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剧美学的角度浅析影片《地久天长》

2021-11-30 03:16翟淑昕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沈浩刘星欣赏者

翟淑昕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地久天长》作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影片,曾被英国《卫报》评为“2019 年度全球十佳影片”之一。该片聚焦于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工人家庭,讲述了一段跨越30 多年的悲剧故事,描绘出那个年代的人物充满悲剧性的人生。在美学的视域下,悲剧不单单是现实中悲剧的再现,更是作者对悲剧理解的主观表达。尽管《地久天长》是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影片,但是作为一部精雕细琢的艺术作品,其在尽可能还原社会现实的同时,还带有独特的悲剧美感,使得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体悟到悲剧美学深厚的精神价值。

一、悲剧冲突的发生

悲剧冲突必将首当其冲地在悲剧中发生是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的论断,因为悲剧发生双方的立场都带有一定价值意义上的普遍性和正确性,但与此同时也都存在片面性,这种不可调和的片面性会导致冲突发生。在影片《地久天长》中,冲突不仅体现在个人与自我之间的内在冲突,还体现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外在冲突。

(一)个人与自我的冲突

德国著名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提出,主体的生命意志主导了世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主体的意志。而当个人选择与自我意志发生冲突,便产生了痛苦的悲剧。《地久天长》中,尽管痛失独子的刘耀军收养了周永福,失去亲生骨肉的痛却依旧没有被填平,这也令他无法正确的处理与周永福之间的父子关系,刘耀军的内心仍保持着对亲生孩子的渴望。沈茉莉怀孕的消息,让常年压抑在畸形心理下的刘耀军陷入了强烈的自我冲突,一方是亲骨肉所代表的传宗接代之欲,一方是一起经历风雨的妻子王丽云所代表的夫妻恩义之情,当刘耀军选择了王丽云,也是选择了亲手终结满足自我欲望的机会。刘耀军的选择不仅仅是血缘与责任之间的选择,更是在传统父权观念与自我感情间进行的决断,无论结局如何,选择都必将失败,折磨也会一直存在。

(二)个人与他人的冲突

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定会与另一个体相联系,双方在互相联系的过程中也必会因利益问题产生不同的矛盾冲突,处于社会现实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无法避免。王丽云和刘耀军在发现怀二胎后曾有隐瞒并偷偷保住孩子的行为,这是他们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但这种维护却侵犯到计生单位副主任李海燕的利益,因为王丽云超生的行为必然会牵连到她。当王丽云怀孕真相被李海燕得知后,代表着不同立场的双方便产生了冲突,与此同时,计生委与好闺蜜之间的抉择也导致了李海燕个人内心的冲突,但闺蜜情最终没能抵过现实利益,李海燕强行带着王丽云堕了胎,在这场冲突中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但代价却是一个生命的逝去,不禁令人唏嘘。

(三)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强调是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共同构成了悲剧,象征放纵感性的狄俄尼索斯与象征光明理性的阿波罗分别代表自由的个人与严谨的社会,二者之间的冲突也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当渺小的个体的抉择与强有力的社会大环境产生冲突,必然会导致小人物命运的悲剧。《地久天长》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与所处时代产生过剧烈的冲突,无论是爱好新潮因跳舞被判“聚众淫乱”而关进监狱的新建,还是怀着二胎被强行堕胎的王丽云,抑或是在下岗潮中被迫下岗的无数工人,都曾在与社会产生冲突的过程中体验过无比的痛苦。个体的生命体验被结构性的社会制度所规训,在强大社会力量的无情压迫下失去心灵的支柱,导致了精神世界无助与崩溃,进而形成个体人生的悲剧。

二、悲剧美学视域下的阐释

自充满冲突的悲剧由古希腊诞生之日以来,无数美学家都曾在在美学领域对悲剧美感进行过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阐释,王国维的“壮美”说与朱光潜的“崇高感”便是其中经典,除了对探究悲剧美感之外,对于悲剧中展现的命运的必然性与欣赏悲剧时产生的悲伤之情的探讨也备受重视。《地久天长》作为一部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影片,在其中充斥着悲剧美学的元素。

(一)“壮美”的无处不在

王国维认为悲剧的美感大多是“壮美”,是一种生存的意志被打破后消逝,继而使个体失去意志目的所产生的美感,这往往设置在“好人蒙难”的情节中,在个体生存环境与命运悲剧的互文作用下,悲剧的“壮美”之感得到充分的体现。刘耀军与王丽云的二胎没能保住,他便将生活的重心放到了刘星一人身上,在刘星身上寄托了他全部的爱与期待,但是刘星却在水库溺死,刘耀军自此失去了生存的意志,他收养周永福,想让周永福来扮演刘星,可因为被悲惨的命运蹂躏过后性情大变,他无法与养子沟通,周永福也逃离了这个压抑的家,刘耀军第三次痛失孩子。就在绝望时,沈茉莉腹中的孩子成了刘耀军最后的希望,但对王丽云的责任感让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自此,刘耀军完成了四次意志的破碎,内心的痛苦也达到了顶峰。四次失子所体现出的“壮美”,是个体被迫放弃一切后以无可奈何之情面对人生所产生的,带有一种破碎又不失庄严的色彩。

(二)“超我”的崇高叙事

朱光潜认为,悲剧的崇高感在于它能在描绘小人物的悲惨遭遇的同时,表现人本身的伟大,王丽云与刘耀军失子后的种种行为就带有这种崇高感。尽管自己失去了儿子,王丽云依旧在李海燕提到沈浩时,编出刘星回外婆家的借口让李海燕转达,以安抚沈浩。在得知刘星去世真相后,两人从未产生应有的疯狂,反而将苦难默默承受,让沈英明夫妇不再提起任何相关的事,以免影响沈浩的未来。长大成人的沈浩上门坦白时,作为苦主的夫妇俩反而继续安慰沈浩,哪怕他们依然沉浸在悲伤中,也没有怪罪沈浩。尽管失去儿子的痛苦导致他们的内心无比压抑,多年来都无法释怀,甚至间接导致了刘耀军出轨,他们依旧自始至终从未指责过他人。影片选择站在“超我”的道德层面对两个人物进行刻画,带有一种崇高叙事的特征,作为小人物的夫妻二人经历了非同一般的悲惨遭遇,却仍时刻闪耀着人性的伟大光辉。

(三)必然性的悲剧命运

自古代起,中国的悲剧变有着相似的内核,那就是带有必然性的不可抵抗的悲剧性命运。在大多数悲剧中,命运的强大仿佛能压倒一切,个体只能被命运裹挟着冲进时代的长河,除此别无选择。《地久天长》便设置在这样的情境中,在那个工人集体下岗的年代,王丽云的下岗是上级带有偶然性的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她作为那一时期没有任何背景的工人无可抵抗的命运,是一种必然。李海燕到死也无法解脱也是一种必然,当她偶然得知刘星溺水的真相却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将事情埋在心底,选择怀着愧疚生活时,这种无法释怀的愧意也必然会将她慢慢搓磨,直至死前还对于王丽云的孩子念念不忘。沈浩多年的无法忘怀也是如此,因为心怀愧疚,记忆在脑海中从未褪色,反而愈加鲜明。在必然与偶然这对辩证关系中,偶然成为故事的推动力,必然确定了故事的走向、成为了悲剧的前提,这是中国悲剧的一大特色。

(四)“移置”的悲伤之情

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此在”与世间万物(“存在者”)一同寓于存在之中,人能够通过想象进行横向超越,达到物我同一,立普斯在美学上将这种同一称为“移情”,欣赏者与作品情感状态的合一便蕴含了移情的种子。《地久天长》讲述的是上世纪那一特殊年代的故事,它采用了尽可能还原现实的手法进行拍摄,有利于欣赏者与影片人物之间达成悲伤之情的“转移”。在痛失独子后,王丽云不是崩溃的大吼大叫,而是在众人散去之后转过身偷偷哭泣,这一情节的设置令欣赏者从一位“旁观者”变成了“分享者”,将自己与王丽云“缝合”在了一起,在完成身份转变的同时也完成了悲情的“转移”。悲剧审美体验的达成,“移情”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悲剧价值的流露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讲:“悲剧通过让人面对困难的人物而唤醒人的价值感。”也就是说,只有在直面苦难人物的悲苦人生之后,个体才能在产生悲悯情怀的基础上对一些现象的发生进行反思,进而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怜悯”情怀的形成

“净化”论认为在个体对悲剧进行审美体验时除了愉悦感还应有教育作用,欣赏者在“怜悯”之情诞生后不应仅仅停留在共情,还应有所体悟。《地久天长》在描绘处在大环境下的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时,也抓住了其性格上的闪光点进行突出强调。心地善良的王丽云、敢爱敢恨的美玉、心怀愧疚的沈浩等,他们性格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在欣赏者观赏影片的过程中会对欣赏者产生影响,激发欣赏者对美好品格进行追求的欲望。

(二)“团圆”背后的“悲愤”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悲剧对“大团圆”结局的偏好,“中国无悲剧”论在美学界持续泛滥。直到80 年代,陈瘦竹才在《论悲剧精神》一文中提出,“大团圆”的中国式结局会产生“悲愤”这一独特的审美体验,“大团圆”结局这才摆脱“粉饰太平”的污名,名正言顺成为中国悲剧的特色。只有在经历“风雨”后,才能得知所得之珍贵。《地久天长》的结局中,周永福终于与刘耀军、王丽云和解,要带着女友回家,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团圆结局,但经过对两人三十多年里种种痛苦经历的刻画,影片带给欣赏者的不是彻底放松,而是一种略带沉重的释怀,是一种让欣赏者情不自禁去品读、去反思的复杂之情,而不是浅薄的阖家欢乐。

伴随着消费主义与现世主体的不断崛起,“崇高”与“壮美”在文艺作品中正不断被告别,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悲剧对于唤起欣赏者的怜悯与悲愤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应受到大众的重视。作为悲剧美学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悲剧电影应做到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能给予受众以思考和感悟,影片《地久天长》便贯彻了这一原则,将故事设置在自带冲突性的时代,以失独这一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探讨悲剧中事件发生的偶然和悲剧命运的必然,在给予观赏者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沈浩刘星欣赏者
门神
人工智能情境下的行政裁量存在吗?
留出想象的空白
其实我很想哭
拦喜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关于沈浩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