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莎 责任编辑/胡珊
(图/杨科跃)杨科跃的电脑里有百余名患者愈后笑容的照片。
“我还会继续拍摄下去,展现更多医患情。”提及自己因拍摄百余名患者愈后笑容而走红网络的这两个多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科跃坚定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杨科跃拍摄患者愈后笑容的灵感要从3 年前说起。当时,一名手部意外受伤的患者到宁波市第六医院就医,杨科跃发现患者从急诊到手术、从术后到康复结束,脸上总是充满了沮丧和焦虑。“直到3 个月后,我告诉这名患者他的手部功能已经恢复95%以上,可以开始工作挣钱了,他突然仰头哈哈大笑,显得特别放松和开心。那是3 个月以来,我第一次见他笑。”杨科跃回忆道。就是这样一个笑容,激发了他用相机记录患者愈后笑容的灵感。
3 年时间,杨科跃用近3000 张照片记录下了百余名患者愈后的笑容。被拍摄的对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每张照片里,患者在展示自己手部恢复情况的同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是手工劳动者,手部受伤得不到救治,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收入减少,甚至没有了经济来源。作为医生,杨科跃能做的就是尽全力让每名患者痊愈,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这些笑容都是在和患者聊天的过程中抓拍的。我会问他们对手术满不满意,手功能恢复得如何,有时还跟他们开开玩笑,说些家长里短。”杨科跃说,“这时候镜头里的患者表情最放松,拍出来的照片也最真实。每当我看到这一张张笑脸时,总是备受感动和鼓舞。”
今年7 月,杨科跃把他手中积累的照片编辑成视频短片《愈后的微笑》,发在自己的朋友圈,没想到一下子就红了。一位姓戈的师傅看到照片中的自己,还特意赶到医院找杨科跃复诊,顺便感谢他把自己的手治好。
原来,2019 年12 月28 日那天,戈师傅因操作电锯不慎,将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锯断。来医院就诊时,他的左手只有一点皮肤连着断指和手掌。戈师傅坦言,当时他想死的念头都有了。当戈师傅的家人询问杨科跃手指能不能接回去时,杨科跃笃定地说“一定给他把手术做好”。也正是这句话,给了戈师傅及其家人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术后每次查房,杨科跃都鼓励戈师傅积极做康复。2020 年年初,在最后一次复查时,杨科跃给戈师傅拍下了一张面带笑容的照片,并笑着告诉戈师傅,这次复查后他再也不用来医院了。现在,戈师傅的手部功能已经恢复了95%以上,“我又能帮邻居们修东西了,非常感谢杨医生。”他说。
(图/杨科跃供图)杨科跃本人。
和戈师傅一样,还有很多患者的愈后笑容被杨科跃定格。在杨科跃的电脑里,笔者看到每张照片下都标注了患者的名字、出生年份、受伤部位等信息。“其实,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故事的走向无一不是从悲伤到喜悦。我很幸运,见证了这个过程。”杨科跃说。
“你治愈我,我成全你,相互暖心。”“被治愈的患者,用微笑治愈医生,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医患关系。”“致敬平凡英雄!医者用关怀和宽容,在患者心里浇灌出健康美丽的花朵。他们医治的不只是身体,更是心灵。”……看着网上大家对于《愈后的微笑》的评价,杨科跃在感动之余,更多是意外,他说从未想过这组照片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除了网友,这组照片也引起了央视的关注。今年8月3 日晚上11:35,央视新闻频道的《24 小时》栏目用10 多分钟报道了杨科跃拍摄《愈后的微笑》的故事。
杨科跃说很高兴自己拍摄的这组照片能传递如此多的爱和正能量,让大家关注到了医患关系温情的一面。“这些笑容,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评论——‘这样的关爱和治愈是双向的’,这句话直戳我心。”杨科跃坦言,“我治愈了他们的手,让他们再次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们的笑容鼓励着我成为更优秀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