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雨初 李冬梅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曙光小学(以下简称“曙光小学”)创建于2013年,目前共有大名县和金滩镇两个校区,是集食宿学于一体的寄宿制民办学校。为了让全体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校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一四五发展战略”为引领,不断规范管理、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将学校打造成了一所办学品质一流、教学质量领先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战略引领,促进发展
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既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也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因此,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内涵发展,立足实际,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设立。只有定位准了、目标对了,学校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曙光小学地处县城边缘,乡村学生比例占九成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曙光小学要比其他学校完成更多、更细致的育人任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要细致入微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基于实际情况和学校定位,校长赵凌云带领曙光教育人深入探索乡村学校高品质办学的路径,最终确定“一四五发展战略”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指的是一个核心办学理念——习惯影响一生。乡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教育的长期缺位和家庭对教育的认知有限,他们的学习力、素质竞争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处于劣势,不足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因此,学校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九个学习好习惯:提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爱提问题的习惯、及时改正错题的习惯、主动查询资料的习惯、作业不磨蹭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知识固然重要,但教育更需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从穿衣吃饭到社会行为规范,学校将小学生的习惯培养总结成九项八十一条并编辑成册,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和“每月一事”活动不断推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如举办“小交警韵律操”大赛、内务整理比赛、饭前文明就餐礼仪演讲等,时时、事事、处处渗透良好习惯培养意识,助力学生成长。
“四”即学生培养的四维目标,包括质量目标、素养目标、能力目标和可持续目标。质量目标重在延伸学生人生的“长度”——让学生在智力和学习发展上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素养目标重在拓展学生人生的“宽度”——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三商”;能力目标重在增加学生人生的“厚度”——促进好习惯养成,使学生成为有品位、有教养、有“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的人,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持续目标强调“时间”的延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曙光小学生活中过得有滋味、学得有色彩,留下人生难忘的记忆和痕迹,同时养成好习惯、练出好身体、取得好成绩,使人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人、成才、成功。
“五”是指“五好”教育,即培养具有好习惯、好成绩、好身体、好素养、好才艺的“五好少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人生奠基。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就要为学生的成长设计更多的维度和更广阔的空间,为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文化立校,品牌强校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文化会在校园里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场域,促进师生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曙光小学不断创新、思考,形成了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十大文化品牌。
习惯文化。基于核心办学理念,学校要求学生做到“凡事有标准,做事求高标”,让每个人都能安安心心学习、认认真真生活。学习上,教导学生要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断鞭策自己、超越自我,保持积极的求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秩序;生活上,要在实践中增长阅历、在交往中丰富情感、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在挑战中学会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
课改文化。课程改革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课改文化则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赵凌云认为,课改不是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而是把每一项教育工作做到极致的要求。学校以课程和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从“教学”转换到“育人”、从重视“知识习得”转换为重视“能力提升”。
绘本公益亲子共读文化。鉴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阅读意识和氛围薄弱,学校邀请家长走进学校绘本馆,和学生一起开展亲子共读。“厨房中那张由兔子爷爷亲手钉造的大桌子,是一家人相处的点滴回忆。对于孤独的兔子奶奶来说,她最期盼的还是分散在各地的亲人能回家团聚。”在语文教师刘勇芳主持的《幸福的大桌子》亲子共读活动中,学生们进行感恩宣誓,怀着感激之情拥抱自己的家长,家长们也落下了感动的眼泪。亲子共读活动不仅把阅读习惯带进每一个家庭,还向每个家庭传导了温度与精神,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责任和社会担当。
书法文化。学校聘请国家级专业书法教师进行教学,不仅鼓励学生传承国粹,在书法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还鼓励教师坚持学习书法、练习板书。目前,全校已有40多名学生获得各级书法比赛一等奖,36位教师成为省、市、县级硬笔协会会员。一进入学校,就能闻见满园墨香,随处可见学生的优秀作品。书法已经成为曙光小学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诵读识字文化。“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是曙光小学“诵读识字”教学的真实写照。学校重视对学生文字素养的培育,通过“诵读识字”教学实验,基本实现了一年级学生无障碍阅读。挑战式的分层教学不仅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励志游学文化。走出校门一小步,就是迈向社会的一大步。学校主张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阔眼界。每年,曙光小学全体学生都要走出校门,或踏青赏花,或开展公益活动,或进行励志游学活动,引导学生们在自然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社会中生活。
社团文化。如果说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社团就是发展学生特长和爱好、提高学生素质和素养的大舞台。学校社团内涵丰富、种类多元,有文化类、运动类、艺术类等多个领域的近20个项目,努力为学生打通特长发展、个性化成长的路径。
服务文化。质量、管理、服务是牵引学校发展的“三驾马车”。基于学校实际情况,赵凌云提出:“服务要体现在细节上、体现在常态上、体现在自觉上,把服务做真就是人品,把服务做实就是道德,把服务做精就是文化。”在她的带领下,全校上下形成了领导为教师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全体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良好风气,将曙光教育人的爱心、诚心和真心奉献给教育事业。
校本仪式文化。校本仪式是曙光小学独特的教育活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入队仪式、学生晨诵……各种仪式定位课程架构,本着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帮助师生发现美、体悟美、欣赏美、表现美。
书香文化。阅读是一所学校的基本符号和底色,学校设置了图书阅览室、绘本馆、班级图书角、名师工作室等,让书香遍布校园;各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全校坚持开展晨诵、午读、暮省。同时,学校努力打造一支阅读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营造书香氛围。
深化改革,领跑未来
要擦亮学校品牌,就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曙光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以文化建设为“干”,以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枝”,最终开花结果,培养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曙光小学从2018年开始实施课堂改革,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通过实行小组合作、小对子互助的“自主课堂”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讲解和答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课上,学生两两相对,组成“小对子”,互相复习“因数”的概念,接着,以纵排为一组,开启“寻找因数”竞赛,你追我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在随后的展示环节,学生当起了“小老师”,通过提问、回答、总结和展示,为数学课画上了句号。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增强了自信,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改革在班级常规管理上,要以规矩、方正、整洁为要求;在课堂文化建设上,要以合作、互助、引领为要求;在教学和学习方法上,要以主动、自律、反思、高标为要求;同时,鼓励形成自信、展示、参与、精彩的课程文化。曙光小学的每间教室都是干净整洁的,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自我管理系列实践的累累硕果。无论是小组间的激烈讨论,还是实践活动中的精诚合作,都让学生在体验中锤炼了“德与能”、在参与中绽放了“思与行”。
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而良好的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保证。在“规范办学,突出特色”理念的指导下,曙光小学在扎实落实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为抓手,不断推进特色课程品牌建设。
学校特色课程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和个性化发展。书法课、舞蹈课聘请专业教师任教,并纳入必修课,实现常态化教学;阅读课程以主题阅读、班级图书角建设、班级共读一本书、读书漂流、读书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素质培養需求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研学课程、公益实践课程等。例如:走进孔子故里——曲阜,进行文化寻根游,让学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让学生体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磅礴气势,培养爱国情怀;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走进抗日教育基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年冬天,学校都会举办“暖冬粥公益项目”,师生一起走上街头巷尾,为环卫工人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道一句“您辛苦了”,并主动拿起扫帚帮环卫工人清扫街道。送出一碗粥,温暖一座城,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慰问活动,学会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也把善良传递得更远、更广。
小学教育犹如茫茫大海,学校就像一叶扁舟,只有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才能载着万千期盼远航。在“一四五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曙光小学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打造品牌特色、深化教育改革,致力为乡村孩子们带来更好品质、更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