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平
(新平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653400,云南玉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作业效率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是在农机化发展中不可忽视对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加强农机安全使用,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非常重要,是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农机安全事故主要指的是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储存、使用、维修及转移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不同农业机械设备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安全事故类型也有所不同,从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及实际发生状况,由于农机设备在使用中会受到各类外在因素的影响,此类因素及其诱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是无法提前预知的[1]。二是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导致发生事故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潜在性,这些潜在的各类因素在事故发生之前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待此类因素逐渐累积和发展,便会诱发农机安全事故。三是农机安全事故类型的多样性,农机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较强,在事故发生之后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其多样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2]。
农机安全事故预防,首先需要尽可能在农机设计上消除各类危险因素,通过相关方案的优化,尽可能降低其安全风险发生率,针对无法完全消除的安全隐患,提前设置好相应的警告标志,以尽可能引起人们对于此安全隐患的重视,最大限度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其次,需要重视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各类不安全因素,避免农机在不安全的状态和条件下作业,为农机及其操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第三,加强安全技术的教育指导,对所有农机使用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提升其操作熟练度,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定,做好相应规范使用的指导与管理[3]。
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需要针对实际产生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需要完善和落实农机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和开展安全教育,完善相关预防措施,以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农机的安全使用,尽可能减少各类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平安农机和新农村的发展。其次,完善农机安全性能,在设计阶段就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由于现阶段农机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环境比较复杂,操作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及文化水平并不高,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可能通过设计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对各类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危险进行预防,提升使用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进而确保农机设备操作的安全性[4]。
农机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关系农机安全的关键因素。就现阶段农机操作人员整体特征来看,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数量大,且人员比较杂,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类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术水平。对需要有操作资质的农机,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及考核,通过考核取得资格后,方可操作相应农机。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进而提升其技术业务素质水平[5]。
要保证农机安全使用,基础是农机质量合格,能够保障农机安全运行。首先,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对各类农机生产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和生产的农机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和规定。其次,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和部件,需要通过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以实现对操作及维修管理人员的安全保护。再次,合理设置安全标志,这也是提升相关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措施,在有危险的部位可张贴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安全警示,张贴的安全标志需牢固,确保其不易脱落,能够防水并符合安全警示的颜色要求,避免出现农机安全警示标志张贴不符合规定或者不合理的现象,达不到相应的安全警示目的;同时在开展各项培训及使用指导工作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户的教育指导,尽可能提升农户对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的认识。
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多样性、分散性、隐蔽性等特征,在农机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此类特性并完善相关管理工作,通过优化农机设备的设计、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等措施,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