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如 李栋宁
摘要:游戏是儿童健康成长与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数字游戏出现在儿童生活中,给儿童游戏带来了新变革。在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儿童身心特征、成人参与方式、游戏环境布置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三大要素,成人在其中起到了筛选、改造、看护等关键联结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儿童教育理论与儿童游戏的梳理归纳,以蒙氏自然教育法的成人观为理论指导,从儿童游戏动因与目的、儿童与成人文化异同、儿童游戏中的成人参与方式三个方面讨论儿童游戏中的成人定位,提出传统儿童游戏的数字化改造建议,旨在为儿童游戏的有益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儿童游戏;成人定位;交互装置设计;信息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7-0-03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关于儿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把思考延伸至所有的人类问题”[1]。生物学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儿童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儿童作为成人的开端与社会的未来,其健康成长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游戏是儿童开展活动的最主要方式,能够帮助他们锻炼生理机能、推动认知发展、体验社会关系、丰富情感。认识和了解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和定位,以儿童幸福健康为根本目的,以助益儿童身心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构建适宜的游戏环境为基本手段,为成人参与儿童游戏提供自然教育新视角,对推动儿童游戏的有益化设计有重要启示作用。
1 兒童游戏动因与游戏目的
儿童成长以身体发展为显性特征、心理成长为隐性特点,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中习得生活经验,游戏是他们最主要的互动方式,这常常被认为与儿童天性相关。关于“幼儿为什么游戏”的解释很多。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游戏是对人类进化史的嬉戏性复演,儿童通过在游戏中学习文明行为消除野蛮性;格鲁斯反对霍尔的观点,他认为游戏具有重要的生物适应功能,他们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对生活技能的模仿练习来补充生活经验,从而成长为更好的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养成他们工作所需的品性,游戏“创造”儿童发展情景。这些观点认为游戏代表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能满足儿童身体活动、认知发展、社会交往和自我表达的多种成长需求,同时将游戏看作发展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从儿童需要角度解释了儿童游戏动因。
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想当成人”说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儿童游戏遵循唯乐原则,游戏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变成成人”的愿望,强调儿童“本能”或“原始欲望”等先天内在驱动力。游戏的拟真性和情境性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现实分离的。在童年时期,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他们释放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他们本不能处理的现实问题。游戏在儿童早期人格构建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对成人角色的扮演或行为的模仿满足“当成人”的愿望。
尽管视角不同,但这些观点都认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成长的各种需要,需要的满足能为儿童带来快乐的情感,而快乐又作为推动力进一步激发了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兴趣与快乐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儿童活动中循环往复地运作着,使游戏成为儿童成长中稳定的活动形式。儿童不仅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功或攻克难关的喜悦,更能通过感受自己在游戏中对环境的掌控力来建立自信心,儿童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生活经验、完善自身发展。
2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异同
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的世界,成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儿童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者,他们都是自己领域内的主人。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声称“儿童是成人的父亲”,探究“童年秘密”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自身和社会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社会[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了生物细胞分裂,推翻了前人“受精卵是微缩的人”的观点。卢梭也曾在《爱弥儿》中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学派强调成人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儿童”,认识到了儿童生活和成人生活存在根本差异,需要对两者进行明确区分,儿童文化的概念由此被广泛认可。
心理学家受生物学成果影响也开始为人类心智发展规律寻找全新解释。蒙台梭利认为,新生儿在诞生时拥有与生物胚胎相似、具备发展潜能的“精神胚胎”,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刺激孩子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儿童具有不明显的心理潜能,但受到身体发展程度限制,他们只有在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环境中才能表露出内心的秘密。儿童精神与成人精神的发展方式不同,儿童的精神需要经历种种变化才能达到成人的状态。由于生理已经成熟,遗传因素在成人精神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也是儿童与成人精神发展的重要差异所在[2]。儿童的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演变生长,同时对人类精神文化史进行着复演,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迅速将精神文化历史推进到成熟状态,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成长潜能也会逐渐减弱。荣格曾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他要先经过祖先的阶段,对其教育也只能达到现有的文化和意识水平。然而,成人却顽固地停留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俨然将自己看作是当代文化的维护者。”[3]大多数成人逐渐丧失了儿童时期的特殊可塑性,安于成为文化的守护者与占有者,但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事实上许多具有伟大品格与非凡创造力的成功人物必须摆脱成人文化的束缚,他们的心灵通常更接近儿童般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也被一些心理学家视作“促进自我发展的回归”。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文化特征,他们以身体成长为生物基础,在周边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中产生具有游戏性、幻想性、探索性、艺术性的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中最活力、最纯粹、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的一面。尽管他们的身体远比成人柔弱,但他们掌管了生命最神秘的力量,得以将生命中所见之物整合起来,形成最接近自然与人类生活本质的文化内容。
3 儿童游戏中的成人参与方式
尽管成人文化相较于儿童文化存在许多差异和缺陷,但他们拥有远超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在参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成人负担着监管、保护和筛选资料的任务。游戏在融入儿童的社会和生活时构建了儿童发展情景,游戏因此具备了“社会文化性”,通过游戏中的内容架构、技能使用、玩家互动丰富孩子的知识、锻炼其身体,使其能掌握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关系。儿童生来就是社会成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丰富多彩又泥沙俱下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化过程可以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体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负面社会信息容易造成儿童身心的异化,而成人的判断力与执行力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指引作用。
在儿童活动过程中成人对其行为有特殊的影响机制。儿童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经常需要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習得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的暗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夏科在他的实验中发现,臆想症病人可以通过暗示实现个性替换,这一结果足以证明暗示的力量[1]。成人的暗示尤其容易对幼儿行为产生渗透性约束力,这也要求成人在陪伴儿童时首先审视自身行为是否规范有序,让教育过程隐藏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合理利用暗示作用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掌握自己的动作器官与情感发展,实现自我克制和有分寸地行动。
自然主义教育学派将成人称为“消极的存在”,儿童会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进行自我塑造,自然环境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过多人为干涉对他们的成长并无益处,但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教育目的。在儿童游戏中,成人可以尝试蒙台梭利提出的“法布尔式观察法”,借鉴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对儿童生活进行保护性观察。在游戏的成人参与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正视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引导成人形成保护、跟随、鼓励,但不打扰孩子的参与习惯,为孩子身心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成人要避免直接参与儿童活动,而要将自己隐藏起来,在儿童有意识地捕捉外部环境信息时观察他们,同时调整并规划自己的教育内容。这种“法布尔式”的观察方法只见儿童不见教条,能利用孩子天生具备的吸收性心智,将教育理念糅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让每一个教条都通过儿童主动获取的直接经验被自然习得。
4 传统儿童游戏场的数字化重构设想
对传统游戏的“筛选”“改造”“再造”是迄今为止人们利用游戏的三种基本策略[4],虽然方式上有所区别,但都将游戏视为儿童天性,并且主张对儿童“自然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和干涉。儿童游戏设计要从儿童本位出发,以“愉快游戏”为重要前提,以“成人无干扰式观察”为主要特点,通过数据记录、数据整理与信息反馈等方式,为成人更好地认识孩子提供途径,在这里笔者提出对游戏的初步构想。
我们的游戏内容从蒙氏“儿童之家”和当今国内幼儿园出发对其进行筛选改造,主要从“练习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设计,并在整理数据时依据其特性进行类型划分。利用数字艺术具备的内容丰富化、游戏智能化、交互即时性、信息共享化等优势,为儿童提供更精致的画面和更有趣的体验。但是考虑到过多的数字化互动对儿童身体发展不利,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减少对大屏幕和投影的使用,加入更多实物操作元素,将数字化重点放在儿童行为的记录上,以自然无干扰的方式对儿童游戏时间与游戏时的表情等数据进行收集。
在游戏物质材料设计方面参考蒙氏教具和其他儿童玩具的材质与玩法,多用可操作性玩具帮助孩子实现从现实生活到幻想世界的转换,以结构性玩具(如积木、拼图、橡皮泥)和毛绒玩具为主要内容。使用亲和、安全的材料,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平均身体尺寸进行游戏材料的配套设计。在感官训练方面注重实体玩具材料的材质柔和性、色彩明艳度、秩序合理性等特点,在身体活动方面注意移除环境中的障碍,为儿童发展体能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媒介。同时,还要注重儿童游戏内容的差异化设计,“个别化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也有体现,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能力特点的儿童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内容与物质材料,不要忽略儿童的社会性,可以采取混龄活动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玩耍,帮助他们在成人有意营造的“小社会”中找到自身定位,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储备经验。
在游戏观察设计中利用区域划分、区域隔离或是透明外墙的方式将儿童活动区与成人观察区划分开,对儿童进行直接观察,同时采用信息记录分析的方式,将儿童在游戏场中的行为流程与情绪变化记录下来并反馈给成人,帮助成人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旨在调和游戏与教育的矛盾,将成人因素嵌套进儿童活动与儿童发展当中,为“儿童”“成人”“环境”三者发展设置关系闭环。
在游戏反馈设计中采用事件取样法,用语言和画面描述记录一定时间内儿童的游戏行为,主要借鉴柏顿/皮亚杰量表(见右表)[4],将儿童游戏活动划分为12种游戏行为类型,对儿童行为进行简单统计分析后得出该儿童的游戏特点,对儿童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后与其年龄进行对应分析,为成人后续教育方式提出建议。这样的设计抛弃了以往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将教育压力上移给成人,让成人通过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改变自己和环境、暗示教育的方式利用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实现自然教育,是一种积极的自然教育观念。在信息输出方面采用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对前期数据进行设计改造,尽可能用图像图表代替大段文字陈述,旨在简化认识理解过程,帮助成人更快获取有效信息。内容分为“游戏信息记录结果”和“儿童成长建议”两个部分,游戏信息记录从儿童游戏类型、游戏时长、游戏表情等要点入手对其游戏偏好进行初步分析,对比分析游戏数据与儿童实际年龄,给出后续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儿童的身体训练方案和性格偏向(偏好形式或偏好想象)。
5 结语
本文以蒙氏自然主义教育观为基础,从儿童教育中的成人职责出发,以成人间接参与为主要方式提出儿童游戏有益化设计概念,以实现“儿童游戏—成人观察—环境影响”的游戏发生流程。该研究是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与改进,不仅需要用理论依据指导游戏设计,更需要通过数据收集与信息处理验证设计合理性,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落实在实践领域,为儿童游戏设计理论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8-10,111-116.
[2] 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
[3] [瑞士]C·G·荣格.怎样完善你的个性[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54.
[4]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326-333,298-300.
作者简介:王爽如(199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李栋宁(1971—),男,江苏南京人,博士,高级工艺美术师,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应用、数字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