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器换人”示范创建为契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021-11-30 07:59沈伟棋范慧慧
现代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机器换人长兴县换人

沈伟棋,范慧慧,丁 强,温 炜

(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313100,浙江长兴)

1 基本情况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太湖西南岸,属丘陵县。一直以来,长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1.1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

在稳定1.667 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在建10万头温氏华统生猪现代化养殖场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已初步形成商品蔬菜、优质茶叶等七大特色产业格局,总面积近8 万hm2。一是商品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667 万hm2左右,长兴是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县,其中芦笋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种植面积达800 hm2,居全省第一。二是优质茶叶。长兴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 陆羽在长兴县写就了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全县茶园总面积为7 967 hm2,年产值11.7 亿元,紫笋茶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全国十大名茶称号。三是名优水果。全县种植面积7 733 hm2(不含青梅、杨梅),主产葡萄、火龙果、草莓、樱桃、蓝莓、水蜜桃等,其中:葡萄面积已达3 333 hm2,约占全省的11%;火龙果种植面积超67 hm2,规模全省前十。四是特种水产。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 900 hm2,其中河蟹养殖800 hm2,长兴是全国百个淡水鱼养殖基地县、中国河蟹之乡、全省淡水鱼主产区,“漾荡牌”河蟹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五是精品湖羊。长兴县是中国湖羊美食名乡,全县湖羊饲养量已达到21.3 万只,吕山湖羊是全省唯一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的农副产品。六是花卉苗木。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1.887 万hm2,位居全省和全市前列,2019 年全县花卉苗木销售额超30 亿元。七是高效竹林。全县竹林面积2.533 万hm2,累计建立毛竹高效培育技术应用示范基地20 个面积320 hm2。

1.2 建成一批特色园区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吕山乡创成全省首批特色农业强镇并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洪桥镇成功创建河蟹特色农业强镇,全县共拥有1 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以及和平、泗安、洪桥3 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园区累计达到21 个。同时,近年来共引进推进农业“大好高”项目50 多个,完成投资30 亿元;创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5 家(其中省级12 家),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 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69 家。

1.3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长兴县2020 年农机总动力达38.9 万kW,耕作动力7.66 万kW,2020 年农机购置补贴受理1 419 份,受益农户899 户,补贴机具1 965 台,总补贴金额1 583万元。新增水稻插秧机33 台,水稻直播机35 台,农用无人机30 台,联合收割机16 台,大中型拖拉机80 台,谷物烘干机30 台,水产增氧机398 台,茶叶修剪机406 台,果园轨道机208 台。

2 创建工作举措与经验

2.1 加大政策力度,高效示范布点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加快农业“机器换人”,县财政统筹农机购置补贴和各相关项目专项资金1 100 万元左右,共建设2 个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和平镇小溪口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和小浦镇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全力支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自2014 年起累计300 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所需大中型拖拉机、打捆机、粉碎机及固化成型机械的购置补贴。为进一步提升主要农林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2020年县政府专门安排100 万元配套用于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通过实施一批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乡镇4 个(林城镇、和平镇、虹星桥镇和小浦镇)、示范基地7 个、示范合作社5 个。通过以点带面,加快农机化新装备、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力促进全县农业“机器换人”。

2.2 择优选取产业,扎实推进工作

研究分析全县农机现状基础和特色产业优势,选择了水稻、茶叶与水产作为创建主导产业,对标准、查短板并制定创建工作目标,2020 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全省农业“机器人”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1)水稻。长兴县水稻面积1.8 万hm2左右,水稻产业在几代农业人的奋斗下,机械化水平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耕”和“收”机械技术应用均已达到100%,“种”的环节相对较弱,但保障水平也已到了较高的水准。工作措施主要是依托各乡镇粮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借力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机械化栽植技术的培训和提升,加快机械化设备的推广。2020 年全县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已达到1.261 万hm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0%,粮食批次烘干能力3 600 t,全县新增各类农机装备达到2 200 台(套),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茶叶。全县茶园总面积为7 967 hm2,春茶采摘面积7 967 hm2,春茶总产量约2 000 t,产值11.7 亿元。茶产业效益高,由于茶叶生长环境一般为山区,近年来肥料运输、植保和修剪等环节用工需求越来越迫切,劳动成本日趋走高。长兴县自2018 年开始就大力发展山地轨道运输机,到目前为止已有约600 台套的设备投入。同时全县拥有农用无人机约45 台,极好地保障了植保水平。长兴县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长兴紫笋茶研究院,主要开展繁育新品系紫笋茶、建立“紫笋茶”品种园、制作紫笋茶实物标准样、进一步修改修订紫笋茶行业标准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对长兴水口茶产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长兴紫笋茶的生产情况与历史,对紫笋茶连续化生产线示范企业大唐贡茶有限公司、长兴水口顾渚叙坞岕紫笋茶场等实地调研,对紫笋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实际应用、产品质量及产品销售状况进行研讨。目前名优茶加工和修剪机械化水平达100%,植保机械化水平达100%。

(3)水产。全县池塘养殖面积4 876 hm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 333 hm2,水产品产量7.08 万t,渔业产值达15.92 亿元。水产养殖品种以中华绒螯蟹、青虾、小龙虾、甲鱼等为主,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稻渔轮作共生等。池塘养殖和稻渔轮作共生模式以虾蟹养殖为代表,池塘清淤、增氧设备基本实现全覆盖,自动投饵和机械化捕捞设备应用较少。为促进渔业转型升级,长兴县大力推广集约化养殖,2016 年以来建成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跑道63条,广泛应用推水设备、增氧设备、自动吸污装置、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自动投饵机、水质在线检测等机械设备,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工厂化设施养殖面积3.35 万m2,主要从事罗氏沼虾、加州鲈鱼、甲鱼等苗种繁育,通过安装控温设备、底部增氧设备、养殖尾水处理设备等,可显著提高苗种质量和成活率,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先后开展省级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和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等创建,按照“绿色、生态、规范”要求,通过改善设施设备,规范制度建设,提升水产养殖环境,使全县水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3 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推进

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推广力度。针对全县粮食产业和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对农业机械需求,适时组织召开各类新机具推广现场会,如全县组织召开水稻机械化育秧、植保、烘干等技术推广现场会。进一步强化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装备推广,加快全县农业“机器换人”的步伐。近三年先后推广无人植保飞机42 架、大中型拖拉机141 台、高速插秧机108 台、水稻直播机55 台、联合收割机99 台、风送式喷雾机42台、茶园轨道运输机约600 台等。进一步加大智慧农机装备建设。以名优茶和水产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无人机植保、美丽渔场等高效设施设备,配套应用光温水肥自动控制、作物长势智能监控、病虫害监测预警等设施装备,全面提升全县农业农机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县新建智慧农机设施装备应用物联网基地7 个。

2.4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由长兴县各专业科室专家组成的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积极开展茶叶、水稻等产业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项目试验推广工作,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10 个。基于目前水稻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现存的农田逐渐向大户集中的现状,结合农机具质量调查工作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推广与农机两大业务科站通力合作,创新单季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施肥技术。经过两年的努力,适合单季稻移栽、直播种植方式的全程机械化施肥技术——单季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已得到水稻种植户普遍认可和应用,而且该技术作为市级地方标准已经在2020 年6 月成功发布;同时,以单季稻一次性施肥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市级项目——单季稻一次性绿色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获得2020 年度浙江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2.5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大力培育农机化应用新型经营主体。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相结合,引导农机户、大户联合,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努力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继续推行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等成熟服务模式,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提高育秧播种、烘干加工等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县拥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3 个,具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专业合作社32 家,其中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 家,新培育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 家。

3 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1 年集水稻育秧、粮食烘干、农机服务及粮食仓储为一体的和平镇小溪口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和小浦镇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将投入使用,届时将辐射带动提升周边农业机械化水平。下一步,长兴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实施意见精神,继续推进产业薄弱环节机械化,同时进一步补齐短板、做强长板,促进农业机械提质提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1)强化宣传,扩大示范县影响力。在完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工作后,通过媒体、微信、横幅等宣传手段,结合科技下乡、春耕备耕、农机质量月、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节,进一步加深“机器换人”创建印象,加大农机政策宣传力度,以点带面,真正使“机器换人”理念深入人心。

(2)加强推广,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农业机械作业动力,加快高效率、智能化、生态型的现代农机装备取代传统农机装备的进程,使全县农业设施装备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注重长效,开拓农机化应用新模式。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线,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强化规划引领,努力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猜你喜欢
机器换人长兴县换人
冰壶之战
逗鸡
鸡宝宝破壳记
追逐
机器换人,技改步伐加快
都是“换人”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