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震(山西地方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生存问题以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解决心理归属问题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便日益的重要起来,有学者把这一需求阶段称为小康阶段。大众消费正是整个社会进入小康阶段的表象和必然产物,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升、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使得中国人民在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后有能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短短几十年就造就了数以亿计的中等收入人群,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便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原先在人们眼中一些高不可攀的耐用消费品如各种家电、电脑、手机、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电影、电视剧、小说、选秀等大众文化空前繁荣。这些需求又为企业家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新兴行业、企业不断涌现,这些行业、企业又创造出更多的中、高等收入人群,中国的经济发展在21世纪初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正反馈中。这一历程与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时间高度契合,可以说正是中国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凭借着这股东风,中国的国企、民企都在大踏步地前进,业绩上涨,给予员工的待遇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些事实证明,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培育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殖产兴业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新兴的美国不仅拥有相对广阔的土地资源,更没有旧制度的枷锁。“西进运动”不仅造就了美国发达的农业,更是培育了一批富裕的自耕农阶层。更为重要的是以亨利·福特为代表的一批美国资本家不再追求绝对剩余价值,而是通过改进技术、管理来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并通过高工资来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有利条件使得20世纪初的美国产生了一个新兴而又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在解决温饱需求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家电、汽车为代表的一些原来的奢侈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人民的新需求又激发了企业家开始组织新产品的生产,美国的社会生产力和财富都急剧增长,美国进入了繁荣的“镀金时代”。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生产力发展起来,美国式的消费观、价值观也随着战争开始强烈的影响欧亚。特别是西欧、日本的劳动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孕育出一大批有购买力的中等收入人群,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也依次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这一时期迫于共产主义的压力,这些国家的分配制度较为合理,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为这些国家提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不会产生大众消费的土壤,当时中国农民的最高理想就是能解决大众的温饱问题。然而即使仅仅是温饱,在古代落后的生产条件下都是难以实现的,大众消费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更是所谓的天方夜谭,超出古人的想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中国建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依靠中国共产党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在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已经初现规模。1952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0.5%,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0.8%;到了1978年这一比例就已经变为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7.7%,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7.7%。可以说建国初期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使中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国家安全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人民告别了动荡不安的旧社会,文盲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劳动力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这一时期社会财富都用于工业资本的积累,又加上政治上不鼓励个人消费,加上叠加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都比较缓慢,满足基本温饱需求是这一时期人民消费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不断拉开的差距,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意识到了僵化的思想意识不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农村首先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假如1952年的农业总产值指数为100的话,到了1977年时农业总产值指数仅为174.2,而到了1987年这个数字就上升为318.3,可以说改革开放前十年的中国农业发展速度超过之前的25年的发展速度。更为重要的是以农村改革开始,中国经济开始一改往日计划经济的教条,开始变得日渐充满活力起来。中国农民的多种经营初见规模,农产品市场有了极大地丰富,基本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这些有利条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繁荣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二、第三产业就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期,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开始进入了一个加速转移期。时至今日中国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双双超过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取得了一个巨大的飞跃,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促使中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剧烈的变动。按照世界银行数据,中国自1998年开始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更加显著的提升,到2010年即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2000年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名录的只有9家,而且基本上都是国企,而2021年,中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名录的达到143家,其中也包括许多令人瞩目的民企。这一历程与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时间高度契合,可以说正是中国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凭借着这股东风,中国的国企、民企都在大踏步前进、业绩上涨,给予员工的待遇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些事实证明,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培育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殖产兴业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收入的提高自然带来了消费的提升。原有的对温饱、安全等的方面需求基本解决后,进入中等收入的人群开始追求更加有品味的生活,消费主义在中国开始勃发,各种家电、电脑、手机、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电影、电视剧、小说、选秀等大众文化空前繁荣,这种大众消费不仅仅塑造了新时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更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的这句话可谓道出了人类对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渴望,下到贩夫走卒,上到王侯将相莫不如此。尽管消费主义在中外都饱受批评,马克思就深刻地批判过“商品的拜物教”,其背后的实质就是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后,只要有能力,人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作为一个社会人,希望被别人所承认、被别人所尊重成为所有人的愿望。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就曾以一些符号化的东西来满足社会上层人士的这些需求,如中国封建时代会规定建筑物的形制、衣服的颜色、行为礼仪等等繁杂的“规矩”来区分不同人群的身份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虽然建立了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但是追求被别人承认、尊重的精神需求依然存在。从早些年流行穿绿军装、中山装到近年来讲究穿名牌、用名牌,其心理需求都是一脉相承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开始购买一些原来“高不可攀”的商品,除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以外,满足精神需求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理由。在中国大众消费时代,大众心理是一个值得深究的关键变量。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理想生活愿景。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渐渐成为中国人所羡慕、追求的生活方式:时髦新颖的服装、美味可口的餐饮、现代宽敞的住宅、方便快捷的汽车……加上好莱坞电影、欧美电视剧对这种生活的生动演绎,把传说变为了“活生生”可见的现实,并且这种愿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正被中国人快速的实现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例如,世纪初汽车还仅仅是少数人的消费品,每千人的私人汽车保有量仅仅为4.93辆,到2020年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200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往往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当或之上的人群进行比较,经济状况相近的同事、朋友购买了汽车(或其他商品)往往是促使自己也购买的一种关键因素。除了实用的角度外,一些商品还被赋予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社会阶层”归属感的属性。
收入的增长、富裕人群的增加、消费的升级使人们生出了更多的欲望。从好的方面来说,这种欲望激励了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利人利己。但是相应贫富差距的扩大,特别是人们身边富裕人群的增加,又使得人们开始感到不公平、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收入上升带来的幸福感渐渐消失,甚至给人带来普遍的焦虑感。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就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顺周期当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人民的财产数量有了一个极大的跃升。在实物资产方面,特别是1998年以来,中国开始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产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资产。与此同时,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836.6平方米,达到了2000年的1.95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8.945.8平方米,达到了2000年的1.98倍。可以说中国人民的住房状况在量上、质上都有了一个极大的跃升。
在金融资产方面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由2000年底的64332.38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底71.6万亿元,增长了11.13倍;股票市价总值由2000年的48090.94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797238亿元,增长了16.58倍。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21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人民拥有的“恒产”加速增长的时代。膨胀的资产数量使人们消费时更有“底气”,对未来高收入和美好生活的预期提高了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客观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总需求量,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正效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当如是也。
然而随着边际效用的递减,更大的房屋、更好的汽车、更先进方便的家电并不能使人们感到相应的满足,随着中国人民收入的提升、物质的丰富,根据盖洛普统计中国人民对现有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反而却下降了。在社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适应水平现象,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我们的状况变好时,我们在最初是感到高兴满足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这一水平,对原来觉得很好的东西在被满足后也会觉得一般。这种人类心理超越国家、民族、时代而普遍存在,并会对现实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还依然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不仅无法得到满足,反而陷入了欲壑难填的窘境。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有些人出于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预期而加大杠杆购买房地产,这种行为不仅推高了资产价格,还催生了资产泡沫、加大了金融风险,给炒房者本人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另外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大众消费时代虽然使人民享受到了工业化的发展成果。但是,追求无限的物质享受必将带来严重的资源消耗,甚至恶化地球的生态环境,给当代及后代人都带来极大的危害。
世界其他经历过大众消费时代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长期经济顺周期后可能会面临激烈的调整期,了解大众的消费心理,弥补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才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理解中国的现实国情,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可以说这样的论断从社会心理方面一针见血的指明了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物质财富的丰富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人民更高层次的需求。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是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更包含了丰富的精神需求,这要求在中国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建设一个蓝天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这样宏伟大业的达成除了党和国家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大众的践行参与。正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通过不断对社会消费心理进行正向的引导,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观,让有能力的人多做贡献,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