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萍
(平度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青岛 266700)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根据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能有效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安全运行,是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政府资产管理制度和要求的重要体现,更是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单位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如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业务不熟练,资产管理工作在有些方面存在着问题:现有的个别资产长期闲置不能充分利用;新购置资产质量低劣试用期短,造成了资产不必要的浪费;需要维护的资产没有及时进行维修维护,在使用中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资产损坏或报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极易给资产使用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现有资产安全高效地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中,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规定的人员职责不清、权限不够明确。虽然政府部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做到规范健全,但由于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小,人员较少,一人身兼多职,各人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制定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很健全不完善,因而其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日常实施中,一些不足之处体现的是: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之前,不去考虑现有的资产已经满足单位现状的需要,不充分的进行调查论证,所采购的资产与单位现有的资产重复,极易造成资金浪费。采购申请人与采购人由同一人担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使采购的资产有的质量低劣但价格虚高,其利用率低下,造成了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可以有效防止现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资产的购置不太重视成本的高低,其购置资金多数来源于上级补助和财政拨款,无形之中个别单位负责人在购置资产时不太注重购置费用的高低,现有的资产长期闲置不能充分利用,不能发挥效用;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资产毁损的现象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资产管理现状的好坏没有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管理资产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有些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因身兼多职,工作总量大,资产管理业务不是很熟练,管理意识欠缺,工作中存在着懈怠思想的问题。资产使用人员对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不够重视,存在着资产毁损的现象;因为没有有效制度的制约,导致有少数批量购置单位价值小的固定资产,在流动使用中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变更卡片信息,去向不明。上述问题未能引起管理人员和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极易造成单位资产的流失。
现实工作中,个别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实物登记信息不准确不详细;卡片信息与实物型号不相符;平时资产在调用时,没有经过资产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的确认,随意调用给日后的盘点带来麻烦;资产使用人员调离后,管理人员不及时变更资产卡片信息,加大了后期固定资产盘点的难度,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清查时费时费力。以上原因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现象,资产的实际数量和金额与账目不相符。因为业务水平等影响,管理人员不重视报废资产及时处置,嫌资产报废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使单位的一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仍然在账,以上原因造成资产实物价值与账目不相符的情况,生成的资产年度报表质量不高,单位领导人员不能了解详实的固定资产情况。
在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人员是身兼多职,业务能力不高,对固定资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是很认真。个别财务人员的业务不熟练,账务处理能力也有不足,平日不能与资产管理人员很好的协调沟通,因资产管理人员录入系统的折旧年限、人员信息等存在错误,财务人员没有及时与资产管理人员核对,导致了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数额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1.制定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制度
要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首先制定出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也不是千篇一律,各单位要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利于本单位特点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体现全面性与重要性,制衡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管理固定资产的相关人员要考虑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要规范设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或权责过于集中的问题,在管理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做到申请、购置、验收、付款程序合法合规。做到资产的管理人与使用人义务和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管理保护好资产。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规定,在采购前,经过领导层面的集体研究,制定合理的购置计划。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购置申请,购置申请得到批准后,财务部门根据现有资金数额做出购置预算。采购部门根据购置资产的特点,确定采取的购置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和询价,选择适合的一种方式购置。购置的资产要保证质量,经资产管理员验收合格后,对资产进行登记入库,入库资产信息要真实完整。财务部门对验收合格的资产支付款项,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同步入账,确保账账相符。
2.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设置专管部门,配置专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资产的入账、领用、归还要及时登记,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清点,清点后及时和财务部门对账,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定期维护,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损坏和丢失的现象。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让资产管理人员认识到管理好单位资产,保证其安全完整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加强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制定绩效评估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加强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定期清查的重要性认识,在资产管理中发现资产非正常损坏、流失等问题时,要及时查明原因,报告单位业务主管人员,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保护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发现资产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解决,在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性能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固定资产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是为单位开展日常业务、活动服务的,使用单位要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及账目与实物相符。根据政府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下,单位需配备好管理资产的相关人员,工作人员之间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管理好单位的固定资产,及时对新上岗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规模小,人员较少,更应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管理,使其熟练掌握业务,理顺资产从购置到处置的手续,保证手续合法合规。新购置资产记账与财务人员记账要同步,卡片信息要完整准确。毁损的资产要按照财政报废要求程序及时报废,资产使用信息变动及时变更卡片信息,管理人员要定期地进行资产盘点,保证资产实物与账目相符。如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管理好单位固定资产,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平时加强财务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法律意识;多进行业务培训,使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共同提高,在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资产管理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完美衔接,确保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数据准确有效,保证了固定资产数据的准确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详实的数据。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由合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单位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单位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定能建立起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人员管理的资产管理体系。在资产管理中,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控制每项资产从购置到处置的全过程,在日常运行中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