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慧白璐华蒙贵仕韦冰花莫小美
(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4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感染、劳累、应激时,病毒开始繁殖并由神经侵及皮肤,导致受侵犯的皮肤与神经发生强烈的疼痛和炎症[1]。
常见发病原因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等[2]。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而疱疹消失后,可诱发神经痛等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导致患者难以入眠,给其身心造成严重干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生理与心理受到双重折磨,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3]。
朱璇璇的研究[4]中提到89.6%带状疱疹患者伴有急性疼痛,急性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黄炜[5]等在文中指出多数PNH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予以其心理疏导,对病情有着积极改善作用。带状疱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心理性疼痛敏感度越高,可加重其疼痛感受及负性情绪[6]。那么,对PHN 患者而言,心理干预是否势在必行?
学者尹瑞文[7]等的研究中指出,在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心理干预可提升预后。学者陈玉瑙[8]做过研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王渭玲[9]等对85 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住院日短于常规护理且疼痛程度改善显著。类似的研究,韩铭明[10]经调研所得结果可突出加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秦亚丽[11]的研究中,用随机方法分为心理组和基础组,心理组给予心理支持,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组满意度、SDS 与SAS 评分均优于基础组,说明实施心理护理临床应用价值。多名研究者均认为:优质护理措施后(包含了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疼痛、提高满意度[12-14]。
临床认为,大多数患者心理抑郁的原因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关,特别是老年人,真是这样吗?
熊玉婷[15]在实验中所得结果可说明护理干预能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患病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陆世翠[16]等对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也做了实验,研究组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基础干预,得出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心态的稳定及负性情绪的改善。孙利花[17]等在“基于AIDET 模式的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中指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肤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感染后病毒大量增殖,严重时会侵入神经,会引发后遗神经痛,因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影响,学者康雪莲[18]做了实验,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果表明乙组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优于甲组,说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有效。马宁[19]在“观察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中所得结论为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利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付俊华[20]等选择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10 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2 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学者刘海燕[21]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一文中,选取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12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12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PHN 患者发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急性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加重患者心理抑郁和焦虑的程度,尤其是对于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患者年纪较大,病情恢复较慢,焦虑、失眠、抑郁将会干扰机体正常功能,削弱体质和抗病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现代护理模式认为身心并治,药物治疗固然重要,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效应,所谓治病先治心,既是一个治疗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对PHN 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教育势在必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抑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大大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