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张志强
(1.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青年是价值观养成和定型的重要时期,青年的政治信仰决定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关注青年的政治信仰,指引青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方向。”[2]56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赢得了青年,改造了青年的思想,正如有学者指出:“五四发现了人,延安改造了人。”[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动员起青年参加革命的秘诀之一就是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总结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对于做好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现实价值。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高度重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武装青年的头脑。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延安时期的知识青年大都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虽然抱有一腔爱国热血奔赴延安,但他们的世界观大都还带有资产阶级和封建思想的残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有许多同志还不大清楚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区别……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4]875可见,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中有些人只有一个“大概的”决心,革命理想并不太明确,革命立场也不甚坚定。世界观的局限使他们难免会犯错误,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教育青年,毛泽东在百忙之中亲自给抗大青年讲授哲学,并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写出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他还赞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著作,并向延安的青年推荐,引导青年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延安时期,党为了强化青年世界观教育,还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活动,创办了相关的学校,组织理论研究会,组成中央翻译校阅委员会。1938年5月成立马列学院(后改组为中共中央研究院),培养了一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的青年人才。1938年9月,艾思奇、何思敬等18位身处延安的哲学家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倡导下,牵头成立了延安新哲学会,学会创立之初便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工作重点,组织翻译、编写哲学著作和教材,组织广大青年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研究和探讨,引导青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解决中国的革命实践。除了开展哲学学习之外,还组织《资本论》等各类学习小组,深入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锻炼了青年的理论思维,培养了一批理论研究和宣传干部。
延安时期的青年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由于受世界观的局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同样存在很大偏差,个人主义倾向很大程度的存在着。很多知识青年的群众观薄弱,甚至瞧不起人民群众,不能也不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更遑论为人民服务。有鉴于此,毛泽东多次写文章、发表演说教育青年,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2]660在《为人民服务》演讲中,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4]1004在《愚公移山》中更是明确指出:“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4]1102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对其进行了系统概括,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共产党最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并写进党章,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5]这标志党的根本宗旨的完全确立。之后,党章虽经过多次修改,但至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9个字作为党的宗旨没有任何变化。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目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延安时期,由于日本的大规模侵华,中国共产党从团结抗日的大局出发,与国民党达成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时的现实任务是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但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依然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国共合作的谈判中,毛泽东指示:“可以服从三民主义,但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绝无谈判余地。”[6]强调要扩大共产主义的的思想宣传,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引起强烈反响,文章指出:“我们共产党员,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7]128这里指的就是共产主义。陈云当年给大家作《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报告时,生动而深刻地解读了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那就是“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就是要奋斗到棺材底为止”。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更是明确指出:“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4]1059他还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是和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使命。
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必须由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理想信念做支撑,就会失去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习近平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8]正如邓小平在总结革命胜利经验时感慨道:“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9]由此可见,在物质条件极其艰难的延安时期,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支撑起革命青年的精神世界,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甘愿为之付出青春乃至生命。
延安时期,来自“亭子间”的知识青年由于受家庭出身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缺乏经验、轻视实践、看不起工农群众的倾向,为了坚定青年革命的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号召奔赴延安和其他根据地的广大青年到农村和工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与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的道路。
主观主义的错误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青年知识分子更容易犯的是过分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勉励青年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斗争中去学习。1938年4月,毛泽东对抗大学员讲:“你们到抗大来学习,有三个阶段,要上三课……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10]1942年3月,陈云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抗战初期的抗大、陕公的训练方法,学生在学校只学习几个月,之后就去参加工作……现在许多抗大、陕公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的学生,已经在经验、能力和政治上都有了进步,这是正确的训练方法所获得的结果。”[11]2521942年5月,朱德更是送给抗大师生三件宝,即一把镢头、一支枪和一支笔,代表党中央要求青年拿起镢头开荒地,打窑洞,建校舍;拿起枪杆子带兵打仗,保卫边区;拿起笔学习马列主义和文化知识。毛泽东赞扬延安的青年不但学习革命的理论,还从事生产劳动的实践。这是延安青年与其他青年的根本区别所在,促使延安青年成为“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和方向”。
毛泽东还把与工农群众结合与否作为衡量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毛泽东号召青年:“跑到农村中去,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不惜从任何小事情做起。”[4]1079他为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即:“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2]566为了促使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他还率先垂范,把刚从国外回到身边的毛岸英送到农民家中上“劳动大学”。
通过教育青年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在主观上促使广大青年完成思想改造,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自觉地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实践证明,“在职人员特别是各校青年学生以自古无有的劳动实践锻炼了思想意识与肉体,证明改造自然也同时即改造人性。”[12]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依靠自身的力量保证了基本的供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减轻了边区政府的开支。通过教育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促进了文艺创造工作的发展,延安文艺座谈会更是很好地解决文艺要为谁服务的问题,广大鲁艺师生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创作出《生产大合唱》《兄妹开荒》等一批反映生产劳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为彻底改造青年的思想,帮助青年实现从“旧我”到“新我”的转变,以适应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通过整风等政治学习运动来改造青年的思想,坚定青年的政治信仰。
因家庭出身和个人成长经历所致,再加上长期受到“左”右倾思想的不良影响,延安时期广大青年党员“都不免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进党来”。刘少奇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7]327由此,我们看到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理论教育的成败则是革命成败的第一个关键。”为了肃清“左”右倾思想的根源,统一全党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青年开展政治学习、学践活动、整风教育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积极的思想斗争之中,有力地改造和统一了青年的思想,塑造出无产阶级革命青年的新形象。针对有的同志觉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理论会妨碍艺术创作的疑问,担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强调了文艺家学习政治的重要性,陈云认为学习政治对作家为人也有好处,指出:“政治可以使我们放开眼界,放大胸襟,可以使我们去掉一些小气,少一些伤感。”[11]277延安整风作为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全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识的建立。著名作家刘白羽参加整风运动时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他在回忆录中将参加延安中央党校三部整风运动的经历称之为人生的转折点。他说:“正是我参加延安整风的一个总结,是我与自我的旧意识决裂的宣言,它标志着我决然走新的人生的道路,它确定了我在文学事业上的革命方向。”[13]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专门谱写了《整风运动歌》,歌中唱道:“野草除净,苗儿易长;病菌消灭,身体健康……克服不良作风,改正错误思想。一定要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时任延大校长吴玉章指出:“这次整风运动是我们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一个大运动,也可以说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个大运动,它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整风运动奠定了我们学校很坚实的基础。”[14]邓小平后来回忆说:“从延安整风以后,无论前方后方的人,真是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团结一致。”[15]可见,整风运动作为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不仅改造了青年的思想,还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对改造青年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延安整风,每一次大的政治活动都是一次最生动、最实际的大课堂,延安的青年每天都在耳濡目染地受到深刻的革命精神的陶冶,这正是他们在延安得以迅速成长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广泛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大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广播以及文艺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启蒙、动员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6]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类公开出版的报刊就达30余种,既有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机关报《解放日报》(之前称《红色中华报》《新中华报》),又有面向人民大众的《边区群众报》,还有专门面向青年的《中国青年》,甚至还有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1940年底,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开始播音,电台的创办更是把党的声音传播给更多的青年。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一系列宣传媒体向广大青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更多青年了解国内外形势,提高了青年的政治觉悟和个人修养。
除了利用宣传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外,中国共产党还赋予文艺同样的教育功能。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评价道:“总的来说,这是把‘文艺搞成宣传’到了极端的程度,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要把艺术扯了进去?’但从广义来说,这就是艺术。”[17]毛泽东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过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4]866文艺不仅可以影响政治,而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很好地利用文艺这一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文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文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广泛组织青年成立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各类文艺社团。广泛开展文艺宣传活动,通过新秧歌剧、板报标语、木刻版画、说书道情、体育比赛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不同知识层次的青年需要,大大提高了宣传动员的感染力,尤其是对社会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好。正如有青年说,延安的文娱活动“像喝水一样重要”,真可谓名副其实。
延安文艺座谈会更是指明了新文艺的方向,也让广大文艺工作者完成精神的洗礼。个性耿直的萧军亦在回忆中也对毛泽东的讲话表示佩服:“大家都照着《讲话》的方向、道路和目标去做,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8]老舍回忆道:“我要在毛主席的指示里,找到自己的新文艺生命。”[19]丁玲也曾表示:“我是非常愉快地、诚恳地用《讲话》为武器,挖掘自己,以能洗去自己思想上从旧社会沾染的污垢为愉快,我很情愿在整风运动中痛痛快快洗一个澡,然后轻装上阵,以利再战。”[20]64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到实践中、走到人民中,很快创作出很多鼓舞人心且广受老百姓喜爱的文艺作品。
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环境决定其物质生活必然是极其贫瘠的,却吸引着大批青年不远万里踏上“朝圣之路”,自由宽松的氛围、全面的人生追求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很重要的原因。
延安交际处成立时,党中央就为这个负责对外宣传联络工作的单位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接待原则。1939年夏,青年才俊何穆、陈学昭夫妇离开延安时,中组部部长陈云就亲自为他们送行。后来又践行承诺,再度热情欢迎了重回延安的何穆夫妇。延安到处洋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民主、乐观的氛围,这对青年起着熏陶作用,对他们的人生观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基于此,毛泽东指出,这里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21]美国远东问题专家托马斯·阿瑟·毕森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对延安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与其说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活动,不如说是延安人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那种气氛很容易感觉到,却很难用文学来描述。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和气氛,吸引了追求自由,思想革命的学生从中国各地奔向延安。”[22]
延安时期自由宽松的氛围从延安的歌声中也可以听出,延安的歌声响遍全城,歌声抒发的正是一种自由、解放的感情。一位曾经的延安青年回想当年的延安歌声,不禁感慨地说:“近半个世纪了,我再也没有过那时候感到的音乐美的欣赏和感受那种心旷神怡的心情了。我至今也期望,我们今天这个振兴中华的时代再来一个歌声遍野的延安时代。”[20]64有自称是“音盲”的延安青年讲,尽管自己不懂音乐神秘的旋律,然而他也永远忘不了延安时代是一个歌声遍野的时代,是心灵里充满激情旋律的时代。“延安的歌声漫山遍野……山上河边,无处不唱。”一时间,延安城成了“歌咏城”,成了“歌的海洋”,歌声反映的是一种自由感、解放感。到访延安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为延安自由民主的宽松氛围、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折服,延安的“十个没有”更是与重庆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进而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科学结论。
为了培养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中国共产党着眼于长远,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创办30多所各类高校和干部学校。这些学校立足于革命战争的实践教授各种知识,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坚持教学一致、学以致用,这和国民党单纯的“党化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一大批全面自由发展的青年人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以上主要的路径成功开展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造了青年的小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残余,坚定了青年的理想信念,培养出一大批无产阶级的革命青年。他们自觉地深入农村、插入敌后,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正确道路,自觉地担当起民族的先锋,迅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