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独立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30 08:45刘俊燕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土地专业

刘俊燕

(新疆农业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落实培养全面发展实用性人才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落实党的直治疆方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少年强则国强。而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则成为各个高等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育都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课做笔记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中效果还可以,但是弊端显而易见: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跟不上。教材更新缓慢,实践能力上不去,使得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不占优势,上岗后感觉吃力,进入社会需要一切重头开始。对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时一种资源浪费。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显得很有必要且与时俱进。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指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产学合作模式。当今社会教育是头等大事,竞争激烈,各个教育部门,大学本科、独立学院、高职中专等教育行业,为寻求自身发展,跟上时代潮流,创新性的采用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企业、学校和学生都能获利的教育方式。

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土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土管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管理学、统计学、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的技术;具备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能够熟练操作应用mapgis、arcgis、苍穹等专业转件的技能;熟悉国家最新关于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调查评价、执法检查、土地变更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时时关注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对于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写作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土地调查评价、土地开发经营管理活动的相关能力;熟悉土地法规与土地政策,具有依法处理土地有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专业工具进行测绘、遥感、定位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应用型独立院校着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毕业后能直接步入用人单位开展工作。当前普通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授课讲解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授课模式。这样培养的大学生掌握的都是书本理论知识,在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找工作中都没有明显竞争力,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从头学习实操技能,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不相适应。当前的传统教育教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年不变,教学大纲不换教材就不变,知识陈旧,教材更新缓慢,经验复制,理论课占比大,实践课流于形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缺乏,考试以分数论英雄,毕业就业没有竞争力,和我国教育目标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还有很大差距。

4.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注重实践的专业,从长远考虑非常适合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优点能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得利效果,不仅能够发挥学校和企业优势,弥补彼此短板,还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实用性人才。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互相扶持,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生产模式创新化,是教育和企业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施方案

5.1 企业进校园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带入校园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校园建立专业实验室作为学习实习场所,企业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筛符合学生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指导教师可以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经验丰富在校教师带队,把企业的一部分生产工作或者项目搬进学校完成。这样就可以建立起理论学习和实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企业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资源,还可以对在校专任教师起到培训的作用,让教师也能与时俱进,掌握工作新动态,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对于企业也能够在进校园的过程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缓解工作压力,间接补充劳动力。对于具体的项目,在学生出色完成后,企业还可以支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公平合理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收入,提高学生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校企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教学模式[1]。

5.2 学习实践交替进行

这种模式主要思路是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分批次进行学校学习,企业上岗,可以按学期或年级轮换。这样就能实现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快更准的找到自己短板,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在实习工作中收的企业正规的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亲自指导,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状态,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感受工作的艰辛不易,体验劳动的成果和价值,对于在校学生是很有价值的学习体验。

5.3 校企互动模式

校企互动模式的实质是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走进教室传授工作技能、方法、时事政策等,学校的授课教室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时间走进合作企业充电提升自己,弥补工作内容实操上的不足。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讲授最新的工作动态,传授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专业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员工也能得到专业教师针对授课的指导,提高表达技能、授课水平、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水平。学生也能在这种校企互动过程中,真实感受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企业工作人员授课不仅能让学生感觉新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动手能力,增强自信息。在寒暑假还会有动力去单位实习,一展身手。这样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2]。

5.4 上岗式合作

优选在校表现良好,成绩出色,喜于动手动脑的学生进入企业竞聘上岗。这些学生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参加专业的岗前技能培训,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可以签订合同上岗,达到求学就业两不误的作用。这样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参加实际工作,又能拿到相应报酬。这不仅对学生自己是全面丰收,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榜样带动的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你追我赶,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上岗的氛围中。

5.5 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保障

减少学生理论课时总量,增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占比,理论课集中在第1-5学期上完,6-7学期集中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践中来,时间、场地、技术是校企合作必不可少的要素。第8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这样就能保证每一届学生都有一年的实习时间,对于企业来说也有稳定的实习生。从教师层面将理论授课教师和课程实习实践的教师分开,这样就能保证有专任教师专职带学生参与校企合作中,或者减少专任教师的授课任务从而缓解时间冲突。学院一般都有专业实验室可以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或者做具体的项目,专业负责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技术指导及记录考勤等相关工作。

6.校企合作的客观评价

6.1 积极作用

一是应用型独立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现阶段教育目标,做到与时俱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学生和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相关技术技能学习方法都能及时融会贯通,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新的工作内容能及时让学生跟进学习。学校则根据这种反馈有针对性的调整,为社会输出适岗人才的培养方案。比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专业软件制图这门课程,就能将所学软件及时调整为当前国土部门正在使用的流行软件。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将mapgis这个软件替换为国土数据处理系统。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了过时的或者不经常的软件,走出校门后造成资源浪费,还要重新学习新的软件的处境。这样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加符合独立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办学特点,使得学生走出社会也更具有竞争力。

6.2 校企合作是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有良好效果教学模式

企业提供的工作技术方法,实习实践场地,使得学生在实习阶段能够直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懂得还有专业人士的指导。表现好的同学还可以提前获得工作岗位的机会。企业也能第一时间获得实习生缓解人手紧张的矛盾,尤其对于国土部门,每年到了执法检查,土地变更,土地调查等工作来临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根据校企合作的便利性,能够很大程度的缓解工作量大,人手不够的问题,学生也在实习实践机会中,直接接触到真实项目工作内容,会直接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企业也能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充分接触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在有进人计划时,能够更好地挑选到适岗人才。学生也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用人择业的过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效率和满意度都会更高。

6.3 面临的问题

一是学生层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因要完成具体项目会占用学生上课时间,有时根据工作需要还会前往校外异地完成具体工作,这样就会产生时间冲突以及安全隐患;学习实践交替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按学期或者年级进行学校学习,企业上岗不易操作,需要增加师资人员来分批次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学活动,这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就增加了师资成本。二是教师层面,因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教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教师要从技术层面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还要管理学生日常纪律安全生活等问题,有时还学要教师带队前往校外参与项目工作,但目前专任教师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量比较大,会与上课工作时间冲突。

7.结语

综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将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互赢。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但也存在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师资力量不足、学分认定不规范、学院的硬件设施不达标、学生工作学习时间冲突等问题需要解决。放眼未来,结合目前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更加需要实用性专业人才。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学校源源不断供应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学校也离不开提供实操实练工作技术的企业支持。校企合作正是一条可探可走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猜你喜欢
校企土地专业
我爱这土地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