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喜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2016年12月7日和8日党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召开,是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宣告意识形态领域“亮剑”后,全党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布局(1)习近平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一系列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如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2016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2016年4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2016年11月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等。中的重要一环。近5年来,习近平在诸多场合,如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2019年3月18日主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20年6月27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回信,等等,都持续谈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系列的讲话,强化了一个问题意识,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凸显了一个主题,即“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体现了一大特点,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把擦亮中国大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作为使命,便抓住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最鲜亮底色”的历史底蕴和现实依据何在?进一步擦亮这一“底色”须抓住哪些主要环节?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311,312.然而,“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317-318.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在重大历史阶段的发展者,从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都是知识分子。而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中国高校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所作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在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同时,深入工农群众中加以传播。他们作为怀着救国救民抱负的先进知识分子,经历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发现了一个能够解释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全新理论宝库: 即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源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生产过程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使他们有了理论自觉,从而从无政府主义、激进民主主义等信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而玩弄辞藻,而是为了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特别重视在工人农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之找到实践力量运用于实际斗争,如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用以培养革命干部的教育机构——上海大学,这成为早期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力图渗透到各类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且以此为纽带形成发展组织的网络。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革命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农村,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成长得更快。基于这种实际状况,毛泽东提出了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位一体”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其中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党在根据地时期,就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史等课程。在延安时期,创立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抗日军政大学以及中央党校等学校,它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诸多著名高校的发端。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高校的成功范例,其鲜亮的底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我们党一方面花费极大精力吸引城市知识分子奔赴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在实践中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以把自己思想和情感转变到无产阶级的立场。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除了依托自己创办的高校深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制度外,还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开辟城市第二战线的斗争中,重视在“国统区”高校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当解放战争已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时,在党的领导下,1948年5月4日上海学生联合会在交大举行纪念“五四”营火晚会,全市150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参加,总办公厅前大草坪上的大型竹制构架上书“民主堡垒”四个大字,似照亮国民党统治区的烟火。这是党长期在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淀的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沿用了民主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运用所掌握的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决定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随后,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尽管各阶段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 强调所有高校都必须对师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即联系当时的革命形势、党的任务和高校师生的思想实际,改变脱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照搬苏联教科书的教学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师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等。到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阶级斗争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加之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抬头,从而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要求,直至“文化大革命”,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使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文化大革命”中期部分高校复校后,整个高等教育教学都围绕扩大化的阶级斗争而展开,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实质上被淹没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突出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对阶级斗争为纲进行了“拨乱反正”,同时明确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和资本主义大学的主要标志。全国高校普遍恢复和办学走上正轨后,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强调在改革开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1985年,以中共中央名义第一次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强调要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为此设置了新的课程体系方案(被称为“85方案”)。
1989年6月,邓小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的最大失误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此后,中共中央以及中宣部、教育部数次下文,强调高校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德育工作,并且逐步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简称“三进”工作)作为中心环节来推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04年,党中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了加强包括高校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五路大军”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并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方案(被称为“05方案”)。同时,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一级学科,有力地支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直属学校党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规划,各省市打造马克思主义示范学院以及各类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计划,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智库,等等。这些举措,加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使得在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在有些学科“失语”、教材“失踪”、论坛“失声”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扭转,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总之,高校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重要贡献,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校中建设马列主义课程并形成制度,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一,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任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任务。这是世界上所有现代高校的一般任务,也是我国许多一流高校追求办学“国际化”的客观依据。然而,如果据此要求高校远离特定的意识形态,则否认了不同国家高校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完成一般任务中的特殊属性。“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6)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现代意义上的高校尽管发源于西方,但它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逻辑,都决定了它的根本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在坚定走向“国际化”的同时,还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这体现在它的办学,“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这“四大服务”,表达了中国办高校的特殊目的。同样为了坚定这一办学方向和体现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1995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了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修改的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些原则乃至法律规定,都决定了中国高校需要继续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
其二,这是由高校是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这一状况决定的。
高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域,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交融交锋方面首当其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中,中国已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而逐步走近中央。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凭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而开创的,这向世界证明,我们创造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另一种现代化文明。本来,各种文明可以平等交流、学习互鉴,但是由于中国道路对西方话语霸权构成了挑战,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当作“幽灵”而遭到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围剿”。尽管其中有多重因素,如不同文化传统造成的价值观冲突,西方媒体因利益至上而对中国的抹黑,等等,但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某些“反马、反共”的政客把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作为推行其“软权力”实现其战略意图的工具,甚至直接用意识形态的渗透培养“第五纵队”。而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当下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并不占优势。因此,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守住意识形态的底线,以摆脱中国“挨骂”的局面,更要为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传播力提供思想理论要素,使我们在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打交道时,不仅有经济实力的“砝码”,而且能占领真理和道义上的“制高点”。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校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的作用。
其三,这是由高校的学术思潮对社会思潮产生的影响决定的。
高校作为生产思想理论的重镇,其对社会思潮乃至政治思潮走向的影响重大。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转型,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结构相比,所有制的多样化决定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差异化,致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民族风俗、个人境遇都存在差异,必然产生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思想一旦同某些群体的实际利益相结合,便会产生利益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被放大而形成冲突,便会形成群体性事件。这时,如果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没有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发声,反而通过经过包装的学术话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激化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根据,那么错误的学术思潮就可能滋生出错误的社会思潮并从而冲击国家的政治思潮。为了发挥高校的文化生产对社会价值观引领的正向作用,需要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作用。
其四,这是由高校应承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责任决定的。
习近平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8)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级人才的机构,高校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就不仅要有提高科学知识传授和文化素养熏陶的能力,更要有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体现对中华优秀文化乃至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承;需要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和优良的校风学风,以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和谐稳定的校园生态,等等。而最重要的,是需要筑牢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安全网,以增强大学生免受错误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潮影响的“免疫力”。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有赖于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总之,中国高校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要使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能占领真理和道义上的“制高点”,要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起到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要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都必须继续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
为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增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党政领导机构和各职能部门以及各院系和教师,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核心问题,是“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9)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这一工作格局的形成,除了需要提高对中国高校特殊属性的自觉意识这一“软实力”,以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这一“硬约束”外,应该抓住可能直接见效的四个主要环节:
其一,强化高校党政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意识。
讲学习,是建设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此后,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继续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一重大任务。习近平指出:“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10)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1-24(2).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好传统,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而创造了百年辉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都是通过学习理论走上革命道路,并在革命生涯中继续学习,从而在历史事变面前坚定信念、义无反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领导的整风运动,就是一次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它解决了党的创始初期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从而使党走向了成熟。全国解放前夕,面对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重新学习的号召。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邓小平也提出重新学习的要求,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52-15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样极为重视理论学习,仅在十八大至十九大的五年里,他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就高达43次,十九大以来已有32次。这些学习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学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具有了历史的纵深视野和世界的宽阔视野。
中国共产党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乃至高校治理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复杂矛盾和风险,依然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看家本领,“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 75.
今天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还要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要“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1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终极关怀的高尚情感品格、超越资产阶级理性主义的彻底批判精神、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忘我牺牲精神,以及学习、吸收和改造人类全部思想文化中一切有价值东西的胸怀,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创立至今依然能占据真理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的根本原因。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可以帮助领导干部更理性地把握中国高校的一般任务和特殊属性的辩证关系,更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融入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
其二,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为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需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练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下简称马理学科)的内功,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习近平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成绩的同时,还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即“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由此造成“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其表现,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标签化”“空泛化”以及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现象。(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这些现象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搞“文字游戏”式的形式主义注释多,某些教材还残存着脱离时代和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话语,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释力不足,对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能力不强,等等,从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的发挥。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须把研究重点从低水平的重复注释转向研究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难题以及提升中国经验,为解释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能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学术基础。
二是拓展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以壮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力量。把马理学科设立为一级学科,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大举措。然而,马理学科不能搞封闭建设,高校应该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理念,即以马理学科为骨干(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俗称小马),以马克思主义分领域研究为支撑(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即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共党史等,俗称中马),以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拓展(宽泛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俗称大马)的学科体系,以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共同承担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责任。
三是加强马理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流互动。马理学科在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应主动介入被其他学科或社会思潮“炒热”的问题,且要善于借鉴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相关研究中所创新的范畴、方法和观点,并彰显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所形成的学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能切实发挥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同时,在学术领域须承认,在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个非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的“中间地带”。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能把其他学科领域没有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问题研究的都推向“反马克思主义”阵营,而应加强与这些学术领域进行必要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廓清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世界文明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领域研究的影响。
其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05方案实施以来,已成为各高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它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改革和建设的外延拓展大于内涵提升,形式探索强于内容深化。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其核心要义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7)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沪宁出席[EB/OL].(2021-07-02)[2021-03-19].http: //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19/c1024-30982117.html.也就是要把思想性、理论性讲出亲和力、针对性,而不是离开思想性、理论性搞外延拓展和形式探索。这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1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思政课在高校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课程,其本质是理论→思想→政治课,即以理论为切入(“知其然”的知识性)、以思想为提升(“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性)、以政治认同为落实(“知其所必然”的政治性)。这是任何其他课程和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取代的。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引入“去思想性、理论性”的歧路,则无异于取消了这门课。而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这也就成为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的重要环节。这一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增强教学内容的优质理论供给,以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尽力避免空泛化、标签化的注释,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社会矛盾加以批判和对现实问题作出解释的能力,使教学内容能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切合时代发展的实际。
二是以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为重点建构教学体系,使大学生从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蕴涵在其中的人民立场、敏锐目光、缜密逻辑乃至语言魅力,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能奠定在科学理论思维和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
总之,思政课要突出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的思想性,尽力避免“泛娱乐化”或“煲心灵鸡汤”的“反理论”倾向,需要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况且这门课是覆盖全校的,因而致力于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一定能为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增色。
其四,发挥各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同向同行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专门强调了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补充,即不仅哲学社会科学,而且“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9)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此后,他总结了发轫于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上海高校探索课程思政的经验,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更明确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2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高校的“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时代新人,应该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 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情怀;既有个性特征,又有社会责任;既有战略思维,又有踏实精神;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等等。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建立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这就找到了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契合点。思政课是显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它提供了认识世界大局和发展大势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还需要各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因为各类课程都存在着隐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元素。同时,通过提炼各类课程中蕴涵的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共同价值追求,可帮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这既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提供了可能性基础,又可避免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的“同质化”。
要形成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需要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相向而行、相辅相成。要引导各类课程的教师树立哲学社会科学不同程度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意识,在介绍西方理论或中国传统文化时,能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加以比较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鉴别能力,从而坚决杜绝把西方某些理论或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糟粕作为解释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基础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应关注其他各类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动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以推进这些资源的运用,并且可以共同开发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导向的新的通识核心课程。
总之,通过抓好强化高校党政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意识,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及发挥各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同向同行作用这四个环节,一定能有效擦亮中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