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强红,尧国民,程禹,舒鸣,王湘,李中波,罗维*
(1.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2.当阳市快乐伙伴宠物诊所,湖北 当阳 443000)
巴贝斯虫为人兽共患性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红细胞内,由蜱传播,引发巴贝斯虫病[1]。巴贝斯虫可感染多种宿主,包括犬、牛、羊和鼠等,犬巴贝斯虫病主要由犬巴贝斯虫、犬韦氏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等感染引起。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和严重贫血,早期病犬出现间歇热,食欲减退和消瘦,容易被宠物主人所忽视,后期犬只黄疸现象加重、食欲废绝、血尿等,严重者导致死亡[2]。由于犬巴贝斯虫病病程短,发病急,且死亡率高,误诊或忽视极容易病情严重,导致病犬死亡。2020年7月20日,笔者接诊一例犬巴贝斯虫病,现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广大宠物医师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雌性泰迪犬,2岁,体重3.3kg。2020年7月20日,宠物主人将其送至宠物店洗澡,相关工作人员发现犬只皮肤黏膜发黄,牙龈苍白且无血色,宠物主人描述该犬在家3日未进食,但饮水增多,且尿液呈深黄色,数周前曾在草地玩耍时被蜱虫叮咬。
对病犬进行临床检测发现其精神沉郁,消瘦,牙龈和其他可视黏膜苍白,无食欲但好饮水,尿液为深黄色,高热(达40.5℃),心率为134次/min,呼吸频率为42次/min。该犬体表无寄生虫(如蜱虫、螨虫等),其粪便中亦未发现可视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由于该犬有蜱虫叮咬史,初步怀疑为犬巴贝斯虫病导致。
耳缘静脉采集病犬静脉血,以兽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发现病犬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为1.6×1012/L,低于正常值(5.5~8.5)×1012/L;红细胞压积低至11.8%(正常值为39%~56%),但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等指标均正常。其结果提示该犬只严重贫血,但未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疾病)。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表明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较高,为189 U/L(正常值为4.4~66 U/L),碱性磷酸酶含量也较高,为288 U/L(正常值低于80 U/L),其他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提示其多脏器(肝脏、肾脏等)出现不同程度损伤。
从犬耳尖末梢采集血液,制备血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植物油,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红细胞内观察到圆籽状虫体,可判定为犬巴贝斯虫。结合临床诊断、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涂片检测结果,最终确诊该犬感染犬巴贝斯虫病,且严重贫血。
招募附近健康犬作为供血犬,通过对供血犬和病犬血液进行交叉配型,确定两者血液不发生凝集现象后,对病犬进行输血治疗,采用专业输血仪器对病犬输血200mL,并住院治疗,随时观察犬只是否有异常状况。
输血前对犬只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其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5mg,防止输血产生排异反应。对犬只进行输血治疗后进行药物驱虫,使用三氮脒(每千克体重3~5mg)进行静脉滴注;其后对犬只肌肉注射止吐针,防止病犬呕吐;对犬只进行抗菌消炎治疗,消炎药为阿奇霉素(每千克体重10mg),抗菌药为甲硝唑(每千克体重5mL)。
此外,由于犬只血液中丙氨酸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给犬只口服丹诺士(主要成分:S-腺苷甲硫氨酸)护肝,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每日1次0.2mg,连续用药1周。
病犬治疗第2天,其精神状况有所好转,食欲基本恢复正常;第3天采集血液进行复查,其红细胞数量恢复至4.65×1012/L,红细胞压积恢复至31.1%,血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少量巴贝斯虫虫体。继续对病犬肌肉注射三氮脒,第5天复查,其血液血常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红细胞镜检未发现有巴贝斯虫虫体,且犬只食欲、尿色和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提示该犬只基本治愈,遂停止治疗。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等感染犬只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3],巴贝斯虫可在病犬红细胞内繁殖,导致其出现贫血和高热等主要临床症状,严重时病犬死亡。对于巴贝斯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血涂片染色镜检、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如ELISA技术),传统的血涂片染色镜检可直接观察到虫体形态特征。一般犬巴贝斯虫病前期红细胞内虫体镜检多为圆点状,后期则为空泡状[4]。本案例中镜检虫体特征为空泡状,且血常规结果也显示该犬只高度贫血,提示为发病后期。
对于犬巴贝斯虫病的防控主要是针对蜱虫,因为蜱虫为该病原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宠物主人应尽可能减少犬只与蜱虫接触的机会,如不让犬只在草地活动、不进树丛或深山等。此外,也应该定期对犬只进行药物驱虫,可选择拜宠爽、福来恩等对犬只进行蜱虫杀灭工作,以减少犬巴贝斯虫病发生的概率[5]。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需要对症治疗,如对犬只进行输血以缓解其贫血症状,饲喂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提高其采食量;其后采用特效药三氮脒、嗜血原虫净等进行药物驱虫,但需严格按照剂量给药,以免造成犬只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