且还向他们正确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对于日伪的虚假宣传,标榜殖民文化也是一种有力的回击。从某种程度上说,自该版诞生以后,华北民众的抗日热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地的规模和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成功,还离不开在抗战前线的广大记者,他们深入沦陷区挖掘第一手的新鲜资料,并源源不断地将消息输送到大后方。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关于敌后游击区的报道或揭露沦陷区惨状的新闻,不少就是根据华北版而来。总之,《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在艰难的环境下诞生,其后又不断得到壮大,这就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生命力,适应了敌后斗争的需要,因此该版存在的意义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黄伟.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沦陷区青年学生救助研究[J].安徽史学,2019(4).
[2]《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战争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1017.
[3]《太岳区纪事》编写组.太岳区纪事[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 研究室,1986:142.
[4]石家庄敌狂施虐政知识分子三百入狱[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08-02(1).
[5]“五次治运”的片断[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12-21(4).
[6]遭敌压榨市场萧条[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3-04-19(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9.
[8]抗战建国学院有着光辉前途[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0-06-23(1).
[9]石可庵.晋冀豫区一九四○年冬学运动[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1-03-29(4).
[10]捣敌心腹,扫寇巢穴[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01-17(2).
[11]王文彬.中国现代报史资料汇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777.
[12]李雪峰.李雪峰回忆录(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75.
[13]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58.
[14]李宾.青春似火:山东青年革命运动史话[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