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融合

2021-11-30 14:26
山西青年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教师心理

李 晶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健康第一”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思想,而这里强调的健康不单单是身体上的健康,同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高校的体育教育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每位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付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着抵抗情绪,认为体育课程枯燥乏味,并抱有消极态度。对体育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也缺乏先进性与科学性,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促进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的有机融合,促进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一)符合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或运动员会受生理、疾病和心态疲劳等因素难以正常参与身体训练与体育学习。这时,如果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指导与教学,会直接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想要达到训练标准,就必须要展开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压力,还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学生就很容易出现疲惫心理,这时就需予以心理训练,才能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展开。[1]

(二)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实际上,体育教学的展开并不是十分容易的,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复杂性。体育课程需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掌握动作技能信息,并通过身体运动形式将这些动作信息全面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学习体育的过程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掌握过程,还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过程。针对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为了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就需要注重智力与体力的相互结合,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心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身体机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任何活动的参与都需要具备心理动因,且心理动因还会直接影响活动的进展情况与完成情况。对体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也有着自身的心理动因。当前常见的消极心理动因主要包括:因紧张而出现的恐惧心理;课堂和训练中注意力的不集中,从而产生的松懈心理;因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的消沉心理等等。学生一旦出现这些心理障碍,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动作散乱、纪律涣散等问题,并产生疲劳感与慌乱,进一步影响教学的顺利展开与目标的顺利完成;在参与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动作不标准和僵硬等问题,参与的积极性也会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认识到是由不良心理状态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就需通过心理训练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体育教学中心理训练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融入效果不佳

实际上,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心理学有着一定了解,但针对心理训练的实际实施方法并不熟悉。这就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心理训练的融入并没有什么效果,及时采用了有效的融入方法也没有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反而给体育教学增加了教学负荷,还容易使大学生忽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2]

(二)认为心理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同的

当前,不少体育教师对心理训练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心理训练的确与思想教育工作有着相同之处,都需要和同学展开积极交流与深入沟通。这就使得不少体育教师将心理训练当作思想教育,这就是体育教师对心理训练的认知误区。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障碍给予解决,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态与情绪,增强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并调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不良认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增强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大方向上来说,心理训练并不能解决道德观念问题,而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由这可以看出,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本质区别,因此,体育教师并不能混淆这两种工作,只有打破了认知误区才能正确地展开教学活动。

(三)认为只有专业的心理训练才能取得成效

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课程属于新的课题,即使相关单位已经建立了心理训练中心,并发行了相关教学书籍,但实际上心理训练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与完善。不少体育教师从这一角度出发,在自身的认知中将心理训练的难度升级,认为想要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需要具备专业的场地与技巧,否则难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成效。实际上这一认识是错误的,是不全面的。在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心理训练与体育训练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联系,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心态与情绪变化,给予学生正确的、积极的心理辅导和指导,便能取得较好的心理训练效果,只有勇敢尝试,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策略与完善内容,就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与心理课堂。

三、高校体育训练和心理训练有效融合的途径

对大学生来说,体育训练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形式,通过体育训练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生理机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反应能力,还能使情绪状态得到调节,磨炼学生的意志,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课程。为了能够保障体育训练课程的顺利展开,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就需注重同心理训练有机融合起来。[3]

(一)融入将心理训练为目标的体育训练内容

1.团队精神的训练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就需注重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心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竞争性与对抗性的活动项目。这样一来,还可以通过活动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经实践表明,团队精神的训练可以有效刺激参与者的心理,促使每一位参与者心理与行为的质变。明确共同目标是团队精神的重要特征,每一位参与者在竞争活动中,都会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断努力,通过合力来完成这一目标。这样的活动项目有很多,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比赛活动,都能够起到较好的团队精神训练效果。

2.意志力的训练

体育教师可以将一些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展开合理安排,就拿三千米耐力跑来说,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类项目起一个更具备激励性的名称,比如“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等,使学生在参与这一类项目之前就有一个心理建设,将完成运动项目作为磨炼意志力的过程。

3.自信心的训练

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转变学生对训练的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抱着自信、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积极展现自身特长。除此之外,想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就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只有艺高的人才才能具备高的胆量与自信心。这时,学生对运动技巧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技能的掌握,在日常体育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勤加练习。

4.抗挫折的训练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抗挫折能力都是重要的心理技能,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体育教师要重视抗挫折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抗挫折心态的培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阶段性的训练总结中,采用直面批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评。针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缺点进行直面讲评。讲评的内容需要有理有据,且实事求是;在批评时要态度诚恳,保持庄重的气氛。

5.消除紧张心理的训练

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紧张情绪,有时是因为运动本身就较为复杂或具备危险性,有时是因为各种形式的比赛与考核从而引发的紧张情绪。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展开心理训练。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轻松、优美的示范来抓住学生的注意视线,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从而有效减少紧张情绪。此外,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多组织教学比赛来训练学生的战术与技术,从而消除学生面对比赛与考核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能增强学生面对比赛环境的情绪适应能力。

(二)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心理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方面起到的影响作用,提升对心理训练的重视,并严格运用心理学原理,将心理学科学原理作为训练活动展开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心理训练效果。就拿长跑训练举例来说,由于长跑训练的量比较大,训练的条件也较为艰苦,不少大学生对长跑训练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和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心理引导,将长跑的终极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因为小目标的实现较为容易,更能给学生一些信心激励。与此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处于疲劳点时,要及时利用鼓励性语言来暗示学生,比如“加油”“即将胜利了”等语句,起到增强信心的暗示效果。再比如,体育教师在展开心理训练时,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人行为意识的形成是循环渐进性的,对此,心理训练的展开也要适应行为意识的规律。教师结合体育训练的经验,就会认识到心理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具有耐心。

四、结论

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高校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因此,心理训练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不可或缺,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教师心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