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1)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可见,以家国情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与深远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了后备力量、凝聚了思想共识。
概而言之,家国情怀体现为个体对社会共同体的高度认同与真挚热爱,衍生为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自信心,具体表现为个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即自觉将自身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唤起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担当,并淬炼为爱国主义情感。概括来说,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辩证统一于理论、价值、情感、实践四个维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个人、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并将之系统化、理论化为“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伦理思想。以传统家国理念为理论基础的家国情怀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过程始终,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家国情怀在理论构成上具有同源性。一方面,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同属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精神财富,都来源于劳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也都是维系全国上下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纽带,发挥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在精神特性上存在相似之处,二者最终都指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依存关系,认为家是国的基础,而国是家的延伸。理论上的共通必然要求实践上的一致,即强调个人要正确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自觉将个人发展熔铸于民族、国家进步的宏伟征程中。因此,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论发端与思想脉络上存在内在同源性。
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潜藏着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取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价值范畴中亘古不变的重要主题,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也是价值主体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一般而言,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符合自身需要与认知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指导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根本规范与抉择依据。价值观念决定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引导主体形成相应价值取向。换言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而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内蕴着的价值观念具有相通性。正是基于对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价值次序,价值主体才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作出正确价值选择。具有浓厚家国情怀与高度爱国主义情感的价值主体,会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大义发生冲突时将民族、国家放置于首位,从而科学处理好义与利、善与恶、美与丑的关系。也正因如此,价值主体才会作出“先大我,后小我”的价值判断,才会生成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价值选择,才会在物质横流、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中坚守爱国本心和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来源于社会成员对民族与国家深沉、浓郁的情感,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的高度统一。而家国情怀作为情感样态的范畴组成,与爱国主义在情感维度上互联互通、同频共振。一方面,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都凝结着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与国家的深厚情感。这份深沉而持久的情感不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更包含着对骨肉同胞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具体化为肩负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落实。另一方面,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典范的生动体现。从古代传统士大夫对“内圣外王”“格物致知”“兼济天下”的执着追求,到新时代人民至上、人民主体的原则体现,都可见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人民倡导道德完满、人格升华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2]可见,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德性素养,二者在情感维度上具有同频共振性。
家国情怀具有动态性、历时性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精神样态与实践形式。在古代中国,家国情怀集中体现为“个人-家庭-社会-天下”的逻辑递进关系,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段时期也有着无数为了民族与国家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英雄人物,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敢于直谏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于国家的文天祥;从“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忧国忧民的陆游,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视死如归的徐锡麟,这些慷慨悲歌所折射的深厚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致力于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是这一时期家国情怀的主旨所在。家国情怀淬炼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中,升华于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壮举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等等豪情誓言是对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新时代,爱国主义依然是家国情怀的注解与写照。2020年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最美逆行者”,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毅然决然肩负起民族与国家赋予的重担,以模范行为与先进事迹为家国情怀注入了时代光芒。可见,爱家与爱国相统一是家国情怀一以贯之的基本遵循,尽管家国情怀的内涵要义与价值意蕴随着时代变迁、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但爱国主义作为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却始终不变。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生成的思想源泉与精神根脉,爱国主义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与本质表达。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在理论、价值、情感与实践方面存在广泛融通之处,因而以家国情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理论必然性与实践必要性。
生成爱国主义情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因而以家国情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然也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应当也必须契合高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以“知、情、意、行”传导顺序来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知”是“情”“意”“行”的思维起点与开端,因而认知是产生情感与意志并最终有效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前提与基础。认知教育也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后续环节的初始环节,具有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围绕认知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进行国情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构成、历史传统、风俗文化、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等。家国情怀不是封闭孤立的概念,仅仅囿于“家”便难以形成对“国”的全面把握,而唯有对“国”有清楚认知才能在此基础上催生出爱国情感与意志,为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铺垫。其次是进行关于爱国主义实质与内容的教育,使高校大学生明晰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更好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要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并科学领悟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统一,切不可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具备对民族与国家的全面了解,才能于家国情怀中延伸爱国主义情感。
“情”是“知”的升华,立足于“知”又指向“意”与“行”。“情”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决定着是否能在高校大学生心灵沃土中滋生出爱国主义情感生根发芽的精神种子。从本质上看,家国情怀属于情感范畴,作为一种先进积极且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情感类型,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情感具有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重要关系,以家国情怀增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天然优势。由于“情”以“知”为始,所以决定了爱国主义情感不是纯粹感性形式的宣泄,而是内蕴理性色彩且兼具感性特征的情感模式。家国情怀亦是如此,其来源于劳动人民进取奋斗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发展形式赋予了家国情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与永久活力。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个人发展、民族大义、国家命运三维立体的有机结合,是立足大局又关照个体的精神支柱。以家国情怀涵养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能够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效率,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胜于有痕中厚植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意”以“知”“情”为基础,是转化为“行”的最后阶段。换言之,强国之志是对爱国之情的发展与升华,是将停留于感性朦胧阶段的朴素情感上升为坚定意志与理想信念的必然结果,也是弘扬家国情怀并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认知因素。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依据教书育人规律、教育对象成长发展规律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自身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时,就会自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就会在长期磨砺中凝结出报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仅如此,强国之志往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长远性特征,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从这个层面看,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的真挚情感,还包含着立志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建功立业、添砖加瓦的坚定意志,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是意志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家国情怀不是无端产生的,而是中华民族作为最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民族,在几千年风雨飘摇中锻造而成的强大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火种,也是激发强国之志的价值基石。
“行”是思维发展过程的终点,也是“知”“情”“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中介桥梁。爱国主义情感作为意识范畴,具有内蕴性,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得以彰显。家国情怀既来源于实践,又升华于实践,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国行为的重要积淀。以家国情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主要是由于家国情怀原本就具有直接现实性,要求爱国主义情感具体化为爱国主义行为,在知行一体中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行之有效的现实路径是传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落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而教育路径铺设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益与质量。因此,探讨家国情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理论知识与本领才干不仅是爱国主义情感生成的前提与基础,更是理性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保障。要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大时域相统一中涵育家国情怀,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首先,要回溯历史,以古鉴今。一方面,积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了解并把握我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才能身临其境地感悟新时代的来之不易。不仅如此,高校大学生还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抵制一切丑化、歪曲、抹黑我国历史的丑恶行径,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其次,要立足现实,把握实际。应通过深入进行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了解家国情况,明晰我国正处于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握国际国内社会新形势。最后,要放眼未来,科学预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深刻领会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研判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趋势,紧抓机遇,积极作为。
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精神生成的思想基础,而爱国主义是家国情怀的浓缩体现,厚植家国情怀是厚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品德修为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要深入挖掘重大历史纪念活动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与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如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改革开放周年纪念、伟人诞辰纪念,以及“八一”建军节、“五四青年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做好相应宣传组织工作。其次,要重视运用仪式礼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关于解读并宣传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的内容,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对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的敬畏之心。再次,充分发挥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在品德修为方面的涵育功能。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深刻认识,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弘扬家国情怀。同时,在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青年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中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内蕴着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真挚情感,还包括着社会成员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国意志。首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通过对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内涵要义、核心内容、战略意义的全面解读,深化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同,使高校大学生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要着眼点。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涵养必然转化为对国家美好未来、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定理想信念。再次,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投身国家建设的雄心壮志。家国情怀意指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联系,高校大学生要充分领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自身理想熔铸于国家梦想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3]一方面,高校要广泛组织落实各项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包括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开展军事演习、冬令营、夏令营、重走“长征路”、暑期“三下乡”等各项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深刻了解,鼓励高校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到祖国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创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并以此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