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大粒高蛋白高产蚕豆新品种“凤豆2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11-30 21:14陈国琛尹雪芬段银妹马玉云李灿玫陈红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蚕豆单株籽粒

陈国琛,尹雪芬,段银妹,李 江*,马玉云,杨 芬,李灿玫,陈红文

(1.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 大理671005;2.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弥渡675600;3.洱源县种子管理工作站,云南 洱源671200;4.祥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祥云672100)

凤豆23号原代号为2010051-2-2-1-1,是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2010年用凤豆18号(03135)为母本(大荚大粒、不落叶,抗锈病,籽粒商品性好、品质优良,但着荚角度差,抗倒伏能力较弱,株叶形松散),凤豆13号为父本(原大理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良种,株型紧凑,着荚角度小,中早熟,高蛋白质,品质好,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但轻感锈病,成熟时落叶严重),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2020年1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 选育目标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蚕豆植株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蚕豆种植区域优势,蚕豆是云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云南省的大宗农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蚕豆产业的转型升级,云南省蚕豆产业发展迅速,蚕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国最大的蚕豆主产区[1]。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针对云南省蚕豆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市场需求,制定了优质、多抗、广适、高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的选择、试验及生产试验示范,育成了优质、广适、高产的蚕豆新品种凤豆23号。

2 选育经过及方法

凤豆23号是用凤豆13号为父本,凤豆18号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的多抗大粒高蛋白蚕豆新品种。配制杂交组合的目的是为获得优质高蛋白、大粒、荚性状和籽粒商品性状好,丰产稳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好,不倒伏,具有理想的结构和较强抗逆性的蚕豆品种。经过多年的系谱选择,决选编号为2010051-2-2-1-1。2014—2015年进行株系繁殖和鉴定,性状表现优异,籽粒性状、荚性状、抗性、产量优于双亲。2015年参加优质大粒型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蚕豆联合区域试验,2017年开始生产试验示范繁殖。2020年1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植株形态

株叶型好、植株紧凑,生长整齐,不分离,株高91.73~119.58 cm,单株总茎枝2.68~3.66枝,有效茎枝2.55~3.03枝,苗期分枝直立,茎杆紫深色,卵圆形叶,叶色深绿,紫红花,簇花4~5朵,成熟时不落叶。

3.2 荚果

荚果平滑,荚皮嫩薄,软荚,着荚角度小,结荚性状好,始荚节4~6台,荚长10.0~13.0 cm,荚宽2.0~2.50 cm,单株实荚数8.95~19.36荚,单荚粒数1.84~1.97粒。

3.3 种子

单株实粒数15.78~18.30粒,籽粒饱满,大粒型品种,籽粒中厚型,种皮灰黄色,种脐白色,粒型、粒色、商品性较好,种皮破裂率为0,百粒重131.39~164.55 g,种子蛋白质含量29.50%,单宁0.54%,粗脂肪1.04%,总淀粉42.2%。

3.4 生产力

收获指数42.84%~49.03%,单株籽粒产量21.64~24.77 g,产量4347.75~6383.25 kg·hm-2,最高产量7295.55 kg·hm-2。

3.5 生育期

全生育期175~180 d,属中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出苗至现蕾)35~46 d,生殖生长期(现蕾至成熟)116~131 d,花历期(始花至终花)55~66 d。生长特点为前期快、后期慢、花期长。

3.6 抗逆性

抗倒伏、抗寒、耐渍、抗逆性较好,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鉴定为中抗锈病、中抗赤斑病、高抗褐斑病。

3.7 适应性

经参加云南省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比较试验结果:凤豆23号品种主效应大,品种×年度、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的方差和变异系数较小,说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对年度间的气候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适宜于云南省海拔1600~2400 m的豆作区种植,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田块上种植。

4 产量表现

4.1 试验结果

2015年参加蚕豆株系比较鉴定试验,凤豆23号单产6522.0 kg·hm-2,在18个参试品种中居第4位,比高产良种凤豆11号产量5896.50 kg·hm-2增产625.50 kg·hm-2,增10.61%,增产效果极显著;2016年参加优质大粒型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凤豆23号在12个参试品种中平均单产6383.25 kg·hm-2,居试验第1位,比高产良种凤豆11号产量5406.75 kg·hm-2增产976.50 kg·hm-2,增18.06%,增产效果极显著;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4州(市)、8县(市)优质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凤豆23号在2年8个参试点、9个参试品种中平均单产4347.75 kg·hm-2,居试验第1位,比高产良种凤豆11号产量4068.30 kg.hm-2增产279.45 kg·hm-2,增6.87%,比各地对照种产量增产193.50 kg·hm-2,增4.66%,增产效果极显著。

4.2 生产试验示范

2017年在大理市下湾桥村生产示范繁殖0.11 hm2,平均产量5722.05 kg·hm-2,比对照种凤豆一号增产994.20 kg·hm-2,增产21.03%;2018年在大理市银桥镇、湾桥镇、洱源县示范繁殖0.99 hm2,平均产量5207.85 kg·hm-2,比当地推广种(CK)增产955.80 kg·hm-2,增22.48%;2019年在大理、弥渡、祥云、洱源、巍山等县(市)示范繁殖16.78 hm2,加权平均产量4761.90 kg.hm-2,比当地推广种(CK)增产843.00 kg·hm-2,增21.51%;2020年在云南省的蚕豆主产区,以及保山市、昆明市、楚雄州、曲靖市、丽江市以及大理州的祥云县、大理市、洱源县、弥渡县、巍山县等示范繁殖71.68 hm2,加权平均产量4475.55 kg·hm-2,比当地推广种(CK)增产781.65 kg·hm-2,增21.16%;2017—2020年累计示范推广89.57 hm2,加权平均产量4538.85 kg·hm-2,比各地推广种(CK)增产780.45 kg·hm-2,增21.24%,增产效果显著。

5 栽培技术

5.1 适时播种

在云南省蚕豆主产区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25日。

5.2 群体结构

基本苗24.0~30.0万株·hm-2,有效枝75.30~83.70万枝·hm-2,单株实荚数9.0~19.0荚,单株实粒数15.80~21.0粒,百粒重131.0~164.0 g,为最合理的经济性状结构,要求播种株行距为13.5 cm×26 cm或16 cm×20 cm。

5.3 合理施肥

播种后盖优质厩肥22.5~30.0 t·hm-2,2.5~5台叶期施普钙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少施或慎施氮素化肥[2]。

5.4 水分管理

及时在现蕾初花期、盛花结荚期、灌浆鼓粒期灌水,整个生长期间灌水3~4次。

5.5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防治蚜虫、潜叶蝇危害,防除田间杂草及鼠害。

5.6 应变措施

根据该品种生长前期快、后期慢、花期长的特点,应采取前期控后期促的应变措施,在豆苗生长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促蹲苗,控制地上部分过分旺长,促进根系生长,延长营养生长期。后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籽粒生长发育,增粒数,为获得高产提供物质储备,现蕾初花期进行田间整枝间苗,利于通风透光,终花散尖期进行打顶,促早熟增粒重[1-2]。

5.7 适时收获

干籽粒应以中下部荚壳变黄,少数变黑为最佳收获期。

鲜食豆荚应以豆粒充分鼓起,荚壳嫩绿时为最佳采摘期[1-2]。

猜你喜欢
蚕豆单株籽粒
氮素对高温胁迫下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效应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蚕豆花开
撒落成星星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蚕豆花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蚕豆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