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秋立,胡明燕,沈祥震,孙嵛林,李 峥,王 骏*
(1.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1;2.山东省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1)
食用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是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计划的重要部分。批发市场具有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是食用农产品交易流通的主要场所[1],我国现在7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是经过批发市场进入百姓菜篮子的,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超过了80%,使得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的检测工作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2-3],因此,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快速检测室,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把好批发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关,对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5]。但是,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快检室运行时间不长,相关标准滞后,检测范围存在局限性,快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快检技术及产品、批发市场条件、监管部门3个角度分析目前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自建快检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1.1.1 检测范围的局限性
从检测原理上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发光法及光谱法等[6-12]。从产品形式上看,可以分为试纸条、检测卡、试剂盒、快检仪等[13-18]。但由于食品基质比较复杂,使得很多快检方法的检出限、特异性等指标无法满足样品检测需求,不能覆盖所有食用农产品品种和高风险指标,适用范围有限。如GB/T 5009.199—2003采用酶抑制的工作原理,此标准中明确规定葱、胡萝卜、蒜、韭菜、蘑菇和番茄汁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等,较易产生假阳性结果[19]。
1.1.2 快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快检产品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取决于快检试剂的稳定性。调研发现,我国目前有2 000多家企业生产快检试剂,但是有自主研发能力,且有相应的生产线,生产出的快检试剂稳定性好、并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较少[20]。对于很多没有自主研发快检试剂能力的企业,其快检试剂的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代加工,即通过购买的半成品进行组装生产。代加工方式生产的快检产品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21]。由于研发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差异,缺少统一的操作和管理规范,不同企业研发的快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导致快速检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22]。
1.2.1 市场开办者责任意识淡薄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指出,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23]。此条规定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责任,然而很多市场开办者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认为有监管部门对市场的抽检作保证,自身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对产品质量进行查验,且批发市场交易量大、交易时间短而集中、查验难度大,市场开办者不愿在检测环节投入太多人员和财力[24],大部分批发市场对快检室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足,甚至有的批发市场快检室建设仅停留在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上,对快检室的使用流于形式[25]。
1.2.2 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样品种类多、检验任务重,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且快检技术更新速度快,需要检测人员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目前,有的批发市场快检室是经过招标由第三方检测公司负责,人员相对来说比较专业,能承担起日常检验的任务。但有的批发市场自检体系不健全,由市场内部人员负责检测,业务水平普遍较低[26],不仅缺少检测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也达不到该项工作的要求,经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情况[27-28],并且检测过程缺少评价检验结果有效性的手段,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3 快检室硬件条件不足
快检室布局合理才能防止交叉污染,检测室规模大小应该根据批发市场检测任务量进行设置,场地的水电、通风、试剂和样品存放等应进行合理分区[29]。但很多批发市场的快检室布局分区不合理,如很多快检室的制样区和实验区混用,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缺少有效的通风设施,有机试剂难以挥发出去,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有的批发市场没有设置留样区,样品混放,难以区分[30]。
快检仪器和耗材是保证检测有效性的关键,一些批发市场的快检室除了监管部门配制的仪器和耗材外,基本没有其他设备,或者仪器设备比较落后,能开展检测的项目有限,如有些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时,前处理需要氮气浓缩仪进行浓缩提取,然而一些批发市场没有配备相应的前处理设备,难以保证检测准确性,以至于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监测[31]。
1.3.1 检验标准有待完善
快检行业迅速发展,但我国的检验标准远远滞后于快检方法更新的速度[32-33],因此很多检测方法缺少统一的检测依据,很多批发市场盲目使用快检产品,有的甚至并不适用。同时大部分省市对检测种类、项目、频率缺少统一标准,部分市场倾向于选择检测成本低的项目,而忽略食品安全风险大小。因此,监管部门亟需加大快检标准研制的力度,使得基层监管有据可依,推进批发市场的快速检测更加规范。
1.3.2 快检产品缺少评价和规范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是批发市场快检室检测农产品的主要工具,因其简便、高效的特点,能在检验人员批量筛查过程中快速发现食用农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时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快检产品作为快检室正常运转的核心,能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将决定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检测是否准确有效,也关系到快检技术能否在日常监管中发挥风险预警作用。快检试剂的质量决定了监管的深度,快检试剂的种类决定了监管的广度[34]。目前,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食药局)只在2017年发布了《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简称《方法规范》),规定了快检方法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步骤、试验测试、评价结果及报告出具等内容[35]。但该规范未对不属于总局规定方法的快检产品提出普适性指标,而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快检产品数量远多于已公布的快检方法数量。因此,我国对快检产品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对快检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尚不完善,很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匹配的试剂来源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均未进行评价和筛选就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快检室中流通使用,且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市场流通的快检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无法保障食品安全风险能被及时有效地发现,也大大限制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度和广度[36-40],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其建立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评价体系,将快检产品纳入规范管理的目录,以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近年来,虽然快检技术发展迅速[41-45],但我国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关机构院所要加大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改进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快检方法的科研项目,培养更多的快检技术人才,开发更多新型快速的检测方法,增大快速检测的适用范围,同时,相关企业要提高快检产品的质量,为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检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2.1 增强市场开办者的责任意识
市场开办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快检室的食品安全“前哨”作用,定时定量对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筛查,有针对性地加强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等项目的快速检测。快速检测室负责人要规范检验人员的管理,固定人员的职责,规范工作时间,加强人员的培训考核。
2.2.2 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
快检室检验人员应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关注国家法规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舆情、快速检测产品研发等信息动态。增强责任意识,完善日常检测的步骤,严格把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2.3 加大快检室建设的投入力度
根据检验需求,以科学、合理为原则相应地扩大实验室面积,合理调整快检室布局。留样区、制样区、实验区、办公区等分区明确,增加通风设施,降低安全隐患。检测设备应根据食用农产品检验项目的需要配齐并及时更新,比如样品前处理可能会用到的氮气浓缩仪、离心机、水浴锅等;检验耗材比如试剂盒、试纸条等要尽可能地覆盖所有种类和高风险项目,为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把好脉”。
2.3.1 加强快检方法的研制与推广
快检方法是快检产品得以推广使用的依据[46],目前,食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等禁用或限用物质数量庞大,已有的快检方法无法满足批发市场快检室运行和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因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亟需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加强快检方法的研制与推广,拓宽快检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以尽快覆盖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检测的种类和项目。
2.3.2 加强快检产品的评价和规范
对于批发市场涉及的快检产品应完善评价方案和程序,为产品评价提供可靠依据[47]。①在快检产品筛选方面,不应局限于要求企业提供快检产品评价报告,还应对拟采购、中标的快检产品开展现场评价、对流通使用的快检产品进行“飞行检查”等。②建立统一、权威的快检产品评价认证平台,为快检行业提供评价认证服务。由权威部门对国内的快检产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统一评价工作,并及时公布评价认证结果和合格快检产品的目录。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采购前和使用中的快检产品抽检工作,向专业检测机构下达抽检任务,委托其对快检产品进行评价,也可委托专业部门通过基质加标、平行送实验室、质控样品或盲样考核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快检产品的监管。④实行黑名单机制,将连续3次以上评价不合格的快检产品列入黑名单目录,不予市场准入。
2.3.3 加强对批发市场相关人员的培训
监管部门要定期、分批组织批发市场的相关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在年度快检计划中制定好培训的频次和要求,并对快检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跟进。
新形势下,吃得放心已成为重大民生课题,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人们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想要获得整体改观,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所担当、市场举办方有所付出。全面分析批发市场快检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建议,有助于监管部门和批发市场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支点,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突破管理的瓶颈。完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及时有效地为食品安全问题“把好脉”,有效保障流通中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