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岑浩丰 李兵 贺明壮 王浩浩 赵选利 郭义文 李子乐
(1.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通用的行为准则,它要求科研人员能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追求真理。目前,科研诚信体系的建设更多的应用于专业科研部门或高校等机构。在铁路建设行业,科研诚信管理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应用。对于企业内部的科研诚信建设,目前更多的依赖道德层次管理和自我约束,缺乏一定的制度管理,也是企业科研诚信事件频发的问题所在。铁路建设企业在我国的基建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企业科研诚信,建设科研诚信制度对铁路建设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铁路建设企业针对科研诚信的问题不够重视。企业内部的科研监管部门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少明确的监管制度和纪律处分措施,许多科研员工长期固守“关系文化”“圈子文化”,缺乏科研诚信文化的树立,导致在科研立项、开展、结题等环节中存在诸多舞弊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中人际关系的作用可能凌驾于各种规则和标准之上,缺乏科研诚信文化有可能将一些价值性不高、创新性不强的科研项目成功立项。此外,在铁路建设企业中,科研项目的经历对于员工的职称、晋升有一定的影响,部分领导或科研人员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产生寻租心理,想尽办法去获得科研项目。也有部分企业人员因自身能力不足,又想获取科研利益,通过校企合作、中介机构等方式代理完成科研项目,使自己“空挂名”与“被挂名”。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科研诚信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企业人员对于科研诚信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没有尊重科研,敬畏科研。同时,企业重业务,轻科研,管理层太多对于科研诚信文化宣传不规范、不到位,导致口号响亮,但缺少具体的文化建设措施。
目前铁路施工企业科研诚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企业仅仅在集团层面设立了科研监督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通常集中在科研立项、科研评审等事务性环节,很少涉及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监管审批没有形成长期机制、循环机制。监管部门自身的监管职能也不够完善,在监督和执行层面更多的是辅助性实施,监管往往只局限于企业员工在申请相关科研项目或职称资格审查时材料是否齐全,文件签署是否到位,没有深入到科研项目本身。
此外,铁路建设企业对诚信监管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与企业自身铁路建设等主营业务和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受人工成本的制约,专门从事科研诚信监管的人员配备紧张,导致企业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十分巨大,难以进行精细化的诚信监管,表现为多放少管,管理难以到位,浮于形式。
铁路建设企业往往是全国性的集团企业,其内部包含许多的分公司、子公司。由于各个单位分布全国各地,同时企业内部科研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不仅使得内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同质化现象严重,还给科研舞弊提供了契机。通常,集团想要推进一个科研项目,集团下各分公司、子公司和直属科研单位会根据各自的能力和资源申请自身可承接的科研项目,各个单位各自提交项目申请,集团层面经常会收到重复或类似的科研项目申请。同时科研立项信息的不对称,也给科研人员对同一科研主体的多次利用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浪费科研资金和人力物力,也助长了一项多立、相互剽窃等不端行为的发生[1]。
一要完善企业内部科研监管制度,促进科研诚信管理层级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成立不同层级的科研监督委员会,由科研监督委员会直接参与审查,包括总公司、分公司、三级子公司、集团科研单位或合作科研人员。从而加强组织制度建设,预防科研不诚信的行为,营造科研诚信文化氛围。二要明确科研监管部门具体的职责范围并且制定完善的科研诚信标准和惩戒措施,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集团要赋予科研监管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各级科研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将科研不端行为纳入员工档案,与该员工的绩效评价和晋升相挂钩。三是要融合外部科研评价体系,将外部科研诚信评价与企业内部科研诚信监督体系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监督机构、铁路系统管理部门、铁路科研单位等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对铁路企业设立的科研项目进行评估。也可以与铁路建设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交通院校等之间形成科研项目评价机制,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价值性。
在产业升级大趋势下,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科研实力就尤为重要。企业员工的科研实力是推动企业未来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想要充分发掘企业员工的科研潜力,有效应用科研价值,就需要在企业中塑造科研诚信文化,树立科研诚信观念,营造科研诚信氛围,加强科研诚信自律。
同时,加强铁路企业科研诚信教育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做到实质性的教育。可以多渠道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推进科研诚信教育的落实。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特别是企业内部公众号和企业官方网站,广泛宣传科研诚信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违反科研诚信的相应处罚办法,使科研诚信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科研员工和科研管理者的心中。其次,制定长期、有效、系统的科研诚信教育体系和长效培训机制。通过科研诚信的宣传和培训,让员工了解科研规范,摆脱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和追求短期快速的思想。邀请铁路行业知名的科研专家学者讲述科研历程,言传身教推进科研诚信文化建设,坚信科研成果是他们努力付出的回报。通过长期开展诚信文化教育,逐步建立长期诚信文化体系,提升企业科研软实力[2]。
通常铁路企业相关的科研项目会经历项目立项、项目开展、项目结题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科研诚信问题的高发领域,完善科研过程管理需要从这些阶段入手。
1.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管理
在铁路科研立项审查阶段,科研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的真实性、重要性和合规性方面。一些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为了尽快使项目顺利通过,通常会夸大项目的具体实用价值和实际创新价值。在立项评审环节,加强评审人员的管理对防范科研项目舞弊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作为项目评审专家,应明确其责任担当,防止其参与自身不了解的项目评审,同时对其签订的意见建议承担一定的后果。与此同时,项目评审人员在审批工作上,应严格执行各自所属分、子公司回避与双向匿名机制,保证审批作业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化。
2.科研项目开展阶段管理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科研诚信的关键是科研项目的执行。目前企业中科研诚信的管理更多是由项目人员的道德品质来约束。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科研项目责任人应塑造“科研底线”的观念,严格执行科研合同义务,严禁将科研项目中的任务违反规定分包他人或者让他人代为完成,同时禁止随意降低项目达成目标。科研项目的执行还涉及到项目权益和岗位职责的分配、协作研究中专利权的所有权归属等。该类问题要明确具体的企业管理准则来进行处理。
科研项目的执行流程通常涉及到科研成果的划分、论文成果的签名、同行业的认证等。虽然有关学者认为“签字和排行根据科研成果的创造力和奉献确定”,但它限定了非实际性学术研究管理者的“名称”。在项目署名上要严格审查,避免“被署名”的现象出现,对于企业科研人员的项目参与性做出准确的评估。
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是整个项目执行过程的重点。在科研项目执行流程中,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是企业科研诚信的重要关注点,而申请办理科研经费的真实度和有效性也是科研诚信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制衡管理、公司合作共创的情形下,怎样评定科研经费是不是真实使用,需要完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不给科研人员违规操纵科研经费的机会,从而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3]
3.科研项目验收阶段管理
为了更好地验收科研项目成果,各单位项目验收中所使用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应满足国家、集团公司强制标准和质量要求,及时更新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同时科研项目使用的实验室配备的计量检测设备,其各类管理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规范要求。此外,还要对项目开展中采购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各类指标达到相关质量要求。
在项目结项环节,科研诚信需要重点关注成果关联性、成果独创性、成果真实性和实效性、成果品质点评等问题。验收过程通常必须填好项目团队成员,以证实科研人员是否真实参与了有关研究工作。同时需要考核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否得到真实有效的落实。这需要企业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台账,对所有科研项目进行登记,便于后期可持续的监管。
铁路企业的科研诚信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从企业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人员上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建立企业科研诚信文化氛围,让企业科研人员能够自发、主动地遵守科研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