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研究

2021-11-30 17:33林赛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4期
关键词:产教模块化基础

林赛君

[摘           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层级。模块教学具有周期短、可操控性强、教学效果明显等重要优势,是中职教育改革领域中的重点课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之一,以所执教的班级为改革实验田,积极采用模块教学来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希望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4-0100-02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和重大趋势,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化、模块化和职业化特质,逐步淡化学科特征、降低学习难度、强化实践能力。模块教学,主要是依据职业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模块,对不同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具体教学中逐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式[1]。中职院校在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时,可以尝试采用模块教学,以确保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重要价值

模块教学,即以模块为基本单位,以模块化思维为基本思路,将某一个教学内容整体,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切分为若干个模块,再逐一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教学具有周期短、可操控性强、教学效果明显等重要优势,它將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繁杂的教学单一化,是一种攻克教学难题的重要思路。因模块教学高度契合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认可,现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二者之间的融合,具体是指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职场适应性,与行业、企业之间开展的深度合作[2]。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层级,中职院校应积极响应产教融合的时代主题,促成教学实践与产业需求相对接。模块化教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之间形成更为密切、直接、高效的关联,更符合各方主体的切身利益。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模块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对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非常重要,学习此类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素养和技术水平,有助于他们有效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为其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块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是模块教学中最灵活、最富有潜能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富于创新的教学方式,模块教学对教师的计算机素养、教学技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当前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确实存在明显短板,一是专业教师数量短缺。部分中职院校会安排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虽然这部分教师也能承担起课堂教学任务,但却无法带领学生深度领会课程内容、灵活运用计算机技巧;二是教师素养有待提高,中职院校教师多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方面比较扎实,也勇于开拓创新,但缺乏一定的职业教育经验,尚未实现由理论型转向技能型。综上,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推行模块化教学,师资力量确实略显薄弱。

(二)模块设计不当

模块是模块教学中的基础单位。模块的分割、剪裁和取舍是否科学、合理,是整个模块教学是否高效实施的关键前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多种因素,包括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时长、学生学情等相关因素,确定本课时的模块或模块组合。但从当前的模块化教学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模块分割不恰当。如,未能将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切割利落,或者虽然教师已经切割好了模块,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或因未能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未能调控好课堂教学节奏,导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模块取舍不恰当。教师很可能重视理论讲解多于实操训练,忽略更为重要的技能培养,无意间淡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质。三是,模块组合不恰当。模块之间的组合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例如,制作PPT时,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插入数据透视图技术,这属于Excel表格技术,是比较合理的模块组合,但相对的,也会存在错误组合模块的案例。

(三)考评机制欠缺

考评是模块教学的重要支撑。考评机制应与教学模式相配套,考评机制改革虽然是教学改革中的基础工程,但从现阶段的具体教学实践来看,考评机制改革的步伐确实要落后于教学模式改革。当前,教师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考评方式,导致:第一,考评标准不够细致,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行业特征;第二,考评权重设置不够科学,未能突出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特征,没有关注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第三,考评方式略显单一,教师主要采用课堂上语言性评价及学科水平测试等策略,评价反馈不够及时,对学生的激励效力不足。综上,现行的考评机制难以与模块教学相适应,阻碍了模块教学效应的发挥。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有效策略

模块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突出“以生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建构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技能本位”,有利于凸显中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已有中职院校和教师认识到模块化教学的重要价值,笔者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探索,建议采取以下几点策略,以推进模块化教学的有效落实。

(一)关注模块设计

关注模块设计是优化模块教学的根本所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各种实操训练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拓展和创新思维,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3]。因此,在模块设计时,教师要做到:第一,注重遴选内容。模块化教学的内容选择,应与学生本身所学的相关专业结合,如财会专业,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制作财务报表的Excel技术,营销专业,则要强化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完成产品说明的PPT等。第二,厘清知识脉络。要注重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模块之间既不重合但又相互关联,以便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如制作产品说明书,可以用到Word、PPT以及音视频技术等。第三,模块灵活组合。教师可以依据一个主题来组合模块,如处理图片,可以用到插入、编辑等多种命令。模块组合将有利于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计算机技术。

(二)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优化模块教学的关键内容。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专业性。一方面,教师要具有相应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中职教育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認知和把握,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调控课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素养和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和把握,能够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知识内在逻辑,将整体性知识分割为若干模块,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更高效地实施教学。中职院校应提高人才吸收的门槛,从源头上把住人才关口,吸收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学校,同时,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打造优质的培训平台,进而为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三)完善考评机制

完善考评机制是优化模块教学的必要举措。考评是现阶段教学的终点,更是下一阶段教学的起点,通过考核来规范和指导师生的教学行为,最终指向教学目标。为了确保模块化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建构与模块教学相适应的考评机制,应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第一,考评标准。考评应兼顾学生职业发展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偏重于实操技能,兼顾整个教学流程。第二,考评方式。关注整体教学流程,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在课前、课上和课后的模块学习成果进行衡量与考核。还可以采用教考分离方式,只有学生成绩达到模块考评标准,才可以进行下一模块学习,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第三,考评反馈。教师可以借助社交App,如微信、QQ等,与学生保持密切关联,指导他们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确实存在一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职场的必备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学科愈加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模块化教学,成为优化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中职院校应积极响应产教融合的时代召唤,加大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科学、高效的模块化教学,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161.

[2]蔡世水.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5):164-166.

[3]廖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14(11):21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产教模块化基础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