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东珍 李丙智 周林军 杨建利
2020 年,陕西省科技厅启动了“渭北南部苹果产业带矮化集约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20zdzx03-06-01),集成提出矮砧苹果标准栽培技术规程1 套,矮化苗木繁育技术规程1 套,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矮化示范园 1 000 hm2,辐射带动 3.33 万 hm2,新品种推广面积1 万hm2。
下面,针对这一区域气候特点提出适宜渭北南部地区适宜发展的苹果新品种。
1.1 瑞香红 2020 年10 月22 日,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1 100 万元价格,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团队所育新品种“瑞香红”的苗木生产经营权,刷新全国苹果新品种转化记录。
红富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70%以上,并且渭北北部及陕北的红富士品质比渭北南部要好得多,但在渭北北部产区,瑞香红比红富士成熟期晚10 天,果个也比红富士稍小。相比较而言,渭北南部温度高,生长期长,发展抗病性强的晚熟品种瑞香红效果最佳。
该品种树势中庸,自然萌芽率高,自然发枝力中等。对白粉病、 褐斑病、 炭疽病有较强抗性。不套袋栽培,外观好看,风味更好。在陕西千阳3 月中旬萌芽,4 月上旬进入花序分离期,4 月中旬进入盛花期,10 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80 天,比红富士晚熟10 天左右。
果实圆柱形,果形端正高桩,果形指数1.08,果个中大,平均单果质量 240 g。果面红色,易着色,表皮光洁,果点小,外观品质好。果肉乳白色,肉质脆,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5.1%),果实硬度 8.2 kg/cm2,可滴定酸含量0.29%。
成熟晚,采收期10 月下旬,较红富士晚1~2 周; 商品率高,极耐贮,常温下可存放 3个月,冷藏条件下可存12 个月,能够实现周年供应。
该品种与其他晚熟苹果品种相比,在黄土高原产区栽培最大特点是果形高桩、红色艳丽、优果率极高,克服了该产区栽培晚熟品种着色差、品质差的问题。其缺点是树势旺盛,树冠偏大,要进行自根砧栽培。
1.见义勇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它是一种美德,必须要从小培养,任何一种美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假如对未成年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不鼓励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他们对见义勇为行为不正确的认知和接受,对他们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
1.2 红思妮可嘎拉 相对渭北的北部地区,渭北南部地区气温高,降雨多,这里的早熟苹果品种比渭北北部及陕北成熟期要早1 个月,而且果个大,着色也好,建议大量发展。但很多嘎拉品种在渭北南部面积较大,着色较差,销售不畅,建议发展红思妮可这个品种。
红思妮可嘎拉是在意大利南蒂罗尔发现的思妮可嘎拉芽变,陕西海升集团于2017 年将其引入国内,分别在甘肃庆阳以及陕西千阳、扶风等地种植。
经过4 年大面积栽培观察,红思妮可为全红早熟嘎拉品种,即使在完全遮阴条件下也可以近乎100%着红色,外观漂亮。树势中庸,不易感病虫害,早产、高产且稳产,对大小年不敏感,花期在4 月中旬,可与之相互授粉的苹果品种有红富士、 金冠、 澳洲青苹、 红蛇等。
一般嘎拉要分次采收,但红思妮可果实上色非常早且着色完全,可以一次性完成采摘,在陕西关中地区7 月初就能着全红色,8 月上旬成熟,成熟时果实呈浓红色,果个中,果形指数较高,风味甜美,质地松脆多汁,贮藏性和其他嘎拉一样。
红思妮可特别适宜在其他嘎拉品种果实上色困难、果实着色差的低海拔地区、不利于普通嘎拉上色的地区种植。
1.3 其他品种 其他早熟品种包括华硕、鲁丽、思妮可、米奇嘎拉、巴克艾也可以试栽。
渭北南部地区光照时间长,降雨量多,许多果园也有灌溉条件,并且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强。栽植乔砧苹果树冠大,结果晚,成花难。
该产区20 年前开始栽培矮化中间砧,树体生长表现偏旺,结果较难。近10 年开始推广矮化中间砧加短枝富士的双矮模式,克服了结果晚、 难成花问题,但短枝富士的果实均表现为片红,品质较差,并且未脱毒苗栽植后病毒病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另外,拉枝工作量也大。
栽培矮化自根砧,可以嫁接任何品种,结果早,成花容易,且管理方便。目前矮化自根砧栽培模式已成为世界苹果种植业主要模式,是当今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矮化自根砧种植密度大、树体冠幅小,果园通风透光好,早产、高产,可实现不套袋栽培,着色好、口感佳;管理简单,适宜机械化操作。
具体来说,苹果矮化自根砧有“4 省,2 高,2早”优点。
“4 省”:节省劳动力至少50%以上;栽植密度大,节省土地,节省农药和肥料,省水。一般乔砧苹果每亩每年需用工40 个左右,自根砧便于机械化作业,仅需要约13 个工;乔砧灌溉每亩需要100 m3水,自根砧只需要30 m3水;乔砧每年株施氮磷钾肥合计3~5 kg,自根砧仅需1 kg。
“2 高”:产量高(为传统果园 1~2 倍),经济效益高。
“2 早”:结果早,收益早。一般栽植当年开花,第 2 年结果,3 年亩产量 1 t 以上。矮化自根砧亩栽植130 株以上,宽行距,一般行距3~4 m,便于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动力。株距较小,一般株距0.8~1.2 m,便于提高亩产量。但为了预防光照不良问题的出现,采用大苗栽植,当年开花,第2 年结果,以果压冠,另外需要采用结果枝更新修剪,控制树冠生长。
矮化自根砧的主要缺点是树体不抗倒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栽水泥杆拉铁丝解决。另外,矮化自根砧的根系较浅,抗寒、 抗旱性比乔砧差。但在渭北南部地区,一般年份可以安全过冬。再之,渭北南部降雨量大,蒸发量小,许多果园有灌溉条件,即使没有灌水条件,年降雨量在550 mm 以上,通过地布覆盖保墒也可以解决水的问题。
我们在陕西千阳试验,矮化自根砧树7 年内基本没有浇水,通过地布保墒,树体生长结果正常。韩城市农技推广站栽培2 hm2自根砧树,4 年没有灌溉条件,仅依靠地布覆盖保墒,树体生长结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