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康
(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湖南 永州 425000)
柳宗元无论是在长安从政,还是遭贬永州,为官柳州,一生都崇敬舜帝,倡行“尧舜之道”,不愧为舜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不愧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思想家。在永州10 年,写的道德文章,山水游记至今熠熠生辉!任柳州刺史四年,有德于民,政绩显著,人民深切怀念这位老市长。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在湘漓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将“尧舜之道”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交流,团结拼搏,努力促进湘桂地区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
元和四年(809),柳宗元在永州写给时任京兆尹的友人许孟容的回信中说:“勤勤勉勉,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寄许京兆孟容书》)。谈到了自己参加永贞革新的初衷,即所抱的志向:那时是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一心只以所提倡的中正信义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想以此来振兴尧、舜、孔子等圣人所开拓和倡导的思想学说,以有利于百姓的安居乐业为根本任务。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
年轻时,柳与吕温在长安朝廷为官,曾师从以太子侍读陆质学习新《春秋》学。在《唐故衡州刺史吕君诛》中称赞吕温:“冠仁服义,干橹书、诗。忠贞继佩,智勇承綦。跨腾商、周,尧、舜是师。”意即:以仁爱为冠,以道义为衣服,以《尚书》《诗经》为干橹,以忠诚坚贞为佩韦,以智慧勇敢为履饰,跨越商、周两代,以尧帝、舜帝为师。还回忆说:“君昔与余,讲德讨儒。时中之奥,希圣为徒。志存致君,笑咏唐、虞。揭兹日月,以耀群愚。”可见,他们的心地是多么高洁,志向是多么远大。还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尧、舜的大道,宏大简约;仲尼的文笔,深刻含蓄。这些话虽然是为纪念吕温而写,但真实反映了两人在长安的学习生活与共同志向,他们跟随陆质,研讨尧、舜之道,探求儒学改革。柳宗元贬谪永州后,为自己的老师陆质(谥号“文通”)写了《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墓表重点介绍了陆质的学术思想,从中可以了解到对柳宗元一生的重要影响。第一部分先分析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的“论注疏说”弊端,使得孔子作《春秋》的本意反而被遮蔽,难为世人所知;然后肯定了陆质新《春秋》学的意义与贡献,指出因为有了陆质的解说,“《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憧,皆可积学以入圣人之道,传圣人之教”。柳并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一贯思想:将“圣人之道”与“生人之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先点明陆质在其所著的《春秋集注》《辨疑》和《微指》三部著作中“发露”的“圣人之道”的内涵:“以圣人为主,以尧舜为的”;然后结合陆质的为官经历,说明他能将“圣人之道”运用于对国家的治理之中。第三部分是为陆质的逝世而惋惜。正因为有了践行“圣人之道”与“利安元元”的思想基础与政治抱负,故他在朝中义无反顾地投入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改革积弊,雷厉风行,为国为民,冲锋陷阵。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先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加贬永州司马。政治上的打击是残酷的,对心灵的摧残尤甚。他自称“宗元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自遭责逐,继以大故,荒乱耗竭,又常积忧恐,神志少矣,所读书随又遗忘。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寄许京兆孟容书》)未老先衰,体弱多病,形同囚徒,形容槁枯,故曾想到自杀:“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但凭借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眺望九疑,心向舜帝;以忧国忧民的屈原为楷模,“虽尤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久寿书》)。永州十年,他毕竟挺过来了,并没有像八司马中的凌准、韦执谊那样屈死于贬所,而是在逆境中奋起,自强不息,不变其操。
他在永州代刺史写过《舜庙祈晴文》。祭文开头歌颂舜帝的功绩,表达了对上古圣君的崇拜:“帝入大麓,雷雨不迷。帝在璿玑,七政以齐。九泽既陂,锡禹玄圭。至德神化,后谁与稽?勤事南巡,祀典以跻,此焉告终,宜福遗黎。庙貌如在,精诚不睽”。大意是:舜担任过守护山林的官,在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也不迷误。舜在尧的大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他观察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九州之泽都治理得很好,大禹被尧赐给玄色的瑞玉。其大德神化,后代谁能与之相比?舜帝勤于政务南巡,举行祀典,在此寿终,造福百姓。音貌好像还在,其精诚如初。后部分先诉说洪灾的严重情况,再祈求舜帝的神灵能杀掉黑戾、击散阴蜺,让天空晴朗,让土地变干。祭文的用典均出自《尚书》,对《史记》所载“舜葬九疑”予以肯定。
唐代朝廷敕文规定:“应左降官及流人不得补职及流连宴会,如擅州县,具名闻奏。”(《唐会要》卷四十一《左降官及流人》)柳宗元由于自由受到限制,虽然不能亲自前往道州境内的九疑山祭拜舜帝,但并不影响他对舜帝的崇拜,对“尧舜之道”的推行。他在永州写过杂文《舜禹之事》,这是一篇有争议的文章。章士钊先生做过分析,首先力排非议,肯定系柳子之作,接着进行剖析,该文表面上看,将曹丕继位与舜禹禅让相提并论有违常理,但以柳子“人民本位思想”观之,“其着眼在人民,所谓曹氏利汝,吾事之,斯乃诚实信誓之语”(《柳文指要》)。孙昌武教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按照柳宗元的理解,舜禹以禅让得位和曹丕以篡窃代汉,“易姓授位,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就是说,舜禹是为“公”依“仁”,曹丕是谋“私”恃“强”,这当然是不同的。但他进一步分析说,从事情的本身看,无论是舜、禹,还是曹丕,所以能取得天下,都是由于“功系于人者多”,都是由于“功系于人者多”,即其功业有利于民众。柳宗元认为,如以“道”的标准衡量,舜、禹和曹丕不可同日而语;但从现实的情形看,都是得到民心从而取得了天下,所以其“事”是相同的。柳突出民心的“系”与“忘”,实即指出了民心向背的决定作用。柳从一个新的角度,曲折地表现了对于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肯定,体现了他重视民生的思想理论。
柳宗元的《湘源二妃庙碑》为永州刺史崔能在湘源县重修二妃庙而作。娥皇女英继承了父亲尧的高尚品格,不仅成为舜妻,还辅佐丈夫治理天下,德行遍及大地,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碑文主要称颂了二妃的品德,着力描写了祭祀的场面和百姓的喜悦心情,从一个侧面歌颂舜帝的伟大。
柳宗元高扬“尧、舜、孔子之道”的旗帜,说明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从舜帝的德治、孝道,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到柳宗元的“官为民役”“民利民自利”,将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尤为可贵的是,柳将“圣人之道”与“生人之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非常接地气的。他说“贤者之作,思利乎人”“仕虽未达,无忘生人之患”“安利于人”,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并以屈原为榜样,忧国忧民,矢志不渝。敢为人民鼓与呼,在永州写的《捕蛇者说》等文,针贬“苛政猛于虎”的时弊,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与气概。“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惩咎赋》)。邀请尧舜做自己的老师,每天都不曾间断。可以说,永州十年,舜帝是照亮柳子心灵的一轮红日,践行“尧舜之道”是其不断增强的内驱力,是其之所以不沉沦、不颓废的的精神支柱。
柳州四年,刺史任上,身体力行,实践“尧舜之道”。柳宗元在柳州一是重视思想教化,到任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复崩坏的文宣王庙(孔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他在碑记中首先指出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相远迩的密切关系,对尧、舜、孔子学说使柳州“人去其陋”,改变地方经济文化落后的业绩作了积极的评价。经过三年努力,柳州的风俗民情发生了极大变化。二是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组织打井,解决饮水困难;开垦荒地,亲自种柑植柳;改革弊政,解放奴婢。北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一“柳子厚补遗”载:“柳宗元,字子厚,晚年谪授柳州刺史。子厚不薄彼人,尽仁爱之术治之。民有斗争至于庭,子厚分别曲直使去,终不忍以法从事。于是民相告:‘太守非怯也,乃真爱我者也。’相戒不得以讼。后又教之植木、种禾、养鸡、育鱼,皆有条法。民益富。民歌曰:‘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色依然在,千株绿拂天。’”柳宗元在《晋向》中曾通过对尧帝的赞颂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描绘了至善至美的社会生活。具体从六个方面做了概括:俭朴——“人用足而不淫”,人们在生活上讲俭朴,不但“给”“用”足,而且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也会消除;谦让——“遵分而进善,其道不斗”,百姓在行为上习惯于谦让,就会安分守己,乐于做善事,社会械斗也就不会发生了;谋虑——“通于远而周于事”,人们在思想上深谋远虑,就会事事看得长远,想得周到,照顾全局;和睦——“仁之质”,人与人讲“和睦”,这是社会伦理道德“仁”者爱人的本质;敬戒——“义之实”,人在法制上一有敬戒心,就会见义勇为,这是义的实质;淡泊自娱——“安,而久于其道”,人们在精神上淡泊自娱,就会恬淡自足,心情舒畅,社会得保安定,“王道”也就长久了。经过四年的努力,柳州的经济、文化都有了崭新的发展。可以看成在小范围内,对“永贞革新”未竟事业的继续实施。正如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中所说:“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修洁,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这是柳宗元“民利”思想的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美好画图。柳宗元初步实现了自己利安元元的政治抱负、社会理想,成为“尧舜之道”的伟大践行者,他短暂的一生留下近700 篇诗文——精神遗产的结晶,是名副其实的“尧舜之道”的杰出传播者。
在湘漓文化研究中,柳宗元毕生倡行的“尧舜之道”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一是挖掘“湘漓文化”的深层内涵与丰富内容。湘桂走廊地处楚越之交,历史上一直是楚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汇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在苍梧之野播撒德、孝的甘霖,在湘南、桂北留下众多遗迹、传说,影响深远。九疑山为舜帝藏精之处,成为中华儿女,海外侨胞朝圣之地。柳宗元在永州、柳州生活14年,是连接湘桂的文化纽带。对于湘桂古道,柳宗元在《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中指出:“南历营道、观九疑、下漓水、穷南越以临大海。”南越,亦称南粤,是秦末西汉时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主要辖地在今广东广西等处。柳所提倡的“尧舜之道”,是孔孟之道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千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对舜文化、柳文化、理学、瑶族文化、湘桂名贤等深入研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与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文化自信。要对湘漓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开掘与扩展,从历史与考古的角度追溯文化的渊源关系;根据历史文献、文艺作品对湘漓历史文化名人、政坛骄子进行研究;对湘桂走廊、潇贺古道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等。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二是打造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示范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永州是潇湘之源,是一部底蕴深厚的书。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和品格提升保障。湘漓文化区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将其打造成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示范区。可将零陵古城、九疑山舜帝陵景区等纳入桂林旅游圈,互相取长补短,合作开发。可以开辟访古观今旅游线路。(1)湘漓之旅。从零陵蘋岛出发,逆湘江而上,船至桂林,既体验两千多年前的举世闻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灵渠,又可观赏湘漓两岸的万种风情。(2)潇贺探古。走潇贺古道,从零陵逆潇水而上至道县,经江永或江华到贺州,下贺江入珠海到广州、合浦入南海。这是中国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可以水陆兼行,寻根考察。(3)红色线路。“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写下的悲壮史诗。在湘南、桂北开辟重走红军长征路之旅,寻访当年浴血战场遗址,瞻仰红军长征纪念设施,如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等,让青少年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是推动湘桂经济走廊经济区建设。湘漓文化区的南岭走廊是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探究从区域角度为国家发展战略贡献聪明才智,是一种创新模式。当务之急,要推动湘桂经济走廊经济区的加快形式,促进文化与经济的交流融合,加快湘南、桂北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交通提速,二是大力发展工业,三是扶贫攻坚。去年11 月,第四届湘漓文化研讨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不仅对瑶文化研究贡献了丰硕成果,还组织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工业园区、贫困村的小微企业,使我们大开眼界。作为老、少、边、穷的省级贫困县,江华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有实力、有规模、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产业政策、能实现更多就业和财税收入的企业入驻。还在农村大力发展种、养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2019 年4 月16 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江华成功脱贫摘帽。江华的经验值得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柳宗元等古代名贤“康天下”的理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湘桂走廊将谱写光辉的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