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统编本教材四上提问策略教学为例

2021-11-30 11:16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陈利坤
青年心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深度意识文本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陈利坤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能够主动、批判性地整合新知识,并以深度理解为起点、以新情境中的迁移为导向、以解决复杂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对学生进行深度思维训练,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获得真知。问题导向分为两种形式:教师质疑和学生质疑。从培养的最终目的来讲,我更倾向于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鼓起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提问策略单元是统编教材四上里的学习策略,尽管四年级的孩子,但因为刚刚换了新教材,之前对于质疑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可能对于质疑的能力和方法理解掌握的并不是很到位,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质疑。在他们的概念当中,可能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质疑就是提问题。也对,也不对。但只要抓住问题这个指向,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统编教材四上的提问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可是一拿到课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发蒙。才四年级的孩子,生字词那么多,生僻的句子也不少,课文又是那么长。能读顺读懂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还是没把握。有办法得上,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教室上《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在进行完生字、词语、朗读这些教学常规后,我让学生就自己阅读产生的疑问列出清单。其实,在我原来的设想中,这也是走一个过场。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都是浮在文字表面上的东西,无法深入研究下去的。到时候我就结合课后的3个问题再加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2个问题也就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了。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我大开眼界,不得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一生问:“为什么那第二粒豌豆一定要飞进太阳里去?”又疑“为什么说那第五粒豌豆掉进裂缝中就变成了一个囚犯?”还有人问:“是不是五粒豌豆都能够落地生根发芽呢?”还有问:“这五粒豌豆最后到底谁走得最远?”“小女孩的病情好转有豌豆的功劳吗?为什么?”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我在课堂上的感受。千万不要质疑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五个问题应该说已经涉及到这篇课文解读的各个方面,情感的、内容的,甚至已经有自己的感悟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状态。要想达到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必须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系统的训练。以往的教学,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需要回答问题即可,即使有问题有时候也得不到有效的回应,久而久之,学生懒得提问题,不屑提问题,更谈不上形成问题意识。教师把问题紧紧握在自己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的课堂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最终形成问题的意识。

(二)创设民主氛围

儿童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这问那,这也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因此,新式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刻板的讲解与记忆,而是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以鼓励为主,一朵云摇动一片云,一双手带起一群手的共舞。而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过分苛责,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勇气投入对问题的重新判断和思索之中。这样,学生才能够持续地投入探索的过程中,并能够最终体会到解决问题以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构建问题情境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善于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还有哪些发明是向动物们学习的?让学生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大胆让学生提问题,这既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提高自己教学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教学相长。

二、培养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在现实的课堂中,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种观念:你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质量、有自己的思考,要有针对性。不能人云亦云,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要在自己的脑海里过滤一遍,筛选出来一定的问题主题。

我认为,提问题之前得想清楚这样几点:你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提。你的问题和课文的学习是否有关联?跟文本学习无关的问题不提。否则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这就延伸出新的问题,那就是提问题的角度,或者说如何提问题才是真问题?才是有质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从文本内容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从文章写法入手,掌握习作技巧;从生活经验入手,开拓学习视野。

以《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为例,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至少可以有这三个问题:科学家为了解开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结果怎样?为什么三次实验,只是详细写了一次实验?我们人类还有哪些发明是向动物们学习的?能解决这三个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我相信,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期坚持训练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的。

归纳起来,一篇文章读下来,你弄明白文章到底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重点写了什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以后我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只有从内容、写法、经验这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发散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问才能更有针对性。

当然,要想学生熟练掌握质疑的方法,还得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不能仅仅是在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尝试质疑,而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尝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整个统编教材的策略单元是有序列的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提问策略只是要求在四年级上册时有所侧重,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策略学习提供铺垫,最终实现深度学习、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筛选问题的价值

掌握了质疑的方法以后,也并不就是高枕无忧了。因为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一个班的学生提的问题加起来就会有好多,那一节课可能连提问题这一关都过不了,何来深度学习?这时候如何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营造一种融洽的提问氛围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思考的空间和提问的余地,还要因势利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主题进行研讨。通过同一主题的研讨,让学生对主题问题的价值进行充分的辩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查询相关资料,仔细研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去粗取精,筛选出问题的价值。以此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掌握文本的重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所发现,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最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和智能的发展。

“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基本流程的一种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模式,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想课型。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就是问题意识、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主题探究为路径,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深度意识文本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