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翔飞
(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良好的园林质量能够改变城市的整体面貌和生态环境,人们看到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也会产生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园林的质量同前期施工时的景观搭配和后期的养护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施工人员在园林施工建设时,应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搭配,并依据景观所处环境的独特性给予适宜的养护管理,维护园林景观长期健康地发展。
在园林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会提前对规划区域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根据现场的地形和其他特点做出适应的景观搭配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部分的设计和安排[1]。在园林施工时充分做好景观搭配和养护工作,园林中的植物便更容易发展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所以在规划时,需要将植物的特性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园林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园林植物的生长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将园林的观赏价值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园林施工过程中,若能进一步加强植物的培育和养护管理,将原有的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设计出远景或近景等景观,能够最大化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园林管理并不单单是对绿化植物的管理,还需要对空间安排等施工时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才能落实在实际中。此外,加强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能够尽可能延长园林景观的寿命,发挥最大的价值。
园林施工中的养护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给排水和施肥,为园林景观维护适宜的生长环境。水资源是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园林管理中,水资源也是最重要的,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如果不能实现妥善管理将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土壤含水量也会出现低于国家标准的问题[2]。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常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进行排水处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所以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能够保护水资源不被浪费,土壤含水量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当植物得到适宜生长的阳光、水土和养分的需求,且各项指标都能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下便可以最大化实现资源的节约,园林的持续发展也能得到保障。
在园林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参考景观设计师给出的设计建议,结合园林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园林总平面整体的布置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致力于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视觉体验的园林景观[3]。在开展总平面整体布置工作时,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注意事项:首先是以园林所处位置的地质体条为依据,对植物种植地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至于搭配出良好空间感;其次,园林建筑物的出口和入口处,使用块状分布方式来种植植物,而建筑物四周可以将一些乔木按照带状种植方式进行种植。
园林施工中的景观搭配可以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人们可以从景观的视觉冲击中得到审美欲望的满足。想要保证园林总平面整体布置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应当谨慎人身的参照景观设计方案去实施,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景观植物给予养护管理,使园林植物可以良性生长。
园林施工对植物景观进行搭配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搭配方案应当充分考虑植物实际生长的情况,再依照景观植物的色彩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局部美观还能与园林整体相呼应,为园林植物景观缔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植物景观的作用不单体现在欣赏方面,其还具备调节温度和降低噪音等作用,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依照园林所处地区的地形特点,科学地搭配各种品种和类型的植物景观,不仅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还能实现调节环境、节能减排的作用。
一般来讲,园林景观植物通常用四种方式进行搭配,分别为孤植、丛植、带植和群植,通常设计人员都会使用带孤植和带植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出良好的园林树木群。使用科学的方式来搭配园林植物,可以使园林植物的生长更加稳定。
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就是指园林假山、凉亭、雕塑、喷泉等,而软质景观则是指园林中的花草树木等植物。园林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园林中的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以此来保证园林景观整体搭配的合理性与舒适性,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加的丰富、更具内涵[4]。
园林景观中有非常多种类的植物,所以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对硬质和软质景观进行搭配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以软质景观也就是植物的生长特点为依据,合理的搭配硬质景观,从而打造更加合宜的园林景观环境;其次在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搭配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创新理念,从而使软质景观的内涵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现,而硬质景观也能赋予柔软温和的观感。
园林景观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应当对施工管理方法不断地予以完善,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制定好解决对策,这样能够使园林施工达到最好的效果,还能有效缩短建设所需的时间。在完善养护管理方法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参考专业的园林养护人员的管理意见,对原有的养护管理方法予以合理改进;其次,应当加强对园林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园林养护人员的技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这也能使园林养护管理的效果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如果园林养护管理时使用的方法不恰当,那么园林中的植物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园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养护人员需要依照园林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对园林植物养护的力度,按时对植物进行灌溉和施肥,避免植物被病虫害侵袭[5]。养护人员需要明确植物的种植深度,而且还要按时的对植物景观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植物景观存活的年限。据相关研究发现,植物景观病虫害治理的最好时间就是在寒冷的冬天,养护人员需要将树下隐藏大量的虫蛹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焚烧处理,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如果是处理夏季天气炎热的时节,那么养护人员需要按照比例要求配备定量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同样可以有效去除植物病虫害的困扰。
水分是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之一,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灌溉,可以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供保障,使植物可能得到稳定快速的生长。养护人员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灌溉的原则,也就是多次、少量的方式,一般来说,灌木类植物的灌溉时间需要保持在5 年以上,而乔木的灌溉时间通常是3~5 年即可。此外,养护人员需要以植物生长特点为依据进行灌溉,并且对每次灌溉的情况作出详细的记录,灌溉的速度应当控制在科学合理的程度上,使园林植物存活的时间能够有效拉长。
在园林景观中有非常多种类的植物,也因此给养护人员增加了养护管理难度,养护人员应当加大园林土壤的整治力度,使园林景观的生长能够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营养。一些园林可以会有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针对这种土壤的治理,养护人员应当与园林的地形特点相结合,使用先进的排水技术充分排除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再利用雨水对土壤进行淋洗,冲出掉管道中所有的盐分。如果土壤遭遇了严重的污染,这种情况下,养护人员应当将根瘤菌植物种植在这块土壤上,根瘤菌植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整治污染的土壤,整治之后还需要将一定厚度的砂石铺设在土壤表面,通过增加一定的土层厚度来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根据土壤整治的情况,景观搭配人员需要适当更改原有的景观搭配方案,使园林景观的搭配水平可以得到提升。经过园林土壤整治力度的增强,能够极大地改善植物景观生长的环境,使景观搭配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园林整体的美观度。此外,在对园林土壤进行了科学的整治之后,还需要注意应当在植物景观的种植过程中,对土壤覆盖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能够使园林景观植物存活更长的时间。
园林建设是城市景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园林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园林施工建设过程中,景观搭配和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两项内容,良好的景观搭配和养护管理,能够保证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能为园林植物持续健康的生长提供保障。在景观搭配时的重要内容有总平面整体布置、园林植物景观的搭配、硬质与软质景观的搭配;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完善养护管理方法、定期实施植物灌溉、增强土壤整治力度,以此来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