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语
(扬州市职业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1976年首次提出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并建立规范的教育生态学。[1]我国学术界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理论研究居多,其中董立均[2]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树立“生态思维”与强化“生态治理”是破解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的两个基本路径;吴迪龙等[3]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展开样态进行探析。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先前六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方法》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内涵。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产是基础,教是核心;校是龙头,企是基础。职业教育应直接服务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提质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有的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视角展开,王朝晖等[4]从校企合作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跨国企业本土化人才开发的路径。这些研究对提高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但这些研究的职业教育属性尚不突出,有待从高职院校这一职业教育类型出发,将来华留学生培养的产教融合工作落到实处。
高职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以政府、产业、社会为支持,通过专业学习、语言交流、文化影响、价值观熏陶等多个层面发挥协同作用。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系统和内部生态系统的协同合力,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外部生态因子和内部生态因子在促进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合力不足、效率不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
目前,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尚存以下问题:一方面,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等外部生态因子尚未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缺少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实施、教师服务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等内部生态因子的效能释放并不充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作为高职留学生教育的外部生态因子,以培养服务于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人才为根本任务。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和减免税费,高职院校要发挥传授知识、技能的优势,企业宜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场所,行业得做好指导和监督。外部生态因子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成熟的风险管控和严格的质量保障,协同创新,推动高职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外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3.1.1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对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外部生态系统来说,要通过建立政府、高校、企业、行业间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第一,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国际技术技能转移办公室明确共享资源的对接方式,通过它来进行组织、沟通和协调,从而促进资源匹配,实现各方信息的互通和透明,促进来华留学生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之间的信息互动与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第二,高职院校要及时促进来华留学生教学与跨国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要以跨国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充分利用自身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阶段性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模式,培养综合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高的留学生技术技能人才。第三,跨国企业要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跨国企业主动接受来华高职留学生参与公司商务年会、海外市场推广、工厂实训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拉近与市场的距离,为国际产能合作储备国际化人才。第四,行业协会要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开发职业技能,指导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起到融合产业链和教育链的作用。
3.1.2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由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在属性、能力和发展目标方面的差异,外部生态系统在协同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首先,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通过构建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及时反馈市场对留学生服务水平的评价。通过市场的反馈来检验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是否准确,从而降低市场风险。其次,建立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由于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外部生态因子并不分布在同一地区和国家,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先进的通信工具来建立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最后,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政府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留学生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捐赠配比专项资金,引导和激励高职院校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建立资金投入与收益相匹配的创新机制。
3.1.3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健全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是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首先,政府要积极提供利好政策,强化资金保障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一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国际学生,为高职院校录取高质量来华留学生奠定政策基础;另一方面,以人才培养绩效为导向,建立多元竞争的来华留学生拨款制度。针对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建立高职院校和学科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并向全社会公布,保证财政拨款和管理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营造以提高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质量文化氛围。其次,行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要从保障跨国企业岗位人才质量为切入点,在关注行业发展诉求的同时,积极参与来华留学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评估,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直接评估的补充,推动“结果性评估”向“形成性教育评价”的转变。最后,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建立在强大的质量文化基础上的内部保障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经验和学业成就方面往往比国家层面的外部驱动更为有效。[5]高职院校要推动质量保障走向质量文化。第一,推进来华留学生质量文化建设,形成长效质量改进机制。在学校形成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制定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或办法,形成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方位保障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良好质量文化氛围。第二,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修订校级来华留学生质量标准,以培养达到国际行业、企业的人才为目标。第三,在校内通过质量评价,不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通过评专业、评课程、评教学、评管理的过程中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文化建设水平。第四,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通过对来华留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记录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友满意度、就业特色等信息,为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提供全方位的参考视角。
随着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不断深入,面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结合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内部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提出国际产业需求为导向的“1+1+X”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产业需求为导向是指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要基于国际产业需求和跨国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具备汉语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1+1+X”是指经过三年的学校培养,对应汉语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获得学历证书、汉语水平考试证书和行业技能证书。高职院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专业设置、课程实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都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展开,通过精细化的设计和整合,帮助来华留学生获得“1+1+X”证书,符合跨国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3.2.1 提高专业设置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耦合度
随着我国国际化建设项目的推进,港口、铁路、公路、管道、电力、通信等行业对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管控、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未根据社会发展进行及时合理地调整,或者因为自身办学资源的限制,调整类型缺乏多元化,因而难以满足我国国际项目建设对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专业结构,助力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一方面,做好国际产业的调研工作,重点围绕我国对外建设项目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开展专业建设,以国际产业需求量身定制、细化专业方向,为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构建动态化的专业调整机制。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将学校办学特色与来华留学生的国家、地区的行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来华留学生人才需求数据库,开展行业调研和数据分析,实施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机制。调整与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实现教学资源与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
3.2.2 课程项目化与跨国企业生产过程相融合
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要与跨国企业的生产过程相融合,建立多元、开放的实践育人体系。积极推动项目化教学,带领学生体验跨国企业的生产过程,帮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首先,校企共同建立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调研跨国企业的生产过程,根据企业的生产模块设置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的项目化设置,体现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在课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课程项目化体系。其次,校企共同设置教学项目。要以“岗位—技能—项目”为主线,调研跨国企业的岗位需求,分析其职业角色,筛选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岗位设置学习情境,细化为面向来华留学生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和核心技能的课程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及校本教材,按学期分阶段进行实施。最后,校企共同参与考评过程。校企共同设计工作过程考核表,按照工作的信息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来细化考核项目;根据考核项目的特点设计不同评价手段,如采用工作页、工作质量评价表、谈话、观察等方式记录不同项目的成绩,并根据考核项目的权重评定成绩,检验课程的学习成效,动态把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实时进展情况。
3.2.3 “双语”与“双师”教师能力双要求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者胜任力模型,从而建立起一支规范化、国际化的“双语+双师”型留学生师资队伍。首先,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师标准等相关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校企合作开发《来华留学生教师专业标准》,加快建立来华留学生教师的培养标准体系,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学水平绩效评价标准,形成来华留学生教师队伍的遴选、退出机制,保障来华留学教师团队的专业教学水平。其次,提升高职教师面向来华留学生国家的语言文化类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高职教师双语教学水平。一方面,应用型专业教师要与语言类专业教师合作,提高高职教师的外语和外国文化、国际法律、国际贸易规则等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定期选拔优秀专业教师参与境外研修,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深化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师”能力要求。一方面,鼓励精通外语的企业、行业专家担任留学生专业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企业与院校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良性流动。另一方面,帮助高职来华留学生教师快速掌握国际产业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更新工艺、职业要求和规范等知识。
3.2.4 “X”证书与跨国企业岗位相适应
来华留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也是其服务于跨国企业的核心能力。以产业需求、企业职业岗位(群)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的“X”证书的开发和考评是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重要抓手。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国际产业需求、岗位(群)要求,联合产业和企业分等级开发“X”证书,保证其始终对应国际产业需求。其次,跨国企业和行业要充分参与到来华留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中来。企业和行业联合高职院校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提供培训场地、师资,保证对来华留学生的技能培训始终对应产业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再次,按“1+X证书制度”要求建立来华留学生专业课程体系,将留学生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相融合,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对应,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过程相统筹,专业课程考核与技能等级评价相衔接。
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发挥自身特色,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视角,培养好服务于我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