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发展研究

2021-11-30 09:47晏丽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挝汉语孔子

晏丽

普洱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普洱665000

随着中老铁路及双边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国在老挝的文化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期望打造成为连接中南半岛枢纽的战略高度契合。中老两国在开放合作、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促进经济联动增长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老挝国家主席本杨2017年5月11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项目,老中铁路将为老挝实现基础设施、经贸、投资的互联互通以及民心相通,为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作出重要贡献”[1]。但是中国还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借助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育的方式,在老挝民众中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全面、客观认识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一、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老挝高校开办汉语汉语教育教学的历史较短,除老挝国立大学在1996年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外,其他高校都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陆续开设。目前开设汉语教育的高校还有苏发努冯大学、老挝国防学院和老挝苏州大学。

中国教育部自1996年开始派教师来老挝国立大学基础部汉语科教授汉语。目前,该校中文系有教师14名,包括中国公派的汉语教师、国家汉办派遣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和老挝本土教师。“全系共300余名学生,8个教学班,每周22节汉语课、4节英语课、6节老挝语课(老挝语课主要是学习老挝文化、文学、政治学、老挝语基础语法等)”[2]。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和老挝国立大学合办的“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此外,它还作为指定考点定期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和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

2018年7月13日,苏发努冯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两校在汉语培训、学生互访、教师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10月,在经济与旅游学院开设了汉语选修课程,汉语培训规模大大提升。作为老挝北部重要的汉语教学基地,苏发努冯孔子学院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老挝国防学院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收军队学员。国防学院的汉语教学采用“2+2”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国防学院学习,后两年到中国相关院校学习,学员毕业后获得汉语专业专科学历。“1998年至2005年上半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洛阳外国语学院承担援助任务。此后至今,一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昆明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民族干部学院承担援外任务,现由中国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承担援助任务。中方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名汉语教师到该校教授汉语,任期一年”[3]。

老挝苏州大学由苏州大学与老挝中资企业合作,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建的一所高等学府。学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金融,采取“1+3”的教育培养模式,即在老挝学习1年,到苏州大学学习3年。“除通识教育课程按照老挝教育部的规定,必须使用老挝语授课外,其他的专业课程大多使用汉语授课”[4]。此外,老挝苏州大学面向老挝社会开展全方位的的汉语培训。

二、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虽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推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但是在该地区实行的汉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从内部来说,虽然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输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营销品牌”,是文化交流应时而生的互动平台,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孔子学院的发展布局不平衡,发达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多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在全世界的推广媒介,承载的义务不仅仅是教授汉语,满足学员的汉语学习需求,还包括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但目前的孔子学院都过分重视和迎合学员的就业需求,而没有达到语言和文化兼顾传播的理想效果。无论从国家汉办的官方网站,还是网络孔子学院,其在推广对外汉语教学占了孔子学院大多数的宣传版面,而文化交流宣传的版块显得微乎其微,也体现出了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还稍显不足。此外,汉语教育的文化宣传形式单一。信息时代,互联网无疑是引领社会发展最大的引擎,作为以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合作交流为己任的窗口,老挝高校中的“互联网+”的运用还远远不足。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平衡,在教育服务领域方面与一些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外部来说,老挝高校的汉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外国民众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加强与中国合作交流需求的重要举措。但在文化融入的过程中,文化选择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排斥总是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现实利益诉求的不同,以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他者”对汉语教育的认知也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资源大国并不天然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国。资源要成为实力,还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和国家的转化能力。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借助“一带一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提升了其对内对外的舆论引导力。也致他国民众在如此氛围之下,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之产生认同感,同时在无形之中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三、推动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实现孔子学院在老挝高校汉语教育的创新正向功能

从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途径来看,近几年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大众文化交流项目和部分热门文化宣传网络站点等。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孔子学院应该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自身的办学方向与模式,要适应需求、融合发展、服务民众、拓展领域,为中外合作共赢服务。

一是实现孔子学院办学及中国的双重国际定位。中国的国际定位是:“使中国成长成为世界性大国,通过全面参与、全面创新为世界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使中国倡导的各国平等相处、各种多样性自由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出积极效应”。文化在实现这个定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子学院肩负着以汉语教育为媒介,用文化的传播形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最终达到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国的国际定位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平等交往、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尊重对象国的历史、宗教与文化。要根据对方的需要与特点,从海外公众的思维方式与接受心理出发,精心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传播。

二是孔子学院应该通过汉语教育为载体,打造一批品牌活动,形成文化产业链。文化产品要形成品牌效应必须走产业化道路,通过政府统筹、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等多方协力,打造文化产品的规模经营和品牌效应,电影、电视、音乐、艺术等都可如此。孔子学院不能只满足于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迈出国门,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对中华文化进行宣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了解与认识中华文化、理解与接受当代中国发展发挥作用,从而助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是加强老挝孔子学院院校、地区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共享信息与资源,定期组织合作交流,举办汉语教育研讨会,总结学院发展运作状况,共商学院发展大计,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同时,要主动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让致力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中华优秀文化国际传播的企业参与到孔子学院的运行中来,也为老挝与中国进行经贸往来,输送一批具有较好的国际交往能力,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声誉,能经常往来于各国间的汉语人才。

(二)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鼓励开设海外汉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及培训机构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高校要大规模、高质量地培养汉语国际人才,不断增强国际汉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笃厚的中国文化知识,既精通中华文化又知晓老挝国家人文、教育、历史、社会、民风习俗的高水平教师,又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海外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钻研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老挝国家不断增长的汉语教育的需要。优良的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与推动老挝汉语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对外汉语教师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运用流利的外语水平、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娴熟的教学艺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弘扬中华文化,缔结中老友谊,全面提高老挝汉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面对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把握传播趋势,创新传播手段,做大传播平台,让中国声音引发共鸣,让‘一带一路’上的好故事赢得赞誉”[6]。

一方面,要创立“互联网+汉语国际传播”新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设汉语远程学习平台和汉语学习互动网站,加强汉语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使MOOC、微课、翻转课堂成为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汉语传播的技术创新,开发“互联网+”的汉语服务”,开发汉语学习APP,搭建平台在线汉语服务、“互联网+”呼叫中心、移动汉语服务等汉语服务云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搭建汉语服务在线平台,汉语微小说、汉语微电影、汉语学习节目、播放中文歌曲或影视剧等,从而建设构建汉语传播的新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与新华社、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挝国家电视台、老挝国家通讯社等媒体机构互通有无、共同合作,从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中国和老挝毗邻而居,政治制度相通、理念信念相同、奋斗目标一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商贸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加之老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及与中国各领域交流的深入与扩展,汉语在老挝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掀起了老挝汉语学习的热潮。但总体来看,老挝高校汉语教学历史较短,很多高校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才匆忙开设汉语课程以应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难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还稍显不足,汉语教育的文化宣传形式单一,老挝高校中的“互联网+”的运用还远远不足。在文化融入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现实利益诉求的不同,以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他者”对汉语教育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老挝高校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实际,客观分析老挝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实现孔子学院在老挝高校汉语教育的创新正向功能,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自身的办学方向与模式,适应需求、融合发展、服务民众、拓展领域,为中外合作共赢服务。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鼓励开设海外汉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及培训机构,为海外的汉语教育探索更宽、更广的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加速推进汉语国际传播力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既为老挝高校的汉语教育带来新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老挝高校汉语教育存在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新态势,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助力老挝高素质汉语及其他专业精通汉语人才的培养,增进中老友谊,让老挝高校汉语教育抓住“一带一路”合作的历史机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猜你喜欢
老挝汉语孔子
学汉语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