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聚丙烯/聚乳酸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021-11-30 09:02宋雪旸徐成功阮芳涛
纺织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树脂力学性能碳纤维

宋雪旸, 张 岩, 徐成功, 王 萍, 阮芳涛

(1. 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2. 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碳纤维(CF)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易传热等优良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体育、航空航天等领域。热塑性CF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形状可设计性,在软化形态中能够自由塑形,冷却后可恢复坚硬特性。热塑性树脂种类繁多,更重要的是其在加热后可恢复流动态,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后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1]。

聚丙烯(PP)具有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是目前最轻的树脂,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PP无法生物降解,由其制造的复合材料废弃物难以处理[2]。为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后在填埋处理中难以降解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对聚乳酸(PLA)/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各种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3-5],结果表明,PLA复合材料虽然可以生物降解,但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极大限制了其在力学强度要求较高领域的使用[6]。国内外在PP与PLA共混方面有不少研究,PLA的加入可赋予或者提升PLA/PP共混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7-9]。为此,本文在PP树脂中加入PLA,利用热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冲击、弯曲、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分析PLA质量分数对碳纤维/PP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碳纤维平纹织物(面密度为220 g/m2,T700SC-12000-50C,日本东丽株式会社);聚丙烯(B4808,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聚乳酸(REVODE190,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样制备

1.2.1 PP与PLA混合膜制备

将PP和PLA分别按PLA质量分数为0%、20%、40%、60%、80%和100%计量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用XLB-D(Y)平板硫化机(青岛汇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温度为170 ℃,压力为2~3 MPa的条件下制备出PP/PLA共混膜。用ZRZ1452熔体流动速率实验机(上海皆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测试PP/PLA共混树脂的熔融指数,测试温度为170 ℃。利用熔融指数表征聚合物在给定温度及剪切条件下的流动性。熔融指数越大,则聚合物的加工流动性越好。不同PLA质量分数的PLA/PP共混膜对应的熔融指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PLA质量分数PLA/PP共混膜的熔融指数Tab.1 Melt index of PLA/PP blends with different PLA content

1.2.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

将碳纤维平纹织物和PLA/PP共混膜以叠层结构送入100T四柱式平板硫化机(青岛东诺橡胶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熔融浸渍与固化成型,制得长为150 mm、宽为150 mm、厚度为2 mm的不同PLA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实验温度为170~180 ℃,压力为2~3 MPa,热压10 min,保压8 h。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示意图Fig.1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1.3 力学性能测试

用切割机将已准备好的复合材料裁剪成相应尺寸:拉伸试样为150 mm×(12.5±0.5) mm,冲击试样为80 mm×(10±0.5) mm,弯曲试样为70 mm×(10±0.5) mm。通过对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冲击、弯曲测试,研究PLA质量分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3.1 冲击性能测试

根据GB/T 1043.1—2008《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冲击试验》,利用XJJ-50S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济南恒思盛达仪器有限公司)测试样品的冲击强度和吸收能。摆锤能量为7.5 J,冲击速度为3.8 m/s,摆锤预扬角为160°。每组试样测试5次,取平均值。

1.3.2 弯曲性能测试

参照GB/T 3356—201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采用WCW-2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济南天辰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测量材料的弯曲性能。试样的跨距比为32∶1,宽度为12.5 mm,试样的长度比跨度长为20%,每种试样测试5次,取平均值。

1.3.3 拉伸性能测试

参照GB/T 3354—201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采用WCW-2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济南天辰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测量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速度为2 mm/min。每组试样测试5次,取平均值。

1.4 拉伸断裂形貌观察

用TM3030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观察拉伸实验后样品的横截面形态,加速电压为3.0 kV。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PLA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影响

图2示出不同PLA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以看出,PLA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树脂中不含PLA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22.27 kJ/m2;当PLA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迅速下降至15.6 kJ/m2;随着PLA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当PLA质量分数达到60%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达到原样的冲击强度,为21.8 kJ/m2,冲击性能较好;进一步增加PLA质量分数,其冲击强度开始逐步降低,当树脂全部为PLA时,试样的冲击强度仅为9.35 kJ/m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P的力学性能较好,与碳纤维结合较好,试样冲击破坏形式以碳纤维的剪断及基体开裂为主,因此,当树脂中不掺杂PLA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好[10-11]。当树脂中PLA质量分数较小时,试样冲击后表面出现发白现象,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大幅度下降[12]。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PLA的冲击韧性仍发挥作用,因此其冲击强度提高。然而由于PLA的力学性能差,PLA质量分数的继续增加将导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大幅度下降。

图2 不同PLA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Fig.2 Impact strength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PLA mass fraction

2.2 PLA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影响

图3示出不同PLA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 PLA 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趋势,与冲击强度变化趋势较为吻合。当树脂中不掺杂PLA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11.0 MPa;在PLA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迅速下降至49.5 MPa;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大幅度上升,然后达到峰值(112.5 MPa);随后进一步增加树脂中PLA的质量分数,其弯曲强度开始下降,碳纤维/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57.0 MPa。

图3 不同PLA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Fig.3 Bending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PLA mass fraction. (a) Bending strength;(b) Bending stress and strain curves

从图3(b)可以看出,树脂中不掺杂PLA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应变为6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复合材料发生弯曲破坏。加入PLA后当复合材料应变在10%~2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最后急剧下降,复合材料发生弯曲破坏。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PLA/PP共混体系与碳纤维粘结能力弱,弯曲时首先出现分层,试样遭到局部破坏,弯曲强度开始缓慢下降,随后碳纤维开始发生断裂,试样被彻底破坏。

2.3 PLA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

图4示出不同PLA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由图4(a)可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树脂体系中不包含PLA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4.48 MPa;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开始增加,直至PLA质量分数达到4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48.6 MPa)达到峰值。随后再增加PLA质量分数,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开始降低。从图4(b)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不掺杂PLA树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功(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最小,复合材料韧性最差。

图4 不同PLA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Fig.4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PLA mass fraction. (a) Tensile strength;(b) Tensile stress and strain curves

图5示出不同PLA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面形貌照片。可以看出,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面由界面脱粘逐渐演变为基体裂纹后,继续演变为以脱层开裂为主。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和树脂2种组分组成,纤维和树脂的性质差异很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首先由界面承载外力然后传递到纤维上,所以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好坏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Drzal等[13-14]提出的复合界面键合模型认为,复合界面力主要分为3种类型:化学键合力、范德华力和机械嵌合力。由于热塑性树脂基体和碳纤维之间没有界面反应,所以形成不了化学键和官能团,即界面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机械嵌合力。树脂基体对碳纤维的浸渍越充分,界面结合处形成的范德华力和机械嵌合力就越大,界面结合性就越好。复合材料在承载力时,通常承载力的是树脂基体,然后通过基体和纤维的界面把载力传递到纤维上。由表1可知,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PLA/PP共混树脂的熔融指数变大。当共混树脂熔融指数较低时,纤维粘接不牢,界面层的强度小于基体本身的强度,所以界面层最先遭到破坏,出现脱层现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随着熔融指数的增加,树脂充分浸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高。当熔融指数过大,树脂大部分沉积在复合材料底面,复合材料内部树脂较少,纤维结合不牢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差,这可能也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的主要原因。

图5 不同PLA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拉伸断裂表面形貌(×40)Fig.5 Tensile fra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of composite with different PLA mass fraction (×40)

3 结 论

1)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当PLA质量分数为60%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分别为21.8 kJ/m2和112.5 MPa;当PLA质量分数为40%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峰值,为48.6 MPa。

2)PLA质量分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适量地掺杂PLA树脂对碳纤维增强PP基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在不损失抗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同时,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当PLA质量分数为60%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可以替代碳纤维/PP复合材料,使产品更加绿色环保。

3)由于PLA/PP树脂相容性差,力学性能优化不明显,如何对PLA/PP共混体系进行改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FZXB

猜你喜欢
树脂力学性能碳纤维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废弃塑料制品改性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一种新型铝合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力学性能分析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不均匀性对其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
炫酷发明
适用自动铺丝工艺的中模高强碳纤维预浸料研究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