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3S 技术在森林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30 23:32:54廖显峰
花卉 2021年8期
关键词:景谷服务平台森林资源

廖显峰

(景谷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景谷 666499)

0 引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将科技运用到国家的一些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管理中已是大势所趋。森林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系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故我们必须对加强森林防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加以重视。为此,近年来我国愈加重视对3S 技术的研究,并致力于将3S 技术运用到森林防护管理中去[3]。

1 3S 技术的概述以及现阶段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3S 技术的概述

(1)3S 技术中所谓的3 个S 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它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技术。3S 技术将地理、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进行结合,并利用这些知识组成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之下,可以高效快速地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遥感技术主要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通过在高空或者是地球表面进行扫描、摄影拍照,然后将采集到各类物质的信息,再返回给相关的研究人员。遥感技术采集信息的媒介主要是电磁波,将从高空和地球表层采集到的电磁波传输到始端,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电磁波的信息对地表各类物质进行远距离控制,进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地表各物质变化的相关信息,及时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应对决策。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各种地理信息分门别类,以便于研究人员分层分类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将各种信息以一种生动化、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传递给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通过电脑屏幕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地理信息的变化规律并且加以分析,将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及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地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及时更新信息空间管理数据库。简而言之,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种“可视化”,将采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将信息最大程度地还原到地图上。

(4)全球定位系统相对来说就比较好理解了。全球定位系统俗称GPS,我国最新研究的北斗导航信息定位系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一种。GPS 可以在点、线、面三个方面精准地测量到目标事物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以此来准确地定位出该事物的具体位置。GPS 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导航就是GPS 的一种[2]。

(5)这三个体系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集精准测量、快速传输、自动化与高效益为一身的完整的3S 运作体系。将3S 技术运用到森林防护管理体系,是我国在森林防护领域做出的重大突破和改革。将此项技术在森林防护体系中运用成熟了,将标志着我国的森林防护工作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1.2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1.2.1 人们没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面对自然资源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越来越多人以一种人类的优越感享受着征服自然而带来的满足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避免不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工作、餐饮、教育等诸多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面临着被过度开发的问题。在现形势下的森林管理体系中,一部分的企业主仍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对我国的森林进行大肆的开发砍伐,引发了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上都是人们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没有调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关系所致。

1.2.2 森林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但是我国的森林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一方面是森林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很多工作单位只做表面工作,而不将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不够重视林政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国家还没有这一方面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就是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和针对性不足,缺乏相应的监察管理制度。虽然现阶段也存在一些森林保护法规,但是其结构和内容还不够完善,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钻法律空子、浪费森林资源的机会[4]。

1.2.3 林政管理人才配置不合理

在林政管理方面,各部门之间仍然没有形成完整运作的管理体系,一些重点林业管理部门中存在人手不够、配置较少的问题。而且相关部门某个环节的负责人员存在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的问题,这就导致整个林政管理团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完成率低等问题。

2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创建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

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家致力于将科技运用到环境保护中,助力于在新时代用科技改变生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本着“用科技改变生态、让天空更加湛蓝”的目标和原则,利用3S 技术理念,创建了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

2.1 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背景

2.1.1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中部偏西,全县位于澜沧江以东,北回归线横穿县境中部,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地区。此地依山傍水,不仅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还环境优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之具有发展林业的天然优势。

2.1.2 景谷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景谷是云南省第二大林业大县。根据数据显示,全县拥有林业用地900 多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有林地面积将近900 亩,森林覆盖率约为80%,人均拥有林地面积32 亩,活立木蓄积量大约为5800m3。全县划定天然林保护工程区面积将近160 多万亩,全县拥有730 多万亩商品林。由此可知,景谷县拥有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森林资源,景谷县就创建了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

2.2 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与建设体系

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主要的技术支持就是3S 技术,综合运用移动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搭建了这个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通过天网、地网、人网立体监管获取林木的采伐量、运输量、销售量的“三量”大数据,全面实施智慧化的林业资源、生态保护、林权交易、林木采伐、运输交易、加工销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全民监管等信息化管理、行政执法和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了林业资源和林产工业“看得见,管得好”的建设目标,为景谷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技术标准规范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配套政策法规与运营制度保障体系两个体系协作运行。通过一门户——林业局网站,一平台——景谷智慧林业云服务平台,三张图——3DGIS 引擎、高清卫星影像地图、林业二类调查资源图,三张网——天网、地网、人网,组成完整的建设体系,面向自治县林业局、林产企业等提供智慧云服务。

3 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以及建设成果

3.1 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

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周期历经两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试点以及培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软件建设主要包括需求调研,软件开发及测试,驻场开发及测试,完成三维电子地图、人员车辆图、森林资源图以及报警联动、生态保护全民监督子系统等工作的部署等工作;硬件建设主要包括野外设备基础施工、乡镇指挥中心设备安装、高空视频安装、系统联调等工作;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在2019 年12 月在景谷镇与风山镇启动具体的试点工作;并在2020 年6—10 月完成培训工作。景谷县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培训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针对于乡镇来说,分为四步进行培训,分别是巡护人员APP 培训、管理人员APP 培训、云平台操作培训以及采伐APP 培训;②对于伐区勘察设计公司来说,进行外业调查登记、外业调查确认、伐区图层的上传和查询培训;③对于林产企业来说,进行砍伐运输申报、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登记申报等事务的培训。通过分层进行培训,乡镇、伐区勘察设计公司以及林产企业都能准确使用相关的管理系统,有利于高效推进森林防护工作。

3.2 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果

在智慧林草平台建设完成之后,国家林草局在景谷县曾开展调研工作,授予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区县智慧林业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19 年度智慧农业‘种子工程’TOP50 典型案例”的荣誉称号。在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系统运行之后,巡护业务日趋智能化,林木销售排名以及林产收购排名在全国有大幅提升。智慧林草云服务平台是3S 技术与森林防护管理的成功结合,此项目试点的成功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森立资源防护工作的一大进步,是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智能化森林防护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3S 技术在森林防护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传统的森林防护体制向智能的现代森林防护体制的转变。在未来,我国将要把3S 技术应用到精准农业和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利用其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促进人类社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景谷服务平台森林资源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38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2
景谷无量宝地佛迹仙踪
云南画报(2017年4期)2017-06-23 18:08:30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小景谷:蓄势待发的后起之秀
普洱(2016年4期)2016-05-14 10:58:03
某院参与景谷地震医疗救援体会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