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陈雅婷
“环境可以影响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这可以说是情境教学理念提出的一大依据,并且,从我国历史的角度来看,最早实施“情境教学”的案例,可溯源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圣人之母孟母,为了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举家搬迁,而之后孟子的一番成就和作为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确实对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初衷,也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实际物体、音乐歌曲和语言表达等条件,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深入参与教学环境,提高综合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首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避免课堂注意力涣散,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和体验,让课堂不再枯燥,富有生机和魅力。如教学古诗词、汉语拼音以及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内容时,就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联想和想象,让教学内容变得活跃和生动起来,尤其是在教学古诗词的内容时,多媒体的诗词配画和音频教学情境,足以令小学生如痴如醉,继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次,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检验和考核。智慧、钻研型教师,总是可以积极探索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构建趣味性、体验式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展开尝试和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增长不断得以完善。因此,综合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实施情境教学的方法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这些课文就是我们教师要讲解的重点。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听讲时注意力并不是十分集中,上一秒教师在认真讲课,刚刚转身板书的功夫,学生就可能会在讲台下做“小动作”,这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现象屡禁不止。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达到灵活、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关键奠基时期,且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界和教育界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重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恪尽职责,积极探索情境教学的方法,使其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指导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这篇散文时,首先,通过备课我们可以知晓这是我国近代作家郭沫若先生所写的一篇关于“白鹭”的散文,其中第五自然段“那雪白的蓑毛……黛之一忽则嫌黑”,就重点描写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生活中寻常的事物——“白鹭”所包含的淳朴、自然之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动态PPT的形式展示几组关于白鹭的图片,如白鹭展翅飞翔的姿态、白鹭捕食猎物的姿态以及白鹭休憩时的姿态等,由此营造丰富的视觉学习体验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我们再引导学生寻找本课中学生个人认为写作优美的词句,并分析这些词句优美的地方,激发学生的课文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掌握和品鉴散文的写作技巧,为学生今后写作散文诗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围绕本课《白鹭》,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尝试构建“小练笔”情境,比如,教师提问“本课作者郭沫若先生认为生活中有很多美不胜收的事物,只是人们平时忙于追求金钱和其他的欲望而忽视了这些美好,那么,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美好的呢?它们又好在哪里呢?请你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就此,激发学生思维联想、想象和总结的兴趣,让学生回忆过往生活的种种,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小物身上挖掘“美好”的主题,进而达到写作练笔的学习效果,活跃语文课堂,改变传统课文教学中教师逐字逐词讲解文本内容的态势,让情境教学深入人心。
古诗文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它主要包括古诗、词作以及短篇文言形式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由于这些文学作品都采用了一定形式的文言文,因此,理解起来不太符合小学生的接受和认识规律,如诗文中可能会遇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达意思的词,或者是名词作动词、一词多义等,很多小学生一看到课文中有“之、乎、者、也”就缴械投降,不少语文教师对此现象也是十分头痛。那么,古诗文的教学辅导就没有行之有效的策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可以调动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比如,小学生平时喜欢演绎,做游戏时喜欢“办家家酒”,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演绎整个故事,营造趣味、生动和快乐的演绎情境。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一课时,通过预习课文就可以知晓这篇是一篇文言文,虽然篇幅较短,但从给出的课下注释来看,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此,首先,教师可以一边翻译,一边启发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以往学过的诗文解读方法,来理解这篇课文。当学生成功将课文转译为白话文后,鼓励学生大胆到讲台上演绎这段故事,同学之间相互分析,“为什么卖矛和盾的人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了呢”,就此达到活跃语文课堂,锻炼学生公开舞台演绎的勇气,以及提高学生古代文学作品欣赏和理解能力的目的,更从这个故事中理解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
语文课看似有很多的背诵内容,给学生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学习错觉,但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因势利导,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将学生带入趣味、体验和开放的课堂情境中,由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小学生喜欢做游戏,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游戏,如“猜灯谜”,“四个人抬着一根木头走”,打一个汉字(杰);“多一点水”,打一个汉字(永),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出谜语,看哪位学生思维最灵活,能够猜出更多的答案。又如,还可以组织学生玩词语接龙的游戏,教师来做“龙头”,说出一个词语,如“乘风破浪”,学生就可以根据词尾续接“浪花朵朵”或者是“浪里白条”,第二位学生再续接“条条大路”……如此往复顺延,如果在哪位同学处超过十秒还未给出答案,则需要给全班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由此构建趣味、体验式游戏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缓解学生语文课的学习乏味感和紧张感,让小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心情去探索语文的未知世界。
教学情境可以是在学校内部,也可以是在学校之外。有些课文,比如《圆明园的毁灭》《军神》等,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并不仅限于字词的范畴,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之精神层次的教育才是重中之重。但即使教师懂得这些道理,由于现代生活环境与以往年代相差较多,以及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得这些祖国的花朵根本体会不到课文中所包含的深层情感内涵。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可以向学校领导反映,并做通学生父母方面的思想工作,将情境教学的课堂延伸到校外,带领学生到本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岁月的洗礼和革命的熏陶,让爱国主义教育深深镌刻在孩子的心中,播撒爱国的精神火种,完成课文教学深层解读的任务,促进新一代青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是重要的学习起点,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道德修养的形成,皆是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迎着课程改革之风,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主动改变教学模式,尝试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既能实现文学才能的增长,又能达到开阔视野,提高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目的,为此我们还在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