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敏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江门市为对接“双区驱动”,加强中心城区辐射效应,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门市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决定:“聚力建设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该示范区以“一年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全面建成”的要求,最终实现产城互补、功能融合,建设中心城区20分钟通勤圈[1],是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门户的重要途径。
中心城区作为江门市产城融合的试点,既是抢抓“双区驱动”发展机遇与落实“三区并进”的重大举措,也是形成“江门样板”的重要基石。中心城区在江门市实行产城融合中具有经济、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是示范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中心城区是江门传统的经济发展区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江门市政府的部署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范围包括蓬江区、江海区全域,新会区会城街道、司前镇、大泽镇,鹤山市沙坪街道、雅瑶镇、共和镇,合共15个镇街。2019年底该示范区内常住人口约160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35%。而该区域全年实现GDP约1400亿元,占全市GDP约45%。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产业示范区对江门经济发展承载较大作用,经济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基于城市发展规划和比较优势,企业往往选择靠近中心城区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这也是中心城区能成为示范区的重要根基。
中心城区内有着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有助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得益于”交通大会战”的规划,江门在近年来路网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江门大道、江顺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开通,缩短了东西区域间交通时间,加快各种要素空间上流动速度,整体提升运转效率。另外,随着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开工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即将投用,重构了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帮助江门融入 “湾区轨道”。
中心城区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知识虹吸效应。一方面,示范区具备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土壤。中心城区共有应用型本科1所、高职院校4所,人才储备不断增多,形成对本地产业稳定输送链,有效为知识外溢搭建平台。同时江门创新项目“人才岛”的开设将开创人才引入和培养的新局面,相关企业、高校的进驻,有效加强岛上人才的集聚效应,助力中心城区打造人才高地。另一方面,中心城区人才引入方式走向多元化。“侨梦苑”“珠西创谷”等创新创业项目和博士后工作站的遍地开花为中心城区带来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形成对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支撑。
中心城区内新旧动能协同发力,为产业升级带来强劲动力。基本建成门类完备、产业结构完善的工业格局。长期以来,江门在化工、造纸、金属制品、服装等传统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链。同时,江门为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将重点打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重卡和专用车、教育装备、大健康等产业集群,加快新兴产业在江门区域内的布局。根据2019年统计年鉴,江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前五名分别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作为江门市国土规划的重要举措,示范区有着推动江门新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从现状上看,示范区存在一些因素影响长远发展。
中心城区的工业以加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江门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以初级产品或附加值低的产品,难以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工业基础的落后导致产品失去竞争优势,也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另外,江门中心城区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千亿企业、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产业迭代升级停滞不前。
首先,产业区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中心城区各产业园区中,高新区在招商政策、产业规模和周边配套上较为超前和成熟,相对其他产业园具有绝对优势。除了高新区发展业已成规模,其他区域仍在规划或在建中,规模效应在短期内还没体现,容易造成园区间合作的错位,难以形成抱团作战。其次,软硬件发展步调不一致,产业布局与周边居民配套的错配,极大地制约要素流动。例如在要素的吸引程度上,蓬江区和江海区对人、财、物等要素吸引力较大,而新会和鹤山部分区域由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要素流动性则较差,造成区内各要素配置不均衡。
产业园和本地高校知识溢出程度较低,难以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本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溢出效应并未能与园区有效对接,导致企业创新转化率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部分高校虽然与本地企业和产业园进行合作,并互相设立实训基地,但往往只注重在人才输送及培养,只停留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层面,缺乏对技术层面的深度合作,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得不到持续释放,使得产城融合的外部性并不明显,极大制约产业间的有机融合。
产城融合是江门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深挖“工业立市”潜能,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做好的准备。工业是江门发展的源动力,亦是产城融合的基础要素。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必须高质量打造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圈。
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江门在新常态下新尝试,亦是践行“工业立市”战略的新方法。因此,应该以更高的起点和标准做好顶层设计,打造产城融合良性生态圈。在政策上,统领全局制定实施细则,指导示范区各要素发展循序渐进。在空间上,创造产城融合生态圈的条件,打破各种要素的流动阻碍,打通链条之间节点。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使生产、生活、生态上有机融合,让工业得到发展的土壤,使人民获得实在的幸福。
一方面,示范区应加快对区内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针对不同动能实施不同政策,对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的企业加快升级转型步伐,对战略型新兴产业实现常规化支持,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布局给与积极的支持,从而有效衔接新旧动能。另一方面,示范区应协同新旧基建发展步调。随着5G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经济的广泛运用,示范区应在保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加快对新基建设施的布局,采取“5G+工业互联网”“5G+园区”“社区云管理”等模式,建设属于江门数字经济的“新蓝图”,从而形成智慧城市的模板,助力示范区建设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江门市可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综合运用资本、土地和人才等资源禀赋,为本地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民生环境打造高质量的平台,形成“江门样板”。
(1)奠定发展基调描绘“新蓝图”。示范区应作为“十四五”开局重要的“工笔画”,牢牢把握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作为江门重要的发展项目,应把握“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机。同时对接市、省及国家关于产业布局战略,使示范区成为江门产城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从而树立能形成省内或国内标杆的“江门样本”。
(2)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软实力。营商环境是江门吸引企业的“底气”,亦是产城融合的基础。第一,打造服务型政府。营商环境是考验政府综合服务能力的标志,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继续深化“放管服”各项措施,在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提升部门间协调能力,加快政府与园区间的协同速度,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优秀的商业项目。第二,激发企业生存活力。示范区必须给企业制造一个可持续的空间,既能“引进来”又要“留下来”。正因为如此,示范区应在降成本和减税降费等方面创新机制,尝试建立产城融合免税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秩序。示范区作为典型试验区,应该在市场监督上先行先试,对区内企业创建信用评级制度,从而对现有的市场监管模式形成相互补充。
(3)创新金融手段引入“新源头”。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给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扫清发展障碍,示范区可采取专项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积累发展基础。同时善用“侨乡”资源,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投资者参与项目的建设,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另外,示范区应尽快出台投资资金监管制度与方案,规范资金的使用,保证示范区内各项目有序推进。
(4)广纳各方人才构筑“新高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示范区应加快成为江门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在人才培养上,区内需要实现从中职到高等教育实行无缝接规划。既要加强学校对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大力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亦要鼓励部分高校与企业尝试双元制、师徒制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批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在人才引入上,加强对人才引入的政策保障和物质支持,做到中高层次人才在江门安居乐业。继续完善人才引入制度,解决人才流动的深层次问题,如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实现政策兜底,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积极为本地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5)拓展全球价值链“新升级”。产城融合加快示范区内企业产业链的重构,加强产业承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能力,加快对关键领域的产业链的开放和保证产业链稳健性。示范园必须注重产业与全球价值链的衔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在产业引进和布局上应紧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江门制造”能更快融入全球价值链,重构本地产业,倒逼企业更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升级大潮中。以全球价值链为产业带来“新升级”的浪潮,帮助企业在补短板、锻长板,让江门产品更好融入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