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项目学习的定义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由定义可知,项目学习落脚于学习活动,突出强调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项目学习的中心。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才可能使得学习“具有创新特质”。
因此,项目学习不再以把教师所掌握的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或者可以说是不再简单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去求得一个结果,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小组合作或自己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分析过程、成品的加工制作及独立得出最终评价。在项目学习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被融入具体的项目(或项目所包括的活动)中,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由上述分析,项目学习的优势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可以不断拓展自己交流与沟通的活动范围,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项目学习中涉及的小组协作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培养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真实情境的模拟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社会角色的思考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项目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过程中和之后的展示评价中需要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寻找不足,在调整中改进思维方式,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反思中经历认知过程,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核心素养。
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包括六个环节,即选定项目、规划设计、探究活动、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但在具体教学展开时,六个环节的操作不够便利,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使得环节数量减少。下文通过具体项目“我们小组的介绍”来说明项目学习的实施情况。
项目确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的加工”涉及视频信息采集方法、加工和处理等。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探索能力;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喜欢拍摄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有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短片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对短视频进行编辑合成,因此对视频编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对一些应用软件的运用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该模块内容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展开,确定项目为“我们小组的介绍”。这个项目主题贴近学生的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拍摄、编辑、宣传短视频的方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的定位为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了解视频信息采集与简单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创作小组介绍短视频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前期准备、视频采集以及后期加工处理的实践过程,逐步掌握利用视频编辑表达信息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分组中转换角色,进行协作互动完成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为知识的实践运用做好准备。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项目目标。
1)能够深入分析了解视频采集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条件和方法;团队成员能够共享信息,合作解决问题,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参与视频创作的全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利用视频创新和表达的能力。
3)在创作视频作品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树立健康向上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项目展开过程根据项目涉及内容及学情,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
1)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为项目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具体任务如下。
①分组。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8~10人。小组内部根据成员的爱好与特长形成初步的分工,如素材收集、文案编写、视频拍摄等,以便培养学生在协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同时保证一定的技术学习与操作机会,可以使用二维分工策略,即学生需要身兼多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此时学生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尚未完成,所以分工只是初步的规划,后续需要根据任务进行相应的调整。
②确定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制定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中努力的方向,充分发挥评价对学习的引导作用。
阶段一:项目准备阶段(课前完成)。
活动:了解项目任务,寻求合作伙伴;完成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组名称和激励口号;初步确定本小组各组员的任务;确定项目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评价表
2)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包括三个活动,分别是视频采集、视频编辑及交流评价。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教师指导各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完成小组介绍短视频前期素材准备及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对项目进行分析,分解任务,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根据计划书完成视频拍摄工作;自主学习视频编辑软件的下载安装及使用,对拍摄视频进行后期编辑,要求视频时长5~8分钟,且有合适的背景音乐或解说词。
该阶段在实施前需要引导学生再次关注项目评价表,并提醒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随时关注评价表的内容,并对照检查小组的工作,从而保证努力的方向。
交流评价环节需要引导各小组开展项目自评和互评,强调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取长补短。教师也要对学生成果给予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阶段二:项目实施。
活动一:视频采集(1课时)。
①活动要求:搜集素材并编写项目文案;视频的采集;视频的导出。
②教学过程: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文案并编写项目计划书,根据需要调整小组分工;小组申请、注册网盘账号并学会使用,及时将拍摄素材上传到网盘中;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小组短视频,要求有一定的新意。
③总结。教师指出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指导视频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视频拍摄的注意事项。
活动二:视频编辑(1课时)。
①活动要求:学习视频编辑软件;完成视频编辑;了解视频文件的格式并生成作品。
②教学过程:能运用搜索引擎搜索“快剪辑”(或相似功能的)软件,下载并安装;小组自主学习软件的使用;教师集中讲解软件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进行视频剪辑,按指定格式和要求生成作品。
③总结。教师指出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完善。
活动三:交流评价(1课时)。
①活动要求:提交作品;完成项目评价书;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作品。
②教学过程:小组将作品提交到班级FTP文件夹中;完成项目评价书;观看各小组作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总结不足。
③总结。以小组为主体评价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要点,并渗透本项目的核心知识。
3)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的目的在于反思项目学习中的得失,促进学生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促进所学继续迁移,同时发现不足,以便后续改进。为了达到此目的,此阶段安排学生先进行小组内部交流,然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以便发现更多的共性问题。具体操作时,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技术操作、小组协作及问题解决等多方面展开,促进学生多角度反思项目学习。
阶段三:项目总结。说明:小组内部交流,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得失,需要关注小组整体表现及学生个人表现;班级交流,小组间互相借鉴,总结经验;教师总结全班情况。
在项目具体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项目学习定位于学习活动,所以在项目学习实施中必须以一贯之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项目学习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根据需要,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帮助,为学生提供支架,如项目规划表、小组分工表等,但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
贴近学生经验确定项目理论上讲,项目由学生确定效果更好,但实际上为了保证项目中能够包含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一般项目都由教师指定。为了保证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项目时需要贴近学生的经验——学习经验或生活经验,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项目的真实性、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项目完成后的评价非常重要,自评和互评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众人之长。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评价时有依据。而且,评价标准需要前置,即让学生在开展项目前就了解项目评价标准。这样安排,通过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项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