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兰 杨 锐
(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完善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经济转型,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低碳发展”也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发展的指挥棒,绿色金融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民族地区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传统产业生产过剩的紧张,原生态和绿色金融的崛起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其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绿色金融是指支持改善环境,应对天气变化,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稳步推进,在信贷,债券,基金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人类社会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衡量企业效益的标准之一,金融活动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和碳金融等。
近年来,在各方的关注和推动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区)绿色金融发展迅速。2018年7月,广西政府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意见公约》,明确提出积极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探索通过绿色金融推动广西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2019年11月,广西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2020年5月,南宁、柳州、桂林和贺州被确定为广西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标志着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迈出关键一步。为支持示范区发展,广西政府又出台了《加快东盟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建设》,提出要重点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1]。
1.1.1 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2018年在广西政府办公厅转发区金融办等部门的重要通知中,任务之首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并有四项得力措施。2020年出台的《加快东盟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优化授信审批流程,为绿色产业领域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随着上述措施的落地,广西绿色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绿色贷款余额达2 836.87亿元,同比增长26.30%,其中,4个示范区绿色贷款余额2 029.11亿元,新增绿色贷款占全区55.95%。其中:2020年末南宁市绿色贷款余额1642.82亿元,占全区比重为57.91%;较年初新增212.12亿元,占全区新增的35.9%。其绿色贷款投放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绿色信贷资产质量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低。
1.1.2 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自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为广西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广西地区是国内主要木材的生产地和林产品的地区,但广西林业产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筹资渠道少,成本高等问题;广西北部湾银行已于2019年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首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金额20亿元人民币,利率4.0%,时效3年。这是自2019年5月底以来,首个以AA+为主体,债券评级的城商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广西北部湾银行在绿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广西绿色产业,这是广西北部湾银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金融“滋润”八桂生态的又一创新举措。目前,广西已实现对绿色金融债发行主体城商行的全覆盖,发行总额达10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发行种类涵盖绿色公司债券绿色金融债券。2020年6月,柳州投控获批发行广西首支绿色公司债券,总规模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末广西柳州累计绿色债券发行量居广西第一,其中绿色公司债15亿,绿色金融债20亿。
1.1.3 绿色基金与绿色保险
绿色基金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广西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力绿色金融工具。2020年11月第一只广西绿色新兴产业基金诞生。2020年广西柳州新增绿色基金3支。而广西的绿色保险范围也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绿色农业保险,向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其他绿色险种拓展。如2020年推动广西区内首单“保险+期货+银行”业务落地融水县;为华锡等铅锌冶炼企业设计并中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5 780万元等。
绿色金融在广西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覆盖面小并且发展不均衡。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北上广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拥有完善的经济评估和监督体系,而在广西则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银行作为规避金融风险的中介机构,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金融产品大多面向的是广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大多数规模小、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则难以实现环境融资的目的。另一方面发展不均衡体现在绿色金融的产品种类较少且选择性少,广西发展较好的绿色金融产品是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较早进入到大众视野的绿色金融产品,是银行自营的一类关于节能减排,对环保方面提供贷款的一类金融产品。由于发放的主体是银行,宣传力度较大,为人所熟知。相对于绿色信贷而言,其他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则很少被提及[2]。
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产生行业发展速度不一致的现象。一方面是广西区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经济,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经济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缺少新鲜的血液注入,产业链短且难以延伸发展,产业附加值低,创造不出经济价值,无法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接轨。另外,广西区技术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弱,使得该地区绿色金融供给单一,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制约了民族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广西的产能过剩和资金投资效率低是则是导致供给侧改革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信息的不对称是阻碍广西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原因之一。政府、环保部门、银行部门以及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发布企业的违法信息,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整合以及曝光。广西少数企业为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些环保部门不能及时的发布相关企业的违法信息,且发布的信息针对性、时效性不够,介于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问题,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不利于银行筛查有关企业的信用度以及违法情况,银行的信贷人员对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足,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广西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
一方面对于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为止国家层面还没有正式出台,只是一些关于绿色金融的规章条款而已,并且这些相关的规章条款的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也不高,导致广西没有完整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制度;没有专门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也是绿色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根源所在,对于绿色金融的种类以及相关数据的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导致金融机构与社会意识的联系不强,也使得广西没有建立发展绿色金融业务配套的制度,企业与个人的绿色投资与消费意识较弱[3]。
广西目前比较缺乏宣传和推广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难以为绿色项目等投融资提供便利;广西政府缺少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不足,仅仅局限于发展本身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不够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其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得其在发展绿色金融时可以依靠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缺少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会减少相关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和服务[4]。
广西的经济发展理念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甚大,地方经济发展理念也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缺少高端智库人才,无法为发展绿色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缺少绿色金融人才,无法将最新的发展理念普及到广西,广西的高校不太注重绿色人才的培养,没有注重和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政府、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缺少与高校的合作,没能建立起自己的高端绿色人才智库;科研机构缺少对绿色金融的研究,没能为广西地区绿色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5]。
绿色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广西政府的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要加紧跟上。根据绿色金融的特征和未来发展前景,地方政府应制定法律来保障绿色金融的稳定发展。要完善绿色金融体制,就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传统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依赖于绿色信用贷款。要完善绿色金融的金融体系,还应包括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同时,要扩大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主体,构建均衡的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金融的鼓励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6]。
广西应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取缔一些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改变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的多样性;积极引入一些有关于绿色金融的产品,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让经济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加快供给侧改革进程,要不断优化广西的绿色产业结构,改善并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让绿色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多渠道的绿色资金供给,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7]。
现阶段广西对于绿色金融重要信息的披露存在一些时间和效率上的问题,实施绿色金融的重要前提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政府、环保部门、银行部门等重要部门应该及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沟通的渠道,让绿色金融的信息可以有效、及时的让企业和百姓知晓。只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才可以更好地判断企业的性质,例如是否是绿色企业、有哪一些企业是高污染型的企业,这样才能使有效的资金投入到市场中从而促进绿色企业的发展,减少对污染性的投资[8]。
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包括相关税收优惠制度、绿色企业以及生产的奖补制度,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加大对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广西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推动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宣传推广广西建立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为绿色项目等投融资提供便利,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从政府层面出发,加大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力度,为广西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人才支撑;加大对绿色人才的培养;同时成立绿色金融国际研究中心,培养高端绿色金融人才,建立属于广西自己的人才智库,培养更多更优秀复合型人才[9]。
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信贷,让其继续发挥优势来拉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积极发展绿色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投资绿色项目。发展各类绿色基金,设立绿色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优秀的基金参股广西绿色基金的发展,带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基金的发展;同时注重引入一些发展缓慢的绿色金融产品,例如绿色股票指数、碳金融等等,让这些小众的绿色金融产品可以出现在公众视野,使得多种金融工具可以同步发展,增强其在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辨识度,防范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多样化,为企业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提供更多的选择。
积极推动符合要求的绿色公司在多层次资金市场融资,鼓励上市绿色公司增资扩股;支持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设立绿色环保板块;作为广西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全力培育绿色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救助绿色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再融资等方式帮助企业进行经济复苏。依托金融科学技术,对各类绿色项目进行准确的识别,使得项目投资与融资的效率得到提高;推进区块链高端技术的运用,确保资金可以精准的流向绿色区域;借助AI技术,辅助绿色金融产品的投资活动,使得绿色金融市场的效率稳步提高[10]。
应结合广西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合其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并让所制定的解决措施切实可行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让绿色金融带动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经济的稳定健康的发展,最终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