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

2021-11-30 11:23李效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农户

文/李效武(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然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不可或缺的条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提高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度,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着重提及农村金融,国务院、财政部等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扶持农村金融发展[1]。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法规逐步升级,由此让我国农村金融也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农村金融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不规范、农村金融创新力不足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处在发展阶段,在政府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各项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是接下来农村金融发展必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一)金融数量增多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分布越来越广泛,数量不断增多,种类也日益丰富,不仅包括农村信用社,还包括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既让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得到极大丰富,还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从农村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而言,小额信贷业务旨在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基本的经济发展补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补给,以此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并在政府优惠政策、补贴的支持下,不断开拓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

(二)金融机构多元化

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新型特征。金融机构在实际发展中,表现出多元化、灵活性的特征,和过去的金融发展模式相比,当前金融机构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更突出的贡献,同时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并进一步让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趋于丰富,推动了农村小微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金融创新发展

金融机构服务对象重要影响着对金融产品的服务目标及服务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换言之,金融产品实际运作功能、特性通常是依据服务对象实际需求进行确定的,基于此,金融机构结合服务对象实际需求,不断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以此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农村金融业务既包含货币、担保等业务,还包含各式各样保险信用卡、理财产品等业务,进而很好地满足广大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一)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首先,随着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具体而言,农村商品由生产到最终消费每个环节的金融资源配置及对应信用关系的转变,都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伴随封建所有制不断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发展演变,经济形态也发生了显著转变,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成社会化农业大生产,由简单的、原始的农村金融转变成复杂的、社会化的农村金融[3]。为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推出了多样丰富的金融产品。其次,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通常对应着各不相同的金融需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发展重点为推动工业建设,该阶段农业扮演着支持工业发展的角色;而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经济体制的发展转变,农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逐步完善,在过去的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基础上,涌现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等一系列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凭借其特殊优势,重点服务于农村经济。一方面,金融机构凭借其平台优势,可实现对各种闲散资金的有效集中,并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广大农户要想将储蓄转化成投资,就需要利用到金融产品,以及需要来自金融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凭借其中介优势,可扮演资金盈缺双方的中间人角色,有效解决过去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另外,金融机构还可凭借其规模经济优势,有效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提升农村金融市场规范性,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其次,众所周知,农户、乡村企业是农村金融需要的重要主体,而由于资金的有限性,因而需要将有限资金在不同需求主体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而通过对农村金融结构的有效优化,便可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提升资金有效利用率,促进收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通过对农村金融结构的有效优化,还可建立起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此为农户、乡村企业提供更多样丰富、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农村经济增长中,还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金融风险,而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优化可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防范。

三、我国农村经济及金融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颁布实施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2020 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754 亿元,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390 亿斤,比上年增长0.9%,增产113 亿斤,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林业、牧业、渔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不断提升;肉、蛋、菜、果、鱼等产销量也稳居全球第一,人均占有量超出全球平均水平。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218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 元,比上年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趋于均衡。除去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之外,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农村家庭生活迈进新时代。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有力基础。在有序的改革发展中,农村地区现已初步构建起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动,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力军,包括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等金融机构在内的系统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与农村金融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发展完善,推动了农村金融体系工作的规范发展。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不断趋于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成熟。

四、现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制度仍处在发展阶段。信用制度作为金融活动中的基础制度,由于农村信用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大多数农户缺乏良好的信用观念,使得拖欠贷款、不还贷款的情况屡见不鲜。另外,一些乡村企业、村集体经济财务信息制度不够完善,在贷款时不提供真实信息,再加上惩罚手段不够严格,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农村金融市场不规范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农村金融市场仍不够规范,且表现出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农村金融结构不够完善,农户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二是面向农村、农业的金融产品层次低、产品单一,缺乏有效供给;三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支付结算体系、服务方式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农村金融创新力不足

农村金融创新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金融创新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缺乏足够的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符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参与农村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足;二是农村地区高素质金融人才匮乏,使得农村产品开发更新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产品服务农村经济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四)政策性金融覆盖面不广

政策性金融在缓解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投入政策性金融的资金量有限,难以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难以切实解决广大农户及农村经济组织借贷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政策性金融覆盖面不够广泛,使得其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影响了农村金融作用的发挥,进一步使得农村金融难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五、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健全农村金融制度体系

首先,构建健全金融信用体系。地方政府为实现对金融手段的有效利用,应在农村地区加大对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信贷规章等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金融咨询及知识传播活动,提升农户的金融素养[4]。同时,加强对农业信用文化的宣传推广,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此外,制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约束及奖惩机制,相关部门保证信用机制、担保机制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减少农村金融活动中的失信现象。

其次,加强法律建设及监管。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金融法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强化法律约束,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做到从内部自律、外部监管两方面入手,采取有效针对性金融监管手段,不断构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化程度、法制化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最后,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协调作用。为依托农村金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其中应有效发挥自身宏观调控、搭建平台的作用。比如,大力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社会事务,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良性发展。将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纳入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农户自我管理能力。

(二)构建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首先,创新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在一系列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经历长期发展,商业银行已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并可提供多样丰富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为使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应明确其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其业务范围进行有效发挥。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其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客户群体,为此应有效发挥其优势,在农村地区建设分支机构,为广大农户、乡村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5]。对于中国农业银行而言,其主要任务在于创新金融产品、拓宽经营范围,不断推进农村信贷业务地开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积极开展信贷资金发放,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对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而言,其具备分布广泛、了解农户金融需求的优势,因而要充分发挥其各项优势,创新开发可满足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农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其次,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户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政策性金融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一方面应丰富融资途径,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包括寻求邮政储蓄资金的转存,寻求区域筹资渠道,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把握区域发展动向,定向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应拓宽资金使用范围,为收获更理想的支农效果,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提高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关注度,增加农业生产信贷资金,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最后,加大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和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其具备本地化、资金易于管控、信息获取效率高等优势,因而应加大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扶持力度[6]。一方面,应结合信用社经营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推动其有序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采取科学适用的利率政策,适度扩大农村信用合作社存贷利差,以此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盈利性。

(三)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首先,明确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优势。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应明确自身优势及所应肩负的重要职责,协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比如,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其服务对象主要为“三农”和小微企业,主要职责在于为地方农户提供金融支持。村镇银行立足于农村地区实际,对地方农户、企业较为了解,依托其所掌握的各项信息,可基于实际考察、客户信用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最终确定向客户发放贷款与否,对于一些有实际资金需求,但相关贷款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农户,实行灵活的贷款方式,以做到尽可能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问题[7]。在此基础上,村镇银行不断发展特色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其次,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不同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往往各不相同,然而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在对金融产品进行开发时,并不注重考虑农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所推出的金融产品难以切实解决农户的融资问题。鉴于此,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切实推出可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新产品。同时,针对一些农户难以提供抵押物的情况,在设计金融产品时应对贷款条件予以有效优化。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因为一些农户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缺乏良好的金融意识,所以金融机构应积极向农户宣传金融知识,为他们介绍金融产品;并且金融机构在新时期还应推进金融产品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推出在线缴费、小额存贷业务自助办理等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8]。最后,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人才一直较为匮乏。为此,必须要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掌握当地实际情况,应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从业者加强对地方信贷环境、农业生产情况等的有效了解,以此提高对各时间段农户信贷需求的有效认识,实现对放贷情况的优化调整。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从业者应深入农户群体,为他们普及金融知识,对他们进行科学引导,由此让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服务。

六、结束语

为实现经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加大了改革力度。在经济新常态下,一方面要以农村经济组织有序发展为基础,以此不断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改革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及不可控因素,从构建健全农村金融制度体系、构建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不同方面入手,积极促进农村金融的有序健康发展,进而为农村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农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