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谢 琰
(1.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神经内科;3.保健科,江西南昌,330006)
慢性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从而导致白天精神差或者身体功能受损[1]。研究[2]表明,12%~20%的人群患有失眠,长期失眠可导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3]。针对失眠,目前西医常采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但这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可出现脑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症状[4]。杵针疗法是将针刺与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应用于失眠的疗效显著,具有非侵入性、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杵针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概况,现综述如下。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与交感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炎性因子的改变,引起外周循环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升高,导致夜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有关[5]。中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包括:情志所伤、饮食不节、久病年老、思虑过度、体虚等[6],病机主要是阴盛阳衰、阴阳失交。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关于失眠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观点,李薇晗等[7]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包括:气机不畅、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神不守舍、阳不入阴;张徐雯等[8]认为失眠为肝气太冲,阴液亏虚无法充养肾精,五脏精气不足所致;张舜波等[9]认为失眠与情志内伤、痰瘀胶结、肾元亏虚、肝气不舒有关;宋少军等[10]认为失眠与肾精不足、肝阳上亢、天癸将绝、心肾失交有关。
研究者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及症状、体征或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特点,归纳出不同的分型。张娅等[11]应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将1379例失眠患者分为5型,即: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痰热内扰证、心虚胆怯证、阴虚火旺证。刘泽萍等[12]将失眠分为5型: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胆气虚。唐英等[13]将本病辨为6型: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气亏虚证、心阴不足证、心阳不足证。向盈等[14]将失眠分为4型:气阴两虚、肝虚火旺、阴阳两虚、肝胃郁热。周子严等[15]检索CNKI近十年更年期失眠症中医证型的47篇文献,归纳出16种证型,其中排在前5的证型为: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阳亢证、肝阴虚证、阴虚火旺证。黄小珍等[16]将失眠分为7型:肝郁脾虚型、痰湿阻滞型、湿热侵袭型、气滞血瘀型、肝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
杵针疗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李仲愚教授(1920-2003)的先祖李尔绯受自道林,经60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针法[17]。该疗法未被中国医经记载,《道藏》典籍亦未见记述,在秘传过程中,只口传无文字记载[18]。其学术思想源于羲黄古易,辨证、立法、取穴、布阵多寓有《周易》、《阴符》、理、气、象、数之意,与中医学理论水乳交融[19]。针具现多用“太极牌”,共有四件: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钢杵、奎星笔。其取穴精当,以原络、俞募、河车、八阵为主,天应为导,特殊穴位主要分布在督脉及膀胱经循行的区域及任脉、四海、气街的分布区域[20],在这些区域通过手法(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来刺激人体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筋,调节经络、引导经气运行,促进气血的流通[21]。
杵针疗法作为一项新型的中医特色疗法,在脏腑、经络学说的指导下,根据《灵枢·经脉》“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四诊诊查病情,进行八纲辨证,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杵,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2]。该疗法在治疗疾病时,无需刺破皮肤、无感染之患、无破皮伤肌之苦,患者依从性良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对不同证型的失眠患者应辨证的取穴施杵,总体穴位选择包括百会八阵、风府八阵、神道八阵及河车路上的穴位,即百会八阵包括百会、四神聪、印堂等穴,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镇静安神、调节睡眠;风府八阵包括督脉上的穴位,督脉通于脑,故调节督脉经气、宁神利眠;神道八阵包括神道、神堂,可调节精神情志;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包括大椎、心、心包、肝、脾、胃、肾、命门等穴[23],该段与膀胱经同名腧穴相对应,络肾贯心,为气血输注出入之要道,故可安神定志、疏通气血、调节阴阳,通调任督二脉,调和五脏六腑,以达“阴平阳秘”,从而治疗失眠。
有学者认为,单纯杵针疗法治疗失眠优于针刺和药物治疗。胡幼平等[23]对失眠患者采取杵针疗法干预4周后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杵针组睡眠有效率达85.2%,针刺组睡眠有效率达78.6%,表明杵针疗法具有改善患者远期睡眠质量的作用;梁小利等[24]选取心脾两虚的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地西泮药物治疗,试验组采取杵针疗法,干预3个月,结果试验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吴际军等[25]对老年抑郁伴失眠的患者施以杵针疗法,干预6周后,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所以从现代穴位机制的角度来说,杵针疗法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有学者发现,杵针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失眠的效果更优,雷静涵[26]将16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1组采用杵针疗法,对照2组选取心、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采用耳穴贴压,治疗组二者联合干预,治疗4周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效率最高,达96.4%,而杵针组有效率达84.9%,耳穴贴压组有效率达87.7%。周其英等[27]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实验组配合杵针疗法,结果实验组PSQI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果等[28]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辨证分型的失眠采取或补或泻的杵针疗法,经治疗后发现,杵针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88.33%,所以两种或以上的联合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老年患者的失眠[29]。
情志护理包括情志相胜、移情易性和五音疗法[30]。王红艳等[31]的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团体或个体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放松疗法及移情易性法,同时根据不同辨证分型的失眠,采用适宜的杵针疗法,结果实验组PSQI总分较前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值趋于正常范围,因此杵针联合情志护理可改善老年焦虑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血压水平。田琳等[32]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心脾两虚的120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杵针疗法,观察组配合五行音乐(根据患者的爱好和文化程度选取宫调和徽调音乐),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刘一弦等[33]将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杵针组、杵针五音组,各35例,干预4周后,杵针五音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且效果优于单纯杵针疗法(P<0.05)。
足疗包括足部按摩及中药足浴。中药足浴运用内病外治及皮肤黏膜吸收的原理,将水蒸气渗透至全身经络及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楚鑫等[34]的研究中,对照组采取中医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配合中药浴足,即中药组成:当归30 g,桂枝、熟附子、川芎、赤芍、生姜各15 g,熬制60 min,熬成2 000 mL的液体,干预2周,结果2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丰芬等[35]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足部按摩,即先用双手掌轻擦足底、足内外侧、足背、足跟部,并拿捏跟腱,再用指关节点按失眠点、肝、脾、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涌泉穴,实验组配合杵针疗法,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74%,实验组的有效率达87.5%,这表明杵针疗法联合足部按摩的疗效显著。
与其他成熟的中医护理技术相比,杵针疗法有关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为两种以上的综合疗法及理论的探讨,偏重于个人经验的治疗,即:施杵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形体胖瘦、施术部位、操作手法的不同[33],选择适宜的针具,无统一诊断和疗效标准,研究结果缺少循证依据,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杵针对失眠的作用机理,解决失眠的问题,促进人体健康,弘扬祖国医学。
由于高级动物的病理和生理与人类相似,因此,每一种新疗法的出现都离不开动物实验[36]。查阅文献,只有2项研究[37-38]采取动物实验,探讨了杵针对老鼠体内介质的影响,动物实验的研究比较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只能以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而无法客观合理地制定个性化的杵针治疗方案,因此,未来有待开展动物实验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和人民对中医护理需求理念的提升,具有无毒副作用的杵针疗法不仅仅单一的用在消渴病、痛症、失眠症、心脑血管病、颈椎病、胆囊炎、亚健康等[39],而应作为一种常规的养生保健的手段,惠及更多的人群,如:学生、上班族等,以缓解上述某些症状。
杵针疗法作为一项新型的中医特色疗法,与传统针灸同宗同源[40],即具有自身特色,起着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作用,又对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具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在未来的临床和护理工作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41]。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杵针疗法的疗效来源于实践,缺乏大量的循证医学依据,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杵针疗法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干预方案的设计并未做到真正的随机对照,多数研究为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幅度,及评估量表分值变化情况等主观指标,而缺乏客观指标,远期随访较少,无法确定该模式的远期有效性和可行性,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不高。而且,杵针疗法的操作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比如:干预场所环境的选择、干预时机、干预疗程的长短等,想要改善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杵针疗法的治病机制,推动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另一方面,杵针疗法应避免地域偏倚(仅在四川省),需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实现大众化治疗的同时,根据个体的差异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制定出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首先,国家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官方的学术讲座及学术年会等,医院可以借助相应的平台建立培训基地、开设知识宣传专栏、举办相关学术讲座,拍摄相关治疗视频以供学习等,提高杵针疗法的社会关注度及大众的认可度。其次,各大院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完善教育体系,通过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运用所学理论,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等,辨证的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再次,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评估杵针治疗失眠症疗效的量表单一,所以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大样本的研究及不断的摸索、实践和探讨,制定出符合中国人国情及患者不同辨证分型症状的专业性评定量表,应确保量表能真实有效的评价治疗效果。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计划》的提出及人文关怀的不断深入,杵针疗法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中医护理技术,应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