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模式研究
——以永州市为例

2021-11-30 13:04周晓娟湖南科技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永州市减贫普惠

周晓娟 (湖南科技学院)

■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致力于改善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金融领域主要是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排斥等问题,提高金融普惠覆盖率。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逐利性与包容性之间的不完全调适,传统金融体系下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普惠和脱贫攻坚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十四五”规划,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永州市为例,首先就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数字普惠金融防止返贫、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永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

自2005 年普惠金融的理念形成以来,普惠金融政策产生的减贫效应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Claessens 等[1]研究表明随着普惠金融服务供给的增加,弱势群体参与金融服务的机会也增加了,从而使群众收入提高,减缓贫困;Shiller[2]认为以互联网银行为主的数字普惠金融明显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搜寻和转换成本,促进了金融普惠、减缓贫困;Munyegera 等[3]也表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增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贫困减缓。刘顺平等[4]研究表示,依靠数字技术可以为贫困和长尾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提升减贫脱贫的成功几率;黄倩等[5]通过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减贫的影响,并从收入分配及其增长双重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机制;刘锦怡等[6]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影响机制,并得出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农村贫困的直接机制是互联网信货和互联网保险发展,间接机制为增加个体就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且前者的减贫效果更好。

在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地区视角着手,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永州市实际情况的金融减贫模式,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意见。

■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理论分析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

金融自产生以来,在其系统内,就长期存在着金融排斥,这种排斥现象在贫困弱势群体中表现尤为普遍,这使得金融资源本能上偏离弱势群体。随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普惠金融的出现和应用,为金融边缘的贫困人群提供了可承担的金融服务,使得贫困弱势群体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变。但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间跨度大,各地区间的金融发展水平截然不同,即便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是以社会各阶层均有相同机会享受金融服务,空间上面的不同仍然会使得边远地区的弱势群体很难得到金融服务。这时能够平衡商业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的数字金融出现,为推动普惠金融减贫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途径。

数字普惠金融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汇集处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系列科技,在金融领域中以不违反市场性原则前提下的应用。它的实现基础是金融信息和数字化技术,为社会各群体尤其是一直受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提供全面、方便、公平、正规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二)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理论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明显的特征是低成本、快速度、广覆盖,依赖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从而有效解决传统金融服务的“门槛”约束,提高金融可触及性。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的储蓄业务能够让偏远贫困地区群体获取普通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外的红利,实现现有资金的增值,农村地区群众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购买各种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相应的投资,从中得到利息进而缓解贫困。数字普惠金融还能提升资金配置效果,它将闲散资金聚集并进行专业化的运营,最终将其有效转化为投资,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民提供信贷服务,满足他们在资金融通方面的需求,进而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增加农村群众的收入。同时,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的财政资金得以增加,增加部分的资金可用于补助农村贫困群体,为农民生活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进而增加弱势群体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

■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现状

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在2013 年底,全市认定5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931 个(2016 年合乡并村后为774 个),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数高达68 万人,分别占湖南省的10%、11.6%,均居全省第四位,目前虽然基本实现脱贫,但防返贫工作依然任务艰巨。永州市作为一个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区,很多当地农产品销路不好,农户资金状况堪忧,经济发展落后。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与核心,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金融的落后也限制着永州市的发展。如果只是依赖国家与政府的经济扶贫款项,则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脱贫,所以近几年永州市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需求,增加农村贫困群体金融可得性,让他们拥有获得金融服务的公平机会,着力于金融的创新发展,进而推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其发展生产资金的需求得到保障,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入金融活水。

(二)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面临的问题

政府支持力度仍需加强。在农民的经济支持和补助这一块,政府扶持力度还有提升空间,贫困户因难以满足贷款条件,不能成功贷款,而且贷款笔数和额度仍然十分有限,农村地区难以真正实现产业脱贫。此外,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居民未使用智能手机,甚至部分农民至今尚未接触互联网保险和理财,因此政府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宣传推广仍需加大力度。

金融机构责任感仍需提高。由于农村地区大额存贷业务少,金融机构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没有着力于偏远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为此金融机构应当明确责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方针政策,和政府共同努力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永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减贫对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理念,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为农村地区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得到更好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助力农村地区减贫。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在于提升该地居民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平。永州市部分偏远地区的居民还没有使用数字终端设备,加上金融素养较差、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渠道有限造成对“互联网金融”等概念不甚了解。所以政府应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加大宣讲力度,如建立宣传站点,专门讲解宣传互联网金融知识,同时利用村委会公示栏和印制分发宣传手册等,全方位提升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等模式的使用意愿。“金融+产业”精准发力,充分利用政府的桥梁作用,着力解决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规模化问题,助力金融精准脱贫。

第二,金融机构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责任感。金融机构可因地制宜研发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增加农民的可视收入。现在的金融市场上真正适合农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多,这使得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遇到壁垒。为因此金融机构在大数据技术研发这一块需投入更多精力,通过对农村地区进行大数据分析,发挥其在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结合普惠金融场景化服务,精准定位农村客户群体,智能化将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细分,创造适合当地居民的金融产品。同时简化操作步骤,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达,以高效率满足农村地区普惠金融需求。

猜你喜欢
永州市减贫普惠
永州市大力推进青少年综合实践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初春农忙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扶贫,我们在行动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