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1-11-30 03:16李明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作业思维

李明

(广州市增城区新康小学,广东 广州 511340)

前言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适当地布置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存在着题型单一、趣味性弱、缺乏创新、缺乏互动以及缺乏层次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不能对小学数学作业及时改进创新,就会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导致其产生厌学等情绪,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过于枯燥

现今小学作业的设计是极为枯燥的,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们所设置的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去熟悉课堂上的知识点,这种作业模式会让小学生们感觉到乏味。许多小学生们逃避作业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是硬着头皮完成这些作业,这也会导致学生厌恶数学学习,不利于小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应当要转变这种作业设计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作业形式,让作业变得富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作业设计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科目是一门拥有极强的实用性的科目,缺乏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的数学作业会让小学生们失去数学的兴趣,他们会认为数学是没有用的,是不能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的时候,应当要和现实的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加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们所设计的数学作业大多,所谓的针对性指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们设置契合他们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的数学作业,保证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来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小学数学教师们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大多都千篇一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参差不齐,导致许多的学生们的数学成绩的差异性极大,优秀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设计的设计策略

(一)分层设计,重视作业评价

小学生对数学作业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这些数学作业较为困难,觉得自己无法按时完成数学作业,这要求老师要发挥激励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状态完成作业。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认识到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的作业评价。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例如,班上的学生分为优秀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优秀学生,他们在完成所有作业后可以得到“优秀”,而且还要都是完全正确的。对于中等生,如果达到正确率的90%,他们将被评为“优秀”;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达到70%至80%的正确率就可以被评为“优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传统作业中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比、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并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积极地去赶超别人。

(二)改善以往的作业形式,重视从生活的角度去设计作业

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很多教师都很看重学生最后的成绩,他们认为题海战术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唯一方法,因此,这些教师不注重做题的质量,只看重数量的多少,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题目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种方式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了。教师要能从传统的模式中跳脱出来,对数学作业的形式能够有所创新。数学学科和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很多数学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之中的,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取之于生活的,就像数学刚开始学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教师要充分掌握数学学科生活化的特点,从生活角度出发选择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经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数学作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要紧跟数学改革的步伐,教学方式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材上,要注重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课后最少找出十个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在下节课中和老师以及同学进行分享自己找到的图形是什么。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帮助学生形成很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

(三)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产生强烈地做作业的欲望,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数学作业。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点来设计数学作业;其次,教师设计作业时,必须坚持精而少的原则,切不可再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最后,明确趣味性和玩闹性的区别,所设计的作业必须既体现出趣味性,又兼具较强的知识性,将趣味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在学习完“加减乘除”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一定的题目,看哪个小组能够先计算完成。通过布置竞赛性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既能够让学生在竞赛中掌握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使其感受到做作业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教师也可以采取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的完成中,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购物的场景,让学生顾客和收银员,例如一个本子5 元钱,一支笔2 元钱,顾客需要3 个本子和4 支笔,那么顾客买本子花了多少钱,买笔花了多少钱?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素质教育倡导学科教学生活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或实物来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采用生活化的角度设计数学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将教材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发散性思维,更可以在自我探索中完善掌握的数学技能或数学思维模式。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依照自己每天上学的路线,画一张从家到学校的简易路线图,并在路线图旁将路线的具体内容详细地描述出来。这样的作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摆脱了依赖心理,在实践观察中慢慢总结经验,进而优化数学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五)设计对比性的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比较局限,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遗忘或记混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加入对比性的内容,这样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巩固旧知识,利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式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强化他们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在此之前,学生需要先回忆出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才能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求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时候该求圆柱的体积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出对比性的作业,让他们学会区分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问题时先问圆的面积是多少,之后给出高,再问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是多少。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六)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时加入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研究与分析,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不熟悉的图形,让他们自己思考如何用已知的公式计算该图形的面积,比如直角梯形,一些同学将直角梯形分成了两部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求面积,之后将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求和得出直角梯形的面积。一些同学认为直角梯形是长方形减去三角形,不论用哪种方法都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多出一些不规则图形,让他们进行分解与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创新,找到自己的解题思维。

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作业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重视作业有效性的设计,将数学作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让学生可以通过作业,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作业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