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医内科学》阐述内科疾病证候、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等,对中医内科的临床实践予以指导,能系统性反映中医的临床思维与辨证论治规律[1-2]。《中医内科学》课程内容是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基本知识与辨证论治规律[3]。结合《中医内科学》内容开展教学,能使中医类专业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疾病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疾病和危急重症诊治,并熟悉中医治疗内科疾病思维与实操程序[4]。关于《中医内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为单调重复书本内容、填鸭式教学,因过于僵化、简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上临床实习学时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会看病、中医辩证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临床应变能力较差,而以上现象已经逐渐变为中医高等院校临床毕业生的通病[5-6]。怎样提高中医类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悟度、认同度与领悟度,培养高素质的中医类复合人才,是急需解决问题之一。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是在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中西医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范式[7]。中西结合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对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精髓的理解更加深刻,西医辨病的手段和方式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可辅助中医类专业学生准确把握《中医内科学》与疾病之间的结合点,使《中医内科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内容以恰当比例相得益彰[8-9]。
多数教师在应用中西结合模式开展《中医内科学》教授过程时会进入一个误区,即先讲述中医疾病,后讲述西医相关疾病概念与治疗[10-11]。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不仅应与治疗结合,更应与理论结合。以脾胃系统疾病中胃痛为例,在简述胃痛概念与历代沿革后,提问:为什么胃痛别名为心口疼?为什么到《兰室密藏》一书时才有“胃脘痛”一门,而之前多以“心痛”作名?让学生自己体会产生误解的原因:心脏和胃位置较为接近,临床多数认为自己胃痛的患者,其实属于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发作引起的疼痛,如不典型心绞痛,其疼痛范围可由肚脐到下嘴唇。讲述这类改变,旨在教导学生在临床见到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肥胖或具有心脏病史的“胃痛”者,注意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脏方面疾病。讲述胃痛西医学的相关疾病,如萎缩性胃炎,强调萎缩性胃炎重要特点为胃固有腺体萎缩,以至于胃酸分泌不足,与中医胃阴不足的理论及表现相似。同时,胃阴不足患者会有阴虚表现,如乏力、消瘦、阴虚内热伴低烧等,与西医学中恶病质具有一定关联性,符合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是“胃癌前期状况”的理论。中西医结合模式在教学中的正确方式为,在讲述中医理论知识期间穿插西医理论知识以辅助中医类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知识。
据悉,《中医内科学》一般在五年制学习中的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开课,此时学生已学习大部分医学基础课,如: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而中医学基础课与经典课,如:《内经》中各家学说一类的课程是放于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和《中医内科学》教学同步进行;其他课程,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因学时关系,将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学习[12-13]。上述状况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医内科学》时,中医基础相对较薄弱,对于中医学理论与观念理解不够透彻,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加上网络、媒体等对于中医的质疑与指责,学生对于中医的厌烦情绪增加。故在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中,应合理安排《中医内科学》与其他课程学时及每个课时的内容侧重点。
因中医专业的特殊性,多数院校存在课时压缩现象[14]。据悉,《中医内科学》的课程多设计为120 个课时,教材选用的是中国中医学出版社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包括个论、总论等共8 章,收录53 个中医疾病,按照每个疾病3 个课时计算,全部内容讲述完毕最少要159 个课时。因此,原有设计的120 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此种状况,多数院校多讲述部分疾病,而针对疟疾、遗精、阳痿等临床涉及较少的疾病课程,多采用放弃讲述的做法。然而,即使是少见疾病,也同样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执业医师考试的范畴;且减少基础知识教学,对于中医专业学生未来的临床工作开展非常不利。针对此类状况,笔者选用以下方式予以解决:
1.2.1 压缩不必要课时,节约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教案中,一般有4 ~8 学时的病案讲解,占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病案分析,则可节省课堂教学实践时间。如课下实施门诊医疗模拟活动:每次8 名到12 名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案例,选临床病历或教师模拟病人,学生模拟医生,让“病人”口述病情并辅以舌脉后,让“医生”实施理法方药分析。与此同时,实施分组讨论,以便对课上知识实施查漏补缺。此种模式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增加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的理解与认知,并了解自身基础知识的不足,以便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或者,采用换位教学法:针对某一疾病或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后分组讨论;同时,教师以学生身份听取汇报后提出问题并点评。该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积极思考,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表达能力。丰富课下活动可节约课堂教学实践时间。在此期间,对于重点疾病,应予以深入教学;对于临床少见疾病,也应强调主要知识框架,使学生具备最基础的认知。
1.2.2 转变传统理念,合理安排课时
传统课时主要是结合疾病特点与教材篇幅制定的,其中针对癌症、血症等疾病一般安排6 个课时进行讲授。笔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将肺癌作为例子,传统教学模式为分类方式讲解,而笔者一般多以癌症相关内容总结,从咳嗽到肺阴亏虚证进行讲解,而将肝癌的相关内容总结至积聚范畴内讲述,在符合临床疾病诊疗发展趋势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西医诊断指标在中医科研中的应用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模式中的一项重要展望内容。西医科研经实验而实现,实验和科研存在相同本质属性[15]。西医科研项目可作为临床实验诊断项目。①证本质研究:西医诊断指标和中医证型相关性一直属于研究热点,通过西医诊断指标找到中医内科学中证物质基础,明确反映证候特点以及特异性诊断指标,对于中医标准化与客观化具有重要意义;西医理念中的实验性、定量性和客观性可为中医内科学的诊疗提供较为坚实的科学依据,故中西医结合模式为中医学、西医学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②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疗效显著的中医药物的西医作用机制能作为多项研究生课题的中心内容。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可基于中西医结合模式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①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 模式):其模式为“问题提出-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 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②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期间将真实病例引入,以增强学生的理论联合实际意识,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过渡阶段。③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大纲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④讨论式教学法:其目的是提供思考问题与谈论问题的机会,其模式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专题演示-课堂讨论-总结提高”。该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便于新旧知识的整合。
中医专业内科学教学采用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可增强中医专业学生辨证论治思维方式,利于中医药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为中医专业内科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仍处于初期阶段,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较,需做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