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30 14:04章佳佳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造景古典

□章佳佳 湖州师范学院

一、现代景观设计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中国园林艺术辞典》中这样解释景观:“景观是人对各种天然与人工景物所感知的景象。一般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景观是观赏者主观观赏的客观物体,这就说明景观是人与物、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空间范围来看,景观主要涉及户外空间。从属性来看,景观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因为人类的存在和赋予,又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从现在大量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明显看出,除需要满足优化环境的要求,景观设计还需要具备休憩、游览的功能,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户外活动需求[1]。

我国在景观设计方面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如随着西方很多设计形式、理念的传入,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量的大面积景观广场,而这种空旷、抽象的几何形式的广场设计便是对西方广场设计的模仿。在全球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这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的问题和挑战,也是重要的机遇。

二、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及造景手法

(一)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

园林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形上,利用山石、水、植物、建筑等搭配构成的,具有游、憩、赏、观等多种功能,同时含有诗情画意,有较高的审美层次的艺术载体。中国园林的分类较多,按照持有者身份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主要是中国古代皇室所有的,一般面积辽阔、规模很大;而私家园林的持有者主要是贵族官僚,设计者大多是文人雅士,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私家园林规模较小,比较精致。

园林雏形的出现是在殷、周、秦、汉这一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奴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转为中央集权制,社会生产力迅速提升,因此,囿形成。其特点是范围极其辽阔,主要圈占大量的自然地域,用于满足帝王贵族打猎、通神、游玩、观赏等。到了中央集权制出现的秦汉开始,园林开始由囿发展成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多以雄伟的皇家建筑为主体,非常华丽。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园林历史的转折期。此时虽社会分裂,但人们思想十分活跃,道家、佛学思想盛行,皇家园林有了中轴线规划体制。而这时的私家园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布在城市内,依然保持华贵特色;另一种成为文人名流们隐退的精神家园,多在郊外,其影响着后世私家园林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此时的皇家园林逐渐规范化,而私家园林吸取了各个园林所长,具有文人园林的风格,十分具有诗情画意。

第四阶段即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为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处于领先地位。此时的皇家园林发展成熟,如宋代东京艮岳,结合山水画的意境,采用了山水画布局来组织景观,顺应自然将人工造景与自然之景完美融合。私家园林类型也丰富多样,江南园林则代表了该时期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范围较小,空间变化丰富,体现了“以小见大”乃至“壶中天地”的独有特色。

近代,随着西方园林引进,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影响,如西方建筑开始在私园的局部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园林也随之发展,现代园林多以植物配置为主,建筑占地适度,生态功能逐渐变得重要。

(二)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造景手法

1.造景元素

山石、水、植物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古人为效仿自然,在营建园林时必然会运用这些基本的元素。同时为满足人类基本的居住游赏功能,建筑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造景元素。

私家园林中多有出色的叠石景点,叠石的初衷是以石象征、模拟自然界的雄伟山川。在选择太湖石点景时,讲究“瘦、透、漏、皱”等特点,用人工造景来烘托自然特色,以小幅度的山石打造山峰、山峦、低谷之景。

无水不成园,山因水而活。园林中的水依旧是对自然的提取。例如,西汉上林苑最早的“一池三山”,开凿了“太液池”人工湖,池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用自然元素象征仙境。

植物是自然界最鲜活的元素之一,品种、色彩都式样万千。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植物树木是主调,并且营造者常将植物赋予人格含义,如象征四君子的梅、兰、竹、菊,给园林增添了不同的氛围,凸显了园林较高的审美层次。

2.空间处理

不同于皇家园林,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面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打造“无限”的自然是营造者一直探究的。空间对比是私家园林常用的手法。而空间对比技法多样,营造者一般运用大小、方圆、疏密、虚实对比来突出主景。

虚是无形的,而实是具体有形的。虚实空间的对比可以丰富整个空间层次。园林中的框景、漏景、借景等共同规律都是虚与实的对比。

框景多门框,外框形状多样,有葫芦、花、花瓶等,框景能突出所框的主要实景,与漏窗的漏景类似,漏景多为漏窗。

借景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邻借等,这些借景的手法为突破园林视野的限制,通过无限的景来扩充视觉有限的园林。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这就体现了园林之内可以充分应势借用外部的所有美景,即虚实结合。

3.含蓄意境

李可染曾说:“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之效,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作意境。”意境的营造是园林的重中之重,意境的表达不仅仅是造景元素的简单搭配与设计,最主要的是需要人们赋予其思想情感,最后透露出诗情画意的含蓄意境。

三、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很多造景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然而,两者却有所区别,首先,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士人、文人官僚,他们为逃避仕途上的不如意,转而在园林中寄托壮志和自我情感;而现代景观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大众。其次,由于现代环境问题,景观设计十分注重生态效益。最后,现代化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是现代景观设计常见的、经济便利的使用材料。

因此,现代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需要在满足人们基本的功能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运用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进行创作与创新。

(一)造景元素

现代景观的设计依然脱离不了基本的元素。山石、水、植物、建筑更加符合城市居民的大众化、人性化需求,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在追求基本游憩功能的同时,应注重快捷高效和生态作用,但在材料和手法上并不能照搬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造景元素。以上海世博会中著名的“亩中山水”系列设计为例。其面积为2.7 公顷,为打造“亩中山水”,充分利用了基本的造景元素。场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静宜的竹林,另一部分是六个子园,即凝翠园、石笋园、叠石园、映月园、盆景园和环秀园。其中叠石园的造景采用了基本的山石、水、亭的元素营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将50×100×300 厘米的几何形石材与周围环境结合,对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中的叠石手法进行了提取和创新,打造出了现代化的叠石景点。

(二)空间处理

空间打造是户外景观的重点,如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是现代景观设计不可回避的话题。空间的处理手法多样,中国私家园林营建空间的手法依然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这需要设计者在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践和创新,以丰富人们户外活动。

“亩中山水”系列设计利用植物、假山石块、建筑亭廊、水等造园元素设计了“小中见大”的移步换景的丰富空间,各个子园之间既相互分割,又相互联系。其利用不同形式的墙体、造型优美的亭、曲折的廊道将空间进行衔接,打造相互借景、漏景效果。

(三)含蓄意境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对意境的表达往往十分诗情画意,并融入了思想情感。苏州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是需要意境烘托的。从入口进来,人们透过玻璃便可以看到庭院部分最精彩的景点“片石假山”。这组“片石假山”意义取自“米氏山水”的米芾山水画,以白墙为底,以片石为绘,以水景为依托,结合曲折小桥,赋予了自然山水的意境,远处看去仿佛一幅山水画卷。

结 语

户外活动空间是现代人们的重要生活场所,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景观设计在结合现代需求和技术的同时需要避免趋同化问题。景观设计需要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独有的文化魅力。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的很多造景元素的配置、造景手法、意境的营造都对当代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自然的游憩、观赏空间,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传承和创新。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造景古典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基于水族箱造景与水草养殖探究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狠刹“移石造景”的歪风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苏州私家园林角落空间形态营造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