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满
(武汉伍道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植物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方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在体内转化为氧气排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凈化城市中的空气,又有固定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防止城市受到风沙天气的侵扰。除此之外,以不同种类组合而成的园林景观,不仅能提高城市形象,还可以供人们欣赏娱乐。
在建设园林景观时科学的栽种各种不同的植物,既可以提高空气品质,还能降低城中温度,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绿化可以抑制温室效应。另外植物会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降水,从而增强空气湿度,降低了温度,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
在不同的城市中会有不同的标志性景观,而独特的园林景观可以称为一个城市的对外标志。不仅如此,设计舒适、环境优美的绿化环境还可以为整天忙于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个歇脚以及娱乐的场所。另外可以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说历史名人或者历史重大事件添加到城市绿化中,使它们的风格变得更加独特,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美观性是重要的目标。要提高园林绿化的美观性,就需要加强植物的合理配置,提高园林美观度,并且充分融合自然和社会,提高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在园林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园林植物配置的美观性要求,加强植物的合理化配置,提高整体美感。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必须要和园林建设主题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植物配置,在不同植物中,能够展示出其主题和特色。同时植物规格和种类也需要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提高园林建设实用性。另外,园林绿化实用性十分重要,在一些工业城市中,植物绿化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要选择那些绿化功能比较强的植物,能够充分吸附工业中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要综合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例如在风沙大的城市中,可以选择防沙防风效果的植物,从而能保护环境并做好水土保持。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是基本的政策,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强生态保护、防止植物浪费等,从而促进绿色植物效能的发挥。在园林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态保护,要在经济效益基础上,首先考虑生态保护内容,从生态性和经济性出发,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花卉等绿植的种植与研究源远流长,河姆渡遗址中的盆栽陶片是中国花卉种植史的重要凭证。根据各类古书记载,包括桃树及杏树等植物的栽培有据可循。随着植物品种不断增多,使用率也大幅增加,尤其是作为装饰品逐渐应用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如节日庆典、宗教祭祀及风景观赏等,植物在园林建设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以某公园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它作为一处具有文化休闲与休憩娱乐、城市绿化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园林景观,在具体规划与设计建设中,运用较多的园林景观植物配景方法,并且在合理的植物配置与应用下,达到较好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目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与较高的文化休闲与观赏价值的一处典型城市园林景观项目。
(1)营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时,应整体规划植物景观,确定植物景观的风格、主题营造等,确保后期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统领全局,才能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有效避免不停修改,节约人工和能耗,有利于后期景观低维护。在此过程中,应首选乡土植物,外来植物为辅。植物选择时,应当注意模拟生态群落,注重地域性特点。如在路侧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节点位置,搭配具有高景观价值的适生植物,有效提高景观的丰富性和色彩度,有利于提升景观整体的吸引力。此外,目前很多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融合了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汲取了近年来风景园林建设经验,植物景观可满足公园功能区块对园林风景植物景观的客观需求。新建城区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延续城市建设、发展脉络与要求,展现出城市景观的主要有特色。一方面突出城市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带给人们亲切感。自然趣味性是风景园林内涵的一种田园情趣,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非常难得。为此,实践中应立足现状,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展现本地独特植物风光,营造区别于其他城市公园的乡野韵味。通过此方法,可为久在“樊笼”中的市民们提供自然体验。植物配置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复层群落结构,在植物景观呈现方面优势显著,结合主题要求和特点,搭配乔、灌以及草、藤等植物类型,使其能够形成结构饱满、层次丰富的群落,有利于突出主题以及提高绿化率,对冬季单一景观的不足起到显著的弥补效果。
(2)植物配置的生态层次性。严格控制植物密度,为公园景观植物生长留足空间。植物生长对景观生态功能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实践中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特性的自然魅力显著,但还应严格控制植物密度。及时移除植物群落中长势较差的植物,为其他长势较好的个体提供生长空间。在满足功能性、景观营造需求的基础上,适量增加应用透水性材料,采用公园水系和植物等解决雨洪问题,促进和提高公园水源调蓄能力提高。
(3)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的功能层次性要求。①人性化。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考虑生态保护目的,采用人性化手段优化设计,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客观需求等,合理设计配置植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亲切、舒适的休憩空间。同时,还应考虑各类人群对植物景观的需求,如营造中老年人的娱乐、休憩空间环境等。户外活动、宣传教育等热闹场地,植物景观环境营造时应当充分考虑青年人、亲子家庭等人群的需求;②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空间规划应科学合理,从序列、疏密度和分布情况入手,充分考虑时序规划性,对所设计的植物景观按照季相变化要求进行种植,并通过植物季相景观来体现景观空间的时序。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植物景观的整体性是关键,同时也是对概念性规划的深化。生态保护及游赏观光之间应找到平衡,营造出地域特性较强的植物景观空间。
公园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选择与设计运用,是以“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注意季相变化,乔、灌、草相结合”为原则,通过选择与设计运用乔灌木、花坛、花镜、绿篱、攀援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色块等多种不同类型与色彩、形状的植物,采用人工方式建造植物群落,以满足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生态与观赏等价值需求,达到较好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目的。
首先,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某公园全园共有76 种植物,其中包含侧柏、龙柏、雪松、香樟、广玉兰、柳杉等常绿乔木与法国梧桐、柳树、红花羊蹄甲、三角枫等各类乔木植物共40 种,叶子花、苏铁、华东山茶、迎春柳等灌木类植物10 种,墨竹、金竹、龙竹竹子类植物3 种,棕榈科植物6 种,地被有12 种,荷花、睡莲、旱伞草、梭鱼草等水生植物5 种,所有植物涉及22 科。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类型选择和种植应用,整个公园的植物种类呈现较为丰富的视觉效果;此外,在植物的季相搭配上,通过选择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并选取每个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在不断扩大群落种群数量基础上,形成有一定体量,使四季有景可观,以形成春有樱花、海棠花潮,夏有蓝花楹、鸡冠刺桐竞相开放,秋有红枫、银杏异色落叶,冬有梅花、白玉兰、紫玉兰点缀的良好格局。
其次,在植物的配置与选择中,公园的植物配置,采用乔木加草坪和乔木加铺装等方式,其中,对乔木的种植配置,以群植和列植为主,灌木则通过种植成绿篱的方式,在道路两侧形成合围式种植,并在增加植物的流线型、波浪形、“S”形、模纹形等多种不同的种植形式基础上,实现相应的植物群落与景观构造,以提高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丰富性,形成较好的园林植物配置与设计效果。
最后,选择和配置公园中的道路植物与水生植物,其中的道路绿化植物,要根据其植物群落构筑需求,主要通过各类乔木植物与灌木植物相互搭配选择,在构建樱花林、雪松草地、枫林、杜仲林、垂丝海棠林、银杏片区等基础上,发挥其在园林景观中的观赏价值和围护、指引等作用,以达到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效果。选择水体植物应从植物生长环境与观赏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选择了挺水植物荷花以及睡莲、旱伞草、纸莎草、梭鱼草、香蒲、黄花鸢尾、再力花、水葱、花叶芦竹等各种不同的水生植物,其中,对浅水的水面选择种植水生植物,如菖蒲等,深水地区则种植睡莲,并且通过合理限定水生植物的范围,达到三分植物七分水,有聚有散,使游人能观赏水又能观赏植物的效果。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植物配置,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要考虑实效性,另一方要兼具经济性与技术性,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建造精品城市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