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改革创新性实践

2021-11-30 15:55李玫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精神高职

李玫谕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75000)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中华文明五千年流淌的智慧,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的血脉烙印,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撑,每一个中国人都理应了解、熟悉、掌握,而且坚信、坚守。那么,我们高职院校该以怎样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厚植文化的沃土,涵养民族的根与魂,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尤其是如何实现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与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之间的深度融合及良性互动?笔者就此谈一点浅见。

1 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021年开春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要求全国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1]。

贯彻和执行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教育思想,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公共基础必修课,可以说是一份非常有魄力、有远见、有情怀的责任和担当。而且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必然有其特定的差异性。

从学情分析来看,通过长期在高职院校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长期接触大量形形色色的高职学生,笔者发现:虽然学生的专业、爱好、资质、性情等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而深入的了解、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润泽的客观事实却是如出一辙,而且长期以来这种情况从未改变过。特别是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其后续的学习生活基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绝缘,这就直接导致,一个用母语思维和交流的青年学生,对祖国文化缺少基本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内涵的领悟,自然谈不上对祖国的发展和命运真正入脑入心的理解,那么所谓的理想信念塑造,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容易浮于表层,这对于他们日后步入社会做人做事是有负面影响的。

从学科自身来说,中国文化概论在本科院校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丰厚的教学积累,但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方式、专业要求、发展方向来看,并不完全适合借用。高职院校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尚属起步,教学及教材研究涉及较少。通过对国内高校出版使用的《中国文化概论》的大量分析研究,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两头偏的现象:一是国内本科院校的教材普遍比较注重学科性、学术型,对高职学生来说往往显得体系庞大、内容繁琐冗长,容易导致学习枯燥无味;二是国内高职院校目前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数目稀少,类型单一,且编写内容相对单薄浅显,不能够真正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目前基本还是一个空白领域。但空白恰恰意味着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机遇,亟需我们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性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从而更好地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笔者认为:公共基础课一定要打开胸怀去拥抱学校所有的专业建设,要为专业建设服务,要为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应着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的,符合高职类型教育特色,并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建设模式,形成中国文化概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的高职方案。

2 课程建设的特色和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任务是回答好“四个讲清楚”,即:“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

比如说我们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是什么?我们站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把它讲清楚,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什么?我们中华文化的特殊优势,突出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根植中国文化的沃土?这些都是我们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总任务。也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应成为现在乃至未来我们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以及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通过长期结合教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对此作了一些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2.1 深入阐发文化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目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国情也决定了我们没法向西方照搬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定义。这个定义是基于现在的立场、对当代的思考和国家的发展状况、实际需要。毋庸置疑,中华文明的智慧可以为我们今天提供非常好的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总结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核心命题、基本学理和观察视角。中国人是怎么看问题的?中国人是怎么构建自己与他人、社会,乃至与天地、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这是有待我们思考的。勾勒出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模式和历史经验,是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教育工作者应担当的历史使命。

于中国文化而言,首要应解决的是“中国文化是什么”,而不是“中国文化有什么”。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国文化有诗词戏曲、有学术文艺、有科技教育、有宗教哲学、有书法绘画等等,但所有这些背后凝聚的几千年的精神主题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根与魂。所以我们应侧重于探讨、分析和总结一以贯之的思想、精神、观念和方法等,即我们研究文化不是去研究文化的形式,而是研究文化形式背后的核心的理念和内在精神。这是我们今天传承中国文化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意见》,列出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3条重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就需要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和传承。所谓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中最本质、最重要的思想,也是其他精神的基础、前提。如何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主题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从时代坐标的纵向上来看,必须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发生根本性影响的、民族的、本源性的文化,所以我们不能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时期出现或者发生作用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二,从时代坐标的横向上来看,必须是在中国文化不同领域都发生根本性影响的、各民族普遍适用的文化,所以我们不能将中国文化范畴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发生作用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中国文化“儒释道”三足鼎立之格局的深入阐述及梳理,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总结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神点眼”,并将这种处于核心层面的精神主题大致归结为2点:一是自我提升是生命价值的主旨意趣;二是整体和谐是生命存在的理想状态。简而言之,就是“道德精神”与“和谐思想”。此两主题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出中国文化之最高精神涵义,这也是中国文化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的最大贡献。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理想和中国人最基本的心性要求;它可以穿越朝代、穿越时代,成为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神力量。我们从此两点出发,才能把握到中国文化最深沉的渊泉。

2.2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这为我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提出了基本原则: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今天中国文化正在世界各地发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自觉地回过头来观察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脉络。思想观念、精神主题和文化形态的目的服务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们中国朝什么地方走,未来会成为什么样,不仅需要我们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梳理以后进行概括和总结,还必须把它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走向现代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必须面对整个世界的融合与巨变,并且积极汇入现代文化发展的总潮流。文化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有治国理政的良方,都不同程度带有农耕文明和宗法制度的痕迹,有其深层的文化母体来源。使古代中国成为“重情轻法”的人情社会,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看,其弊端有可能忽视甚至是损害社会公正公平。随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转型的深入,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公民社会、法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不再简单地靠人情,而是靠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来维持。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与其说是物质的现代化、交通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不如说它是人的现代化。只有人开始转变成现代公民,中国才真正意义进入到现代社会,所以我们传统的很多观点及其表述方式是需要转化的。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中国人的价值共识是什么?价值是人的底线、立场,价值共识就是我们会用生命去维护的理念。在传统中国,中华民族用“仁义礼智信”作为价值共识,实际上准确地概括了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界独立,能够形成群体,能够合作,能够有绵延不绝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实际上就是5个基本的道德共识,成为中国人道德评判的标准。这5个共识成为了中国人评价国内外一切关系的基本标准。纵观中国历史,这一标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圈。时至今日,这5个标准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跨越时空然其精神内核依存,只是呈现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需要通过现代运用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放在现实语境中,从个人的角度来理解:仁——能善良,义——有担当,礼——懂规矩,智——明事理,信——讲诚信。文化价值在于滋养精神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我们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家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科技创新最前沿、脱贫攻坚战场上、抗击疫情第一线,都得到了生动体现[3]。这需要我们在今天的教学中用现代眼光对它们进行解读,用身边正在发生的人和事给学生们进行阐释。

2.3 国际视野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观照与文化互鉴

21世纪是个非同寻常的世纪。随着这个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文明对话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普及,把世界连成了一片,因而不同文化之间日趋加深的互相影响与交流将不可避免。今天的文化传承,更需要体现“全球意识”和有继承的创新。“全球意识”(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看待文化的发展)和“寻根意识”(发挥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两个方面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反映这个时代的要求,就要游离出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这样的文化不可能有生命力。但是,如果没有“寻根意识”,就不可能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没有特色的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总是有限的。所以,今日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定要把这两种意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4]。

《意见》的基本原则亦指出: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要真实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同时力求用现代眼光分析传统文化的复杂构成与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比与互鉴东西方文化,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我们文化的价值,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阔文化视野,加强对全球化视野下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吸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揭示和现代价值之发掘,帮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成果、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操。

2.4 凸显高职特点和地域特色。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结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大多由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来说,建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与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之间的深度融合及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更需要一个能够沉静下来、耐心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存在一些误区,诸如:盲目将高职院校文化定位“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文化模式,使高职院校文化传承成为本科高校大学文化的“克隆”或“微缩”;脱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出现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观察视角。

一是强化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留下来的不仅仅有孔孟老庄这些传世伟人的思想精华,秦皇汉武所筑下的万里长城,久诵成韵的唐诗宋词,劳动人民智慧下的四大发明,还有至今看来依旧是灿烂的工艺文明与至诚至臻的匠人精神。在2021年初李克强总理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人对工匠精神回归的呼吁也变得尤为频繁和迫切。与此同时,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传承有一个内在要求就是科学精神。通常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复古、穿汉服、穿唐装,这些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表面化,所以有人会批评我们的文化不讲科学。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科学精神非常突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来在数学、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经验、智慧、表述方式进行勾勒,比如中国古代的数学、物理学,物理学中的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的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它的成果等等,以及烧瓷、冶金、酿酒、炼丹这些基于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创造,还有最值得称道的中医学及其养生文化。所以我们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科技系统、丰硕成果以及近现代发展停滞的原因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

二是突出地域特点。当前突出地域和行业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结合地域特点深度打造富有特色的课程亮点,也是我们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相融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时代价值的有效途径。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结合人才培养有特色地创新,将富有地域特色的“茶马古道”文化传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茶马古道”专题内容,精心设计打造了“古道—商道—心道”教学模块,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更接地气,也使学生更加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积极主动担当使命,充分发扬“和平合作、开发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十六字精神,成为继承传统、放眼世界、走向未来的现代中国人。另外,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人称道的“西南联大精神”,可谓是中国文化精神在特殊的抗战背景下在西南边陲的灿烂绽放,是先秦“士君子”精神在近代的延续和演绎。我们将其作为地域文化因素纳入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开辟“爱国奋进的丰碑——西南联大精神传承”专题内容。其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特色精神文化,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补充,亦是我们今天传承文化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是凸显行业特色。新的育人观、教育观向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征与使命。凸显行业特色,传承和弘扬行业优秀精神文化,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云南近代史上享誉盛名的“滇缅公路”“南侨机工”“驼峰航线”,曾经站在国际合作的最前沿担当中华民族存续的重任,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鲜活呈现。我们在教学中开辟了一系列富有行业特色的专题内容:“血肉筑成的辉煌——滇缅公路精神传承”“众志成城的壮歌——南侨机工精神传承”;“国际合作的典范——驼峰航线精神传承”等。这些云南交通优秀文化精神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延伸、丰富与补充,对于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课程教学环节的带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性文化社团活动,使之进校园、进学生生活,鼓励师生共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思、经典展开讨论和学习,丰富拓展校园生活;还可充分借用社会资源,借力发力,比如可以与一些本科院校、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美术馆等机构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开展主题报告会、艺术欣赏、提供实践基地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多渠道、多内容地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转化,从而形成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多元化展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大系统,全方位、系统化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实现人性全面发展,这对于学生整体人生的发展而言显然是一种更加深沉的、有持续力的、趋向正面积极的教育力量的体现。

猜你喜欢
中华精神高职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