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盈盈(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竹编技艺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是古老农业文明的产物,2008年竹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川渝一带的生产和生活中,竹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重庆的竹产业也正在蓬勃地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竹编技艺可谓是众多竹产业中最具人文创造性的一个,从生产工具、生活物品、建筑材料、饮食餐具再到今天的诸多艺术品装饰,竹编技艺在不断创新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2018年7月,笔者在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做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重点调查了当地的竹编文化,走访了很多竹编匠人(当地人称之为“篾匠”),了解了整个竹编制品的制作流程以及当地竹编工艺的传承现状。走马镇竹编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符号,记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而竹子自古以来也作为气节的象征。显然,竹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对竹编文化的探究也自然具有深刻意义。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了诸多制作和出售竹编制品的电商商家,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困境。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竹编工艺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而发展受阻。因此,本文从互联网新背景下对竹编技艺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浅析。
走马镇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南部,因老街位于走马岭而得名。因为这里是历史上“巴盐古道”的必经之路,所以曾经十分繁荣,被誉为万州的“南大门”。走马镇全镇幅员面积180.3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和社区,总人口5.1万人,是万州区三个镇之一。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便利的交通,境内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民风淳朴、治安稳定。近年来,借着走马社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场镇功能趋于完善,形成了万石路汽摩建材一条街、走马路家具家电一条街、莲花路餐饮服装百货一条街、民心路农资五金装饰一条街、下池移民新区一条街“五大特色街”。竹文化在这个地方成为一种特色便不足为奇了。
竹编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从事这一行的人被称为“篾匠”,以前篾匠与石匠、木匠一样,需要正式拜师学艺。笔者走街串巷,发现走马镇的竹编制品随处可见,并且种类繁多。老百姓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竹子变成了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农业器物,充分提高了竹子的使用价值。所用竹材料天然无污染,具有轻便与韧度高的特点使得竹编成为农业器具的首选,在传承与发扬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使竹蔑不仅兼具现代特点而且生活实用性强。古老的竹编工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介绍走马镇常见的几种最有代表性的竹编器具。
1.常见竹编制品
第一,形制各异、功能多样的“簸箕”。在走马镇的各家各户,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像“簸箕”一样的竹编制品,说它像,是因为看上去就是一个簸箕,但实际上仔细看有许多区别。在农家房屋的墙上,经常能看到一个直径在2米左右的用来晾晒粮食的超大号“簸箕”,当地人管它叫“斗枪”(音译)。因为晾晒粮食,斗枪的编织很密实,而且体积大、有重量,还有的直径在1米左右的,中间没有空隙的“簸箕”,用来晾晒东西,他们称之为“晾盖”(音译)。而真正的簸箕,与“晾盖”大小很像,只是中间有空隙,可以用来筛各种颗粒状作物的壳,或是发育不好的颗粒状农作物。在厨房还能看到类似于簸箕的锅盖,他们称之为“盖盖”。还有很多小“簸箕”,他们称之为“簸箩”,可以放很多小东西,比如针线簸箩。这些旁人难以辨认的类似簸箕的竹制品中,所用的篾条形状、粗细都不相同,编织的花纹也各式各样。其中女性的针线簸箩花纹最为精致,有的簸箩面上编织的是鞋垫的各种花纹(一般有四种纹样),据说以前这是很重要的陪嫁之物,女性可以比照上面的花纹扎鞋底,因为花纹不同,最是考验篾匠的功底。正如柳宗艺所阐释的观点:有用是工艺的生命。
第二,实用斗笠,又名笠帽、箬笠。是当地农民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的帽子,有很宽的帽檐,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在当地,几乎每家都有斗笠。外出时不管天晴下雨,他们都戴在头上,成了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必备品。斗笠比较方便,只需要用绳子系好,直接戴在头顶,并且这些斗笠大多都是民间的能工巧匠们辛勤编织的,实用且结实耐用。
第三,各类用于运输和存放粮食作物的竹编制品,比如背篓、箩筐等。背篓是山区人民常用的运输工具,几乎一切的物资都可以通过背篓背在背上,甚至是重达两三百斤的肥猪。因为特殊的地形,走马和万州很多乡镇一样,上坡下坎是家常便饭,背篓相对于箩筐来说平衡性更好。在农户家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背篓:花背篓、扁背篓、圆底背篓,还有专门背孩子的花背篓,大多是楠竹做的。当然,箩筐也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竹制品,虽然山区人更喜欢用背篓运输,但是短距离的平地也用箩筐。而且箩筐也分很多种,有的单纯只是用来存放粮食作物的,当地人叫做“凳箩”(音译)。
第四,其他各类生活和生产竹编制品。对于川渝地区的人来说,生活中的诸多必需品都可以用竹子制作。比如夏天睡觉用的凉板、凉席;厨房中的洗锅刷、筲箕、刀架、碗架、菜篮;甚至以前的行李、暖壶等外壳都可以用竹子编织。此外,还有一些生产工具也是竹编制品,比如薅东西的竹耙、打菜籽的“连盖”(音译),装鸡用的鸡笼,做隔栏的“扒折”(音译)等。
可以这样说,当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中绝大多数都是竹编制品,或精致或粗糙,或复杂或简单,竹编制品几乎可以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2.竹编制品的制作过程
竹篾工艺是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传承至今,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闫学伟在他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由于竹篾编制的器具不一,因此,其组成基体的篾片的长度并不一定等于产品的长度。”[1]由此看出竹篾的制作过程真的十分不容易。不同地域、不同的艺人可能编制的方法各不相同,也没有明确的编织步骤,更没有著作记载并流传下来。但归纳下来,大体步骤还是相同的。
第一步,选材。走马镇篾匠们普遍采用的是当地生产的楠竹、水竹和慈竹等,他们根据所编织的物品,根据竹子的不同特性来进行选择。比如楠竹,又名毛竹,竹壁较厚,材质坚硬强韧,在各种编织品中都可使用;而慈竹,虽然竹壁较薄,但是韧性很好,背篓一类的竹制品都可以使用。水竹,竹壁厚度适中,但是纹路密实,韧性很好,可以劈出较细的蔑丝,可以做锁扣,也可以用来编织花纹。其实,在竹编制品中,有时会根据不同制品、不同编织部位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竹材。甚至一个竹编制品要使用几种不同的竹材。
除了不同的竹材外,不同年限的竹子,竹材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有经验的篾匠,一般会直接通过劈刀敲打竹子所产生的声音来判断竹材的好坏,声音清脆就说明竹子质量上乘的,反之,就不可取。
第二步,锯竹。这是一个技术活,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尽量保证锯口整齐,避免撕裂竹纤维或者使竹子破裂,造成浪费。
第三步,划片。也就是根据所要编制的器物需要的大小宽窄来划。必须先用刀划一个小口,并用力往下压,划成一块一块的堆在一起,为编织准备材料。
第三步,刮青。用刀把竹片分成两半,青色的一块弄薄一点,分两类堆放,两种都有用处。
第四步,具体的编织。不同的竹编制品的编织方法略有不同,但是大体包括盘底(起底)、编织和锁扣几个步骤。
笔者观看了当地一位饶师傅制作背篓的全过程,这位饶师傅六七十岁的样子,十分慈祥。他以前是木匠,由于体力不够,现在改做编背篓维持生计。他告诉笔者制作背篓其实很简单,主要包括盘底、打底、圈周围、穿龙骨、回头五步法。穿龙骨是用齐刀打进去的,相当于填满四周的空隙。做完一个需要花费两天左右的时间,而且做工十分精细。
第一步是盘底。笔者通过访谈,记录下了一些重要的数据。起头的时候用六根中等宽,2根最宽,长度均为30厘米左右的竹片架好模型,然后用小长细丝编。成型的背底有点像煮饭用的蒸饼。盘底时会用到1.5米长的尽麦(饶师傅是这样叫的),用来编背篓的主体。盘好后,把长的尽麦卷起来,用一根绳子捆成一圈,之后用细丝编。一个背篓需要60多根细竹丝儿,先用三根儿编五转是穿龙骨(隔四空穿第五空,共穿五圈),之后插底,所用的工具是动物嘴和齐刀。开始划竹子,划成大约15厘米长,把一头削尖一点,然后每空打进去一根,插好之后割掉四分之一,每根都这样,再用一根无皮的竹丝,宽约3厘米,长2米左右来圈成一个圈套在插好空的一圈的里面,像内圈一样,再用大概六米长的3根小细丝照着编,然后回头。回头的时候要用到六米长的水竹根编五圈,同样是隔四空穿第五空。制作背系之前得制作栓背系的孔,先准备好两个电线圈,用一米左右的铁丝,把准备好的两个约6厘米的电线圈穿进铁丝,一边穿一个。把铁丝的两头卷过来,把铁丝打进背篓底部。之后打墙肚,然后再用两根儿编六转,三根编三转,两根编六转,再打一圈墙肚,三根编八转,两根编三十二转,三根编十六转,然后回头,这就是整个背篓的一圈。打墙肚就是把空位补满,总共要打两次。这样一个精致而完整的背篓便呈现在了笔者面前,笔者深感惊叹。
竹编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马镇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务农人员比较多,竹编制品销量也较大。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只有少数老年人在农忙之余编织竹制品在赶集时零星售卖,嘈杂的集市上匠人们都很镇定编竹蔑。正如李柏林在他的论文文中所描述的:“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都一定是安定的。他们仿佛是生活的艺术家,即使身边车水马龙,他们的眼里也只有手里的物件。”[3]竹篾文化的价值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体。
传统竹蔑技艺代代相传,并且在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在实用性和文化性方面,竹篾都赋予了“竹”文化更多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积累和积淀的载体存在于现代社会中,既满足了现代人怀旧情怀,又抚平了科技高速发展状态下人们心理的浮躁。竹篾工艺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传统的竹篾工艺从远古到现代,伴随文化的发展,竹篾工艺创新艺术与新的文化因子相结合,焕发出新的光芒。所以,当蔑匠们在用他们非凡的双手进行编织时,他们的精湛的技艺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正是现代工艺所不具有的。充分挖掘传统的竹篾的价值,发扬其中的优秀之处,和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是竹篾艺术传承建续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但实际情况却是,竹编技艺和从业匠人却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技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成为主导,工业生产的大量产品充斥市场,使一些包括传统竹编工艺在内的手工技艺逐渐式微。20世纪90年代,随着机器生产的斗笠、簸箕等的出现,再加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手工生产的竹制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竹蔑编织艺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在调查中,匠人告诉笔者,一个一般大小的背篓从竹子最终变成成品,他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如果只是抽空做的话,至少一周。但这样一个背篓,如果有花纹的话,可以卖到五十元,如果只是普通的样式,只能卖到三十元。同样的一个工业化出品的塑料背篓,价钱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一些,但是塑料背篓不仅轻便,而且下雨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竹编背篓,如果下雨的话,不仅会很重,而且对背篓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这就能明显地看出,竹编制品在与工业化产品的竞争中,丝毫不占优势,篾匠的劳动价值并没有得到等价的体现。因此,很多篾匠并不会编织那些复杂而精美的竹编制品售卖,大多都是编织比较简单、耗时耗力比较少的日常用品,而这些简单的日常用品一般的农民自己也可以编织,只是不够美观而已。
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竹编技艺也同样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走马镇现在会竹编技艺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有的是专门拜师学过的,有的则是跟随父辈学习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些则是自学成才的。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没有把竹编技艺这门手艺作为主要和唯一的生计方式,他们平时都是以务农为主,农闲时编织一下,用他们的话说“只为赚点烟钱”。有的老人说,以前年轻时,作为匠人,他们也帮人编织竹制品作嫁妆之类的,当时的工钱也不少,还包吃包住。但时过境迁,篾匠的这些待遇早已不复存在,篾匠活不仅不能帮他们维持基本的生计,甚至也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
但是看上去没有什么价值产出的篾匠技艺,学艺过程却十分耗时耗力。而且,那些复杂的花纹和漂亮的锁扣,没有师傅几乎难以学会。匠人说,篾匠和木匠一样都尊崇鲁班为祖师爷,篾匠以前拜师时,也需要跟随师傅学艺三年,吃住在师傅家,只有农忙时才可以回家帮忙,平时免费帮助师傅干活,既干篾匠活,又帮忙做家务和农活。三年后,师傅觉得可以了,还需要送谢师礼、办谢师宴,师傅一般会送一两件篾匠的工具给徒弟留个念想。之后,每逢过年和师父师母的寿诞,徒弟都要带上礼物上门祝贺。传统的学艺过程对于学徒来说,十分地辛苦,遇到脾气不好的师傅,甚至还常常挨打挨饿。但那时,因为篾匠也属于传统“九姥十八匠”的匠人,学艺之后还是可以维持基本的生计,或是增加家庭收入,人们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在当下,篾匠这一职业几乎无法生存,根本无法吸引年轻人主动学习和传承。当然,这也几乎是所有民间手工技艺传承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走马镇的竹编制品主要都是前文所提到的那些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编织技艺走的也是简单实用风格。虽然曾经真正拜师学艺的篾匠有十分精湛的编织技艺,但这些技艺对于日常所需来说,又显得大材小用。所以,在走马镇几乎看不到编织十分精致的竹制品,更看不见艺术价值较高的竹编装饰品。这与农村市场的实际需要和购买力息息相关。
走马镇会编织的艺人只有十多个,每逢赶集就会把编织品拿到集市上去卖。编织品一般都很廉价。况且现在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在家务农的人自然较少,所以对竹编制品的需求较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竹编制品通本身很结实很耐用,一般买一个就要用一两年左右。并且只有农忙季节需求更旺盛,其它季节都比较惨淡。对于一般的竹编匠人来说,竹编制品卖得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二三百的收入就已经很不错了。笔者访谈的姓饶老人,算得上是镇上最出名的篾匠,所以很多人会直接去他家预定,他就会帮他编织好。即便如此受欢迎,他的销售渠道也仅限于赶集和当地熟人。也有一些专卖农杂制品的店会收购,但是因为出价比较低,而且对竹编制品的大小、工艺要求又比较高,一般的匠人都不愿意把产品卖到店里。
走马镇的竹编制品一方面产品单一,毫无创新;另一方面,销售渠道有限,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走马镇竹编制品的生存和发展。在客观上,也导致了竹编技艺面临失传的境遇。
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走马镇传统竹编制品的销售渠道较为狭窄,面对上面所提到的竹编制品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些商户,分析了其可行性,由此提出了以下几种路径以及一些思考。
竹编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实践技术,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如果不对其进行特殊的保存和记录,很有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建议建立竹编数字博物馆。
需要对竹编技艺进行详细的民族学调查,了解当地竹编的历史和文化。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竹编技艺和相关文化进行图片和视频摄制,录制详细的竹编技艺编织教程视频。通过数字化博物馆搭建相关研究的共享平台,增设竹编数字化博物馆的销售功能。
通过以上措施,让竹编数字化博物馆成为展示、保存、传承和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化平台。当然竹编数字化博物馆不能仅仅局限于走马镇,而是应该以更大的川东竹编文化为主题,进行整理和归档。
纵观竹编行业没落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宣传力度不够,电视剧上插播的广告中,很难见到竹编器物类的广告,也没有什么品牌效应,吸引力不够大。竹编业没有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比如现在很火的抖音、微博等都应该作为宣传的首选。走马镇的竹编业也是这样。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方式上,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各种宣传媒体进入,或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吸引其主动进入。这不仅有利于竹编技艺的发扬传承,也有利于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与发扬,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民间手工艺,扩大民众对竹编技艺的知晓度,进而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学习和传承中来,延续竹编技艺的生命力。
互联网的兴起,也可以为传统手工艺拓展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竹编手艺人或是销售方可以在譬如淘宝、微信、唯品会等app上进行注册,在网上开设网店。拓宽销售的新渠道。还可以专门设计一款app专门销售竹编制品,或者在抖音平台多播放一些教学视频,这样竹编销售的市场就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本地人了,而是针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客户。进行大力宣传,打响品牌,针对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实时更新产品外观,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首先,网上销售应该注意商品的质量,并且建立良好的信誉。顾客的消费心理主要是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商品自身质量过硬才能吸引更多的回头客。从建立良好的口碑做起,口碑好了,销量自然就上来了,并且网上的价格应该略低于实体市场价格。网上销售省去了大笔房租费用,并且面向的顾客更加大众化,所以价格应该适当降低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其次,应当对客服进行专业培训,及时回复客户的消息,解答他们的疑虑。专业的客服更了解产品的性能,愉快的沟通更能促进客户选择他的商品。
再次,物流方面也应当选择最优以及最快的物流。消费大众的心理大多都很希望早点见到自己购买的心仪的物品。特别是竹编类器物,有的用户甚至是急需才购买,所以快速的物流尤为重要;物流中一定要注意物品的保管,竹编器物切忌挤压以免变形影响美观和使用。
最后,产品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工艺水准,提升其艺术价值。走马镇的竹编技艺和大多数民间手工艺一样,都存在产品功能单一,跟不上时代潮流的问题。当下,除了实用之外,人们更注重生活的艺术感。传统的竹编制品仅以满足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目的,现在很多民众很喜欢带有乡土气息的物件,但这种喜欢更多的是从美化生活的角度出发的。比如筲箕,传统的筲箕很大,可以装菜、装碗,现在很多人则用竹编的筲箕充当果盒,要小巧精致。还有小背篓,传统的背篓主要是运输工具,但现在的小背篓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小朋友的小玩具,或是家庭装饰。竹编制品本身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这需要编织的匠人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工艺水准,以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只要有需要,就会有人主动学习竹编技艺,就会有人主动顺应潮流、创新产品。
竹编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更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并致力于竹篾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人们对文化的珍惜,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文化。利用互联网这一发展来助力传承与保护传统工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走遍天下。竹编技艺成为万花丛中的一点,定能借助新兴的互联网发展日益昌盛。竹编技艺是农业生产民俗,是对淳朴的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种映射。笔者有责任有义务让其绵延不绝的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正如章莉莉在她的论文中写的那样,让编织重回生活的美好。[5]希望传统手工艺能借助互联网更好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起点更好地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