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探究

2021-11-30 03:16高晓平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创作素养作文

高晓平

(甘肃省广河县黄家湾小学,甘肃 广河 731300)

前言

新课改之后,核心素养成了教学的主要理念,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也要把核心素养元素当成阶段性目标,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个方面出发,既能条理清晰的讲解语文知识,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力。目前的教学工作倡导素质教育,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倡导以学定教思想,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知识去讲解,从生活角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思思维,结合课外知识丰富词汇量,通过互动化和信息化模式,锻炼阅读分析和作文创作。

一、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结合核心素养实施的重要性

(一)准确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和阅读理解是两项重点知识,会给学生学习加大一定的难度,很多小学生对于记忆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会比较积极,但是在进行分析和创作中就会显得比较逃避,需要教师建立积极的教学方案,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语文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传统教学的观念导致学生学习比较机械化,对作文学习不够重视,通过核心素养的讲解,教师可以集合其中的元素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做对比,然后从语言、学习习惯、理解分析角度、创作思维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改善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有助于教师确立教学目标

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成生词积累、阅读理解和作文创作等三个方面,实际教学时,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角度运用大量的形式来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教学上只运用单一化的教学形式,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又会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在新的教学阶段,通过核心素养的指导和辅助教师可以充分提升教学指导效率,针对作文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元素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也会更清晰,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改善。

(三)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提升

小学语文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可以在小学教学中讲解的知识却有很多,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形式要进行合理化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方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高度,与学生的积极性和素质有很大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以硬性教育为主,这样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比较低迷,对于理解不透和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及时教学工作的问题,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遗漏。新的教学时期,教师要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作文创作内容,有效的疏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理解,在核心素养的教学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作文指导的现状

(一)学生创作思维存在局限性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都是以提升见识,积累生词为主要学习理念,并没有长远的成长计划,这样在学习是对内容的理解都不会积极进行深入探究。由于小学生的想法比价单一,在进行作文学习时,学生只会对教师明确制定的创作思维进行思考,对于一些开放式,需要学生利用给自己的感悟去创作的内容,学习的动力就会明显不足,这样的状态虽然正常,但是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学生创作思维的局限性,以后学习难度更高、更复杂的知识学生的逃避心理就越明显。

(二)学生不懂得积累写作素材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对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仅停留在教学大纲的范围中,教学形式单一传统,不利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发展。新课改实施之后,教师在教学方案上做出了极大的调整,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思路形成一定的反差,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语文知识讲解作文创作是需要的技巧和素材,但是并没有教学生如何记忆和整理,导致学生只关注与听讲并没有有效积累和记录,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对大部分的作文创作知识都会遗忘,这样并不利于小学生在创作中的发挥。

(三)教师作文指导的形式单一

语文教学的形式原本可以多样化,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受限,在实际讲解中并没有充分的展示出语文知识的趣味性。还有很多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作文指导中,不能合理的指导学生自主创作,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干扰,严重影响学生创作,这样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语文作文要求低,重视是培养学生创作思维,但是教师把作文当成了语文知识进行讲解,并没有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启发。课堂上指导形式单一,不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浪费了有效的指导时间。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锻炼学生仿写

语文作文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开始逐步培养,生词和阅读两方面进行强化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在创作前积累大量的写作内容和素材,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课堂上教师要以平等教学思想去引导全体学生,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作文写作的技巧,以及通常可以运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学习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1]。同时教师还要多以教材中的内容举例,加深学生对语句的印象,这样在课堂教学之后,锻炼学生进行原文的续写和仿写,提升一些优秀词语和句子的利用率,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的能力,提升作文内容的饱满度。

例如讲解《白桦林的低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涉及作文创作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通过对课文的赏析帮助学生接力写作技巧,增长学习经验。课堂上教师要先从题目开始分析,作者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式。结合文中不同锻炼的内容,带领学生从对白桦林和看林人的描绘中,感受作者的他们的深情和对默默奉献精神的敬佩。讲解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给几分钟的时间去回味文章,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最后鼓励学生结合作者对白桦林和看林人的描写手法,从身边的花草树木或者看护人员的角度去仿写文章,可以招录文中句子。这样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创作思维,另一方面也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创作路径,结合时间,提升效率。

(二)从生活化角度构思作文框架

小学语文的作文创作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才能够快速构思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规范化细致化,在讲课之前就是要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侧重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开发,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效地鼓励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满积极和活力,这样才能可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2]。结合不同的生活细节,以及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等形式,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观察,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作文写作内容,通过生活化的素材融入提升小学生作文的内容丰富性,同时也能够建立创作的自信心。

例如,在锻炼学生写一篇“我的一家”这样的温情题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进行生活化的创作指导。教师可以从锻炼学生表达开始,制定集合引导问题,帮助学生开发创作思路。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然后说出与不同成员之间发生的最感动的事,有效的回想,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叙述,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亲情的重要,有效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在以后写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时,效率会更高。

(三)深度阅读分析促进素材积累

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主要从阅读理解和分析角度去培养,只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才能促进学生作文创作的思路转换,在写作时才会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素材运用上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性。教师在讲解讲解阅读知识时,要不断深化阅读内容的分析,逐步锻炼学生主动探究文章的内涵,激发自主学习意识[3]。教师可以结合相同体裁的文章同时讲解,这样技能让学生对分析的过程加深印象,又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传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大胆尝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师的教学形式有很多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需要灵活的运用,不断满足写作的需要,同时让学生的思维也能更开阔。

例如,在传授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时,可以把《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两篇文章一起讲解,从中讲解春节和腊八节的相关习俗,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展知识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自主总结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最后进行文章感悟书法。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篇,关于自己对春节或者其他传统节日的印象或体会,在深度分析了教材文章之后,学生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顺序,在细节的构建方面运用的素材,在自己创作时在素材甄选上会更有针对性。

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但是培养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在实施创新的教学形式之前,要让学生先了解作文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让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主要结构,这样学生会逐渐提升对作文学习的重视,促进教学效率的改善。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要制定丰富的课堂互动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作热情,在不同的情境下结合阅读的材料有效积累作文素材,最后通过实践和表达等方式,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创作思路,提升构思的效率和质量。教育形式正在不断变化,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改变,学习形式也更加倡导多元化,所以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持久的积极性,不断充分新的教学形式,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创新、有活力,才能有效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创作素养作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