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名
(河北省遵化市林业局,河北 遵化 064200)
遵化市燕山南麓地区果用桑树多为半野生状态,生长在丘陵缓坡地,桑树疏于管理,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近几年调查了遵化市果用桑树比较集中的乡(镇)村,针对桑树产量不稳定、病虫害严重、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总结出以下管理技术措施,以促进桑果树增产提质。
燕山南麓地区果用桑树大部分为实生繁殖,进入结果期晚,产量不稳定,果实商品率低。生产上应选择适应强、丰产性好、性状表现稳定的优种进行春季高接换头,适合燕山南麓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有:桑甜1号、陕8632果桑、大白珍珠(珍珠白)、玫瑰香和玫瑰露。
根据立地条件,对树下土地进行深翻扩穴,修筑树盘,可以采取水平沟整地,大鱼鳞坑整地的方式。
在果用桑树比较整齐、密度合适时可以进行。把水平位置相近的桑树树下坡地沿规划好的等高线修筑梯田,将石块和底层土壤修筑田埂,将表土、细土铺于树下,做出较为平整的树盘。梯田外沿可以适当高于内测,利于旱地保水。
散生、生长位置参差交错的桑树可用。结合深翻扩穴,以桑树为中心点,把冠下水平位置高处的土地深挖,将挖出的土壤垫铺到位置低的位置,石块和底土集中放到外沿(原水平位置最低处),表土细土放到树干周围,并使外沿略高,利于保水。以上操作可以逐年进行,最后使树下形成以桑树树干为中心的半径在1.5 ~2 m鱼鳞状近圆形树盘。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多元复合肥和一定量的生物菌肥。有机肥主要是优质的腐熟的鸡粪、羊粪、猪粪,667 m2施不低于3 t;追肥以生物菌肥的水溶肥为主,配合以少量多元复合肥。
尽管燕山南麓地区果用桑树的管理水平不同,果农经济条件各有不同,但也要根据降雨情况,尽量保证桑树萌芽期的催芽水,开花后期的坐果水,果实膨大期催果水。在果实着色期要避免灌水,如遇多雨天气要注意排水排涝。
清除枯枝败叶和杂草,集中深埋,视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可在树体上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以便铲除病菌和越冬害虫。
抹除主干主枝背上萌发的不定芽,结果枝基部弱小的萌发芽,促进树体储备营养集中供给花芽萌发。
对局部过旺、密挤的枝组、结果枝,在花期进行适度的环剥环割,促进坐果,在冬剪时对其改造或疏除;对一些大果型品种和极丰产品种要根据树势枝势,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商品果率和优质果率;结果枝上萌发的新梢长到30 cm左右时摘心,留下6片成龄或近成龄叶片,达到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的目的;5月中下旬果实着色期,适当摘除果实附近和枝条中下部叶片,不仅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而且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和着色,从而提高品质;采后及时夏剪。疏除或回缩结果后衰弱的结果枝,疏除枝干背上的强旺枝、徒长枝、和枝头竞争枝,疏除过密枝(组)、重叠枝(组)、交叉枝(组),适度回缩辅养枝。对有空间的部位也可以通过对背上枝改造(拉枝,转角,拿枝等)或弱枝复壮(抬升角度,重短截)进行培养补位。
总原则是:提干,落冠,打开层间距,培养稳健的丰产树形。
燕山南麓地区果用桑树在前期放任生长中,树体过于高大,枝组密挤,内膛光秃,树冠圆头状,造成了管理不便,产量低而不稳,果品质量低劣。增产提质管理中的树形改造主要采取逐年落冠回缩,控制一定的树高,并打开层间距,使主枝合理分散着生在中心领导干上,减少枝量,降低分枝级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立体结果,提高果品品质。
因为桑果柔软多汁,不耐贮运,当桑果长到八分熟即开始采收,不可太晚,以免桑果的货架期缩短,增加销售压力。采摘分批分期进行,尽量采取手摘方式,采摘要避开雨后和中午时段,一般选在清晨至上午10时以前。最好提前联系好销售企业,果实采摘后能及时上架销售。
燕山南麓地区,大部分果用桑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自然野生状态,病虫害发生情况不被重视。
桑菌核病,该病害主要侵染果实。在防治时,视历年发生情况在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喷1~3次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
主要有蚜虫、美国白蛾等以及鞘翅目的桑天牛。
7.2.1 蚜虫
可以选择使用苦参碱水剂、杀虫脒、螺虫乙酯等药剂。
7.2.2 美国白蛾
严防害虫集中爆发,吃光树叶,导致大幅减产或树体死亡。低龄幼虫采用灭幼脲3号2 000倍液;虫量大时,可以选用菊酯类或辛硫磷、对硫磷等药剂。
7.2.3 桑天牛
平时要注意观察枝干上是否有虫孔分泌红褐色膏状物或木屑(桑天牛粪便),如有发现,及时灌注杀虫药剂或塞入磷化铝熏蒸药片,并封闭虫孔。
燕山南麓地区每年都会发生晚霜或“倒春寒”,造成各种果树大幅减产甚至绝产。果用桑树开花早,花序柔弱,极易受冷害冻害。在增产提质管理中,要在晚霜或“倒春寒”来临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并作为每年的常规管理措施。在每年4月上中旬,向树冠喷施2~3次果树防冻液(剂)+PBO果树促控剂1 000倍液,或者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或者配合施用芸苔素内酯、碧护等。
雹灾发生的地域性明显,建园规划时尽量避开雹灾常发生地段;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架设防雹网,能有效防止雹灾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