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70
现如今,信息化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以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向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就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应用情况而言,普遍会发生计算机故障、音响故障及中央控制器故障等问题,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故而高校需要对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维护措施,以此来有效降低电教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故障情况包括:①病毒入侵。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机制,造成一些师生欠缺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多媒体教室内的计算机设备时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导致该设备受到病毒入侵或是攻击,这就引发资源丢失、系统运行崩溃等问题;②硬件设备老化。由于高校忽视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导致很多设备的使用年限缩短,并在实际运行中极易出现各种运行故障[1];③软件故障。有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未能充分了解计算机技术,从而无法科学合理的运用计算机设备,极易出现内存不稳定和蓝屏等问题。
针对上述故障问题的处理和预防,高校需要应明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规范,要求师生不能将私人硬件移动设备或是其他外设设备插入到计算机设备中,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配备足够数量的接入设备与移动硬件设备,并在多媒体教室内张贴关于计算机设备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规范。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期间,教师要定期使用相关杀毒软件来扫描计算机系统,及时发现系统中是否存在异常问题,若存在异常问题必须马上进行处理。待完成教学工作后,教师应退出所运行的软件,删除相关数据信息[2]。此外,若遇到计算机设备不能启动的情况时,需要全方位地检查CMOS设置,着重检查设备有没有存在软件不兼容、系统驱动有待更新等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恰当处理。
故障问题包括:①硬件故障。由于高校使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较长,就极易增加投影仪电教设备的硬件故障发生概率,故障类型有:投影机显示花屏、设备无法打开、图像尺寸错误等;②软件故障。由于高校所使用的投影仪设备运行系统比较落后和陈旧,在长期使用后,必然就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或是由于使用者的操作流程措施、相关参数不正确等,也会引发这一电教设备发生故障[3]。
针对上述故障问题的处理和预防,高校需要明确制定投影仪设备的正确操作流程和使用规范,一旦投影仪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教师必须马上目视检测整个设备,查看是线路接触不良还是设备工作温度过高等,然后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恰当处理。此外,对于投影仪设备最为常见的自动关机故障,需要采用合理的散热措施,或是先关闭一定时间的投影仪设备,然后再开启就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故障问题包括:在多媒体设备运行过程中,扩音设备发生无声音或是声音非常尖锐、声音非常小等问题,无法正常的播放有声教学课件。
针对上述故障问题预防,在使用音响系统前,教师应对多媒体教室的电教设备加以全面检查,确保各线路的正常连接、各项参数正确,并合理调节音量大小。针对上述故障问题的处理,需要重点检查音响设备的接触性情况,明确有没有存在折叠或是毛茬情况,然后合理调整接触性铺设结构即可。
一旦中央控制器发生故障,将会造成整个多媒体教室内的电教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运行,故而高校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故障的预防和处理。该故障问题包括:①系统自动保护。按了中央控制器“系统开”,然而仅面板工作指示灯亮,其他设备无任何反应,造成这一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桌面按键面板和中央控制器主机的连接线存在问题,造成主机无法接收操作命令,这时需要将该系统的电源断开,再次通电以后,才能够正常开启系统[4];②按了中央控制器“系统开”,然而面板工作指示灯不亮,且其他设备无任何反应,造成这一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控制器面板与其主机的连接模块存在问题,这时需要手动按中央控制器主机的开机按键,即能够正常开启整个系统;③按了中央控制器“系统开”,同时亮起了几个工作指示灯,且中控发生不间断的报警声,造成这一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水进入到中央控制器面板里面,造成电路短路,这时需要马上断电检查,将设备拆开,用棉签或是纸巾吸干里面的水,并用酒精清洗有污垢的地方,最后进行自然风干和相关测试。
2.1.1 强化日常维护工作。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电教设备维护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定期检查高校内所有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具体使用状况,第一时间明确设备中具有的故障问题,并加以有效处理。同时,还需对各类电教设备的线路连接状况、各项工作参数和工作温度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这些电教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5]。另外,在多媒体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时,若教师遇到电教设备运行故障问题,其自己不能处理时,应马上告知电教设备维护部门,由该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否则会加大故障问题处理的难度。
2.1.2 强化全面检查工作。针对高校多媒体教室使用时限过长,且一些电教设备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老化速度加快等问题,电教设备维护部门应定期对所有多媒体教室内的电教设备进行全方位地拆机检查工作,第一时间更换性能退化、损坏严重的设备,并对存在的各类故障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以此来提高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尽可能延长具体使用年限。
由于电教设备往往被分散地放置在各个多媒体教室内,对电教设备的管理应当渗透到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之中。为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学能力,高校应从理顺各类电教设备、使用技术、经费等方面出发,强化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2.2.1 建立完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对校内所有多媒体教室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教学辅助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确保多媒体教室的可靠稳定运行[6]。针对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制度,包括:①设备方面的管理制度。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室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与设备借用管理制度等;②使用者方面的管理制度。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相关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等。
2.2.2 提高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不断提升其信息化技术水平和能力。同时高校应积极向社会招聘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专业型的技术人员,配备足够的电教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之能够掌握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各种故障问题及相关处理方法,从而有效保障高校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教学质量[7]。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在校内配备了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然而在高校多媒体教室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极易出现计算机硬件故障、中央控制器故障等,这些故障问题需要高校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电教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管理工作,以此来有效降低各类故障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