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片论

2021-11-30 11:36黄禧祯
关键词:思政课话语现实

黄禧祯

(广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表达当代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话语和宣传教育话语,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心聚力的现实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1]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尤为显著地担当着“育新人”的职责,其课程话语的守正创新,是达成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维度和有效路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话语承载思想又表达思想。话语是言说者的立场、利益和思想等因素之言语内容和言说方式的有机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话语,内在包涵着其育人目标。当下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以及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重语境中,要帮助学生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必须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其话语创新问题。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指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抓住和切中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0-331页。的方法论原则,包涵着对这一课程话语创新的基本要求。以下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引,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话语创新问题作些思考。

一、话语吸引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

在话语实践维度,话语的成效往往取决于言说主体间的互动以及彼此对话语意义的共识性理解,话语的吸引力、解释力和影响力,则是制约人们对话语接受和认同的几个重要因素,这是思考话语创新必须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其中,又以话语吸引力首当其冲。思政课要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应提升其话语魅力。

话题是引起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关注的起点。然而,思政课话题的设置或更新,又受特定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制约,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只考虑话题的新鲜、新颖甚至新奇,更不能为了吸引人而去迎合流行的低俗或者一些学生的趣味偏好。“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12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实践(实际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是我国教育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现实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这双重“需要”,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向互动的时代要求,并以学生成长成才(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可见,思政课的话题能否吸引人,取决于能否满足学生成长成才中解决诸种思想困惑的实际需要。找准和契合学生这一需要,是话题设置的前提和根据。

思政课的话题要贴近和契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世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话题的内核,话题是问题的表述。思政课话题中的“问题”,有理论问题,又有现实问题;有社会发展的问题,又有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有知识性问题,又有思想性、价值性问题,等等。什么问题能够成为课堂上的话题,难以一概而论。然而,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不能疏离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偏离育人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宣传教育“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根本要求。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其一,广泛而深入了解和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找准其“成长中的问题”。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各种需要及其满足程度密切相关,并受到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身心、意识和行为诸多因素制约。教师既要真情关爱学生,关注其“所思、所忧、所盼”,帮助其解决好学习交往、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4]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及其社会性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理解和掌握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特有之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认同与冲突、理性与情感、认知与行动等一系列矛盾及其冲突引致的思想困惑和选择困难,把握其“成长中的问题”,这是话题设置的前提。思政课要提出有吸引力话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及其发展规律这一课题。

其二,善于区分“问题”。问题是现实生活的矛盾及其认知困惑的反映和表现,有多种多样。教师应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和抓住那些反映学生思想实际之根源性、必然性以及迫切性的问题。要善于区分“真问题和假问题”,找到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契合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区分“真实需要的问题和虚假需要的问题”,抓住学生成长成才必须破解的难题;区分“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发现那些出在学生身上而根子扎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区分“具体问题和一般问题”,形成来自现实生活并通过科学抽象之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理论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设计好思政课的话题。

其三,话题中的问题,既要有“新意味”,又要有“新意思”。思政课话题的立意,不能只考虑“意味”或“意趣”,思政课教学有别于排难解纷、心理疏导的个体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辅导,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理论思维能力,帮助其确立科学正确的信念、信仰和信心,解决好“三观”这个根本性问题。这要求教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把既有“意味”又有“意思”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彰显课程话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课堂教学上,不能以随手拈来的“碎片化”问题、吸引眼球的“低俗化”问题、不靠谱的“心灵鸡汤”问题作为话题,否则,思政课就容易在迎合学生的趣味性或功利性的话题引导下,蜕变为低俗媚俗的话语喧哗,忽略甚至丢失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二、话语解释力: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解释现实和说服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说理教育,说服和认同的矛盾,直接制约着教育成效。思政课话语的魅力,不仅源于话题的吸引力,还在于话语的解释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11“事物的根本”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的世界中,就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因而,话语阐释的彻底性,在于以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底层逻辑去阐明事理、指引行动。对思政课来说,就是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透切的”学理逻辑分析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这是解决说服和认同这对矛盾的关键。

由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一是指理论作为一个概念系统的知识体系所表达之事物本身的“道理”(原理)或“思想”,其彻底性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二是作为教学方式的“说理”,其彻底性在于话语的阐释达到明晰透彻的学理逻辑分析。与之相对应,理论中的“道理”是对现实的阐释;说理是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讲清楚“道理”让学生信服或达成某种共识。简言之,话语的解释力,取决于能否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解释现实和说服学生。可见,话语的解释力,并非只是一个语言表达之说理论辩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当然,这也很重要),而是关涉到理论中思想、价值、思维等层面的立场和观点问题,并集中通过言说中对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的阐释表现出来。以往那种教条主义或形式主义倾向的教学中,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大甚至拒斥的根源之一,往往就是理论脱离现实(实际)而彼此成为“两张皮”,理论与现实处于分离相隔状态。因此,提升思政课话语的解释力,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其一,阐明理论与现实“和解”的正确路径。黑格尔认为,哲学必须与现实和经验相一致,以“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5]。这里说的“和解”是指理论(“自觉的理性”)与现实(“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达到本质上内在关联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虽然反对黑格尔把这种“和解”建立在“抽象理性”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态度,但认同哲学要求理论和现实达到辩证统一的思想。马克思进一步把理论和现实“和解”建立在实践中,指出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因此,哲学在内容及其实现方式上,“都要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13。也就是说,应当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解释理论与现实双向互动的辩证关联。一方面,理论要面向现实,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现实问题,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理论又要回到现实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改变现实,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要言之,实践是理论与现实“和解”的基本路径。思政课话语对现实的阐释,应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方法论,把学理逻辑分析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之中,以说明理论和现实矛盾之对立、冲突以及“和解”的表现及其原因和根据,分析其中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让学生在“根本”上理解“理论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的契合机理。由此可见,话语的解释力,在于理论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从而反映和切中现实的矛盾和“要害”之逻辑力量。值得重视的是,理论和现实在实践中相互作用,是理论的现实性(“思想成为现实”)和现实的思想性(“现实趋向思想”)有机统一。因此,思政课无论对现实问题还是理论问题的阐释,都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统一”的方法论,既要重视对现实的反思批判去发现问题,提升学生批判性的辩证思维能力,又要在解决问题中阐明“现实趋于思想”的实践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和坚定理想和信念。这是培养学生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一个着力点。

其二,话语的“特性”(政治性)和“本性”(学理性)相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途径,思政课话语要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站稳以人民为中心、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这是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教化方式的特性,即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因为哲学对现实的批判要“依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7]思政课对现实的阐释采取的是“理论的”方式,即以理服人,重在学理逻辑分析,换言之,学理性是思政课话语的“本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意味着要提升思政课话语的解释力,就要使话语的“特性”和“本性”相协调。一方面,固守话语的政治性。“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8]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牢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是思政课的基本遵循和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又要强化话语的学理性。以理服人,要求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透的学理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好思想实际问题。思想实际问题关涉人的立身之本而非谋生之术,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家国情怀、人类关怀等人生的“根本”问题。抓住和围绕这些实质性问题,把其中一些道理讲清楚、说透切,话语才有解释力,理论方显魅力,学生才会真切体悟到课程使其终身受益的深远价值。

其三,学术、教学、宣传三种话语融会贯通。我国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一个由学科话语、教学话语和宣传话语构成的话语体系。[9]相对来说,三种话语有各自的目标、界域、功能以及表达方式。比如学科话语侧重于理论研究,强调学术性和学理性;教学话语(课程话语)重在教书育人,强调知识性、思想性和价值性;宣传话语旨在思想引导和舆论导向,强调政治性、公共性和实践性。然而,三种话语都归属于理论宣传教育类别。在教学中三者相互支撑和彼此印证,是提升思政课话语解释力一个必要条件。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以学术话语为支撑,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增强话语的思想含量和理论厚重,便于把道理讲清楚、说透彻;同样,思政课融入宣传话语,关注社会民生、治国理政的“热点热词热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拓展国际视野,则能够增强话语的时代性和现实感,便于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反思批判,从中思考和解决好个人成长成才、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等一系列切身利益问题。总之,三种话语融会贯通,有利于话语阐释形成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崇高的价值性。

三、话语影响力:讲求复调式叙事的话语表达策略

话语影响力,反映出人们对话语认同的范围和程度,与话语权密切相关。话语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提升,自然会逐渐产生话语权。话语权作为一种在精神文化上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约束和支配的权威力量,是以人们对话语的价值认同和自愿服从为前提的,并非依靠外力强制、心理操控以至诱惑欺骗而取得的。从根本上说,话语权取决于话语及其阐释的现实性、科学性和价值性,但也同话语表达方式是否适合妥当密切相关。因此,提升话语的影响力,除了增强话语的解释力,还要从话语方式角度去考虑其表达策略。思政课要形成强大的话语影响力,应讲求复调式叙事的话语表达策略。

“复调”又称为“多声部”,原为音乐术语,指由几个独立的音调或声部组成的乐曲。在叙事学中,复调式叙事相对于独白式叙事而言,是指在同一主题的叙事中存在着两重、多重的声音和话语的叙述方式。复调的叙事方式,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特色,对提升思政课的话语影响力有较大作用。以下仅从课堂话语方式和理论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创设师生互动对话的方式和场域。以师生互动对话取代“一言堂”的教师独白,可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学方式变革的强音。师生互动对话,正是复调式叙事的话语表达策略之体现。陶行知先生有一个著名见解是“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10]这里说的“做”指“教学活动”这件事情。思政课中的“做”可看作话语实践。思政课的话语,不仅是教学中师(教)与生(学)联结互动的方式,也是师生共同对理论(话语体系)之致思与施教、阐释与接受、对话与共识的教学过程。因此,不能只考虑“教”,更要突出“学”;不应把课堂教学简单归结为一个学习认知的特殊认识论问题,而应把教学看作一个师生“共在(教学现场)共构(教学情境)、互通(双向沟通)共通(共识性理解)”[11]之话语交往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把忽视学生主体性的“被动式、单向式、接受式”的话语方式,转变为多重语境制约下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式、双向式、参与式”的话语方式。简言之,把单声部“独白”转变为多声部“共奏”(对话);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互动对话的场域。由此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方法论的意义。

注重教材话语、教学话语、“媒介话语”的转换和融通。思政课的理论表达,从语言媒介看有三种:文本(文字语言)、口语(声音语言)、“媒介话语”(视听电子多媒体语言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语言)。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一般经过由教材话语向教案话语转换,再由教案话语向授课话语(口语为主)转换。当下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多重语境中,“互联网+”的教育理念,正促使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深度融合,思政课已逐步走向联通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幕课”“微课”、课内课外、网上网下之“全媒体”的“大思政”话语格局。这也就要求我们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原则,构建理论表达多话语转换和融通的话语机制。

其一,注重教学设计,活用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理论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属性和话语规范,要求教学“用教材教”,落实好理论宣传教育“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责任。然而,“用教材教”不等于照本宣科,不能面面俱到,而要在内容上融通学术话语、教学话语和宣传话语,在形式上采取一切有益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比如议题设置、专题研讨、“研学后教”以及“翻转课堂”等。这就要重视教学设计,做好由“教材话语”向“教案话语”再向“授课话语”的“两次转换”。这也是通过教学设计把学术话语和宣传话语融入到教学话语的重要环节。

其二,强化理论表达中说理教育的本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逻辑分析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叙事有机结合,寻求理论和实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佳结合的理论表达。

其三,促使传统课堂的话语表达和新媒体新技术的话语表达有机结合和转换融通。如同话语媒介发展的技术逻辑一样,从“声音中心”到“文字(书写)中心”再走向“图像(媒介话语)中心”,正成为学生对话语表达的接受方式。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和新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他们的心态、思维、价值观、个性和兴趣。不同语境中,科技向来有“双刃剑”正负双重效应,“碎片化阅读”“感性思维”“非理性的网络广场政治”等,便是人们熟知的新媒体新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认知以及思想、意识和行为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把握新媒体新技术的话语表达方式,并非只是让思政课的话语符合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是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找准其思想困惑的现实需要。当然,也不能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视甚至绝对否定传统思政课“声音中心”的话语表达在说理教育中所具有之互动对话、言传身教以及声情并茂的优势,陷入“新媒体新技术崇拜”。

猜你喜欢
思政课话语现实
画与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漫画:现实背后(下)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